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30558932451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縣(今安徽濉溪)人。“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喪父,成年後娶長樂亭主(一說為曹操孫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說為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孫女)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迴音後,鍾會準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仇隙。  景元二年,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姦汙,呂安原本準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併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翻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晉墓壁畫中的嵇康 嵇康入獄後,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傑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後,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後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這些要求並沒有被同意。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後,嵇康從容地就戳,時年四十。

  • 2 # 學史使人明智

    嵇康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和琴藝家,也是魏晉時期文藝界和思想界的領軍人物之一。嵇康為了證明被誣陷的友人的清白,受其牽連而被捕入獄,他的仇人鍾會趁機報復,在當權者面前說他的壞話。最終導致嵇康被判處了死刑。

    在行刑當天,三千名太學生聚集在一起,請求赦免嵇康死罪。但是這些請求都遭到了當前者的拒絕。臨刑前嵇康面不改色,並請求兄長拿來平時經常撫弄的古琴。在刑場上彈奏了一曲《廣陵散》。

    一直以來,人們大都認為嵇康的死,是因為他沒有處理好人際關係,得罪了鍾會,鍾會出於私怨,藉著嵇康入獄的機會害死了他。這個說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人們卻忽略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代背景。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假如當時政權的統治沒有腐朽,就不會有權臣把持朝政的事情發生,而依附於權臣的鐘會更不敢胡亂詆譭嵇康。

    不過也有人說,嵇康在幫朋友做證時,言辭激烈並揭了他人的短處,這才遭到報復。但以當時的社會背景而言,魏晉名士的言行、舉止本就有很多違背禮教之處,雖然不合禮教,但也不至於成為嵇康被處死的導火索。

    那麼雞湯究竟是為何而死的呢。有一種說法是,嵇康之死,是因為他在當時的特殊地位和對當權者的輿論威脅。當時曹魏政權已被司馬氏兄弟所掌握,他們的篡權之心路人皆知,而嵇康卻經常斥責攻擊司馬氏兄弟,為當權者所忌憚,這才為自己招來了禍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外語還不如學電腦程式設計,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