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叔無聊
-
2 # 瓊樓玉宇yu
工程施工和驗收過程中,經過技術手段判定實際混凝土強度值達不到設計要求,這是比較嚴重的質量問題,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檢測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勞務公司以及商品混凝土供應站等有關單位一定都非常重視,對於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一定經過了多批次多種技術手段的檢測鑑定,並分析查詢原因,同時由有關單位委託第三方進行技術檢測,制訂初步處理方案,經過專業技術人員、專家以及相關單位技術人員充分論證,確定處理方案。本工程經過專業工程加固公司設計、施工後,經過各單位的檢查檢測,一定能滿足設計要求,滿足抗震要求。
-
3 # 手機使用者93510433028
這是個系統問題,一混凝土強度與設計強度差多少,如大人到設計強度的百分子80以上,嚴格地加固是很安全的。如只達至百分之70以上,那就看加固方案了,如有行之有效專家論證們方案也是安全的,當壽命是多少年就看方案執行情況而定,建築施工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在設計時己可慮了施工因素的。如果大人到百分之70以下,在加固也是怕有問題的,無非是廢掉這幾層去出加固方案才比較安全。我就這些,能力有限,請做為參考。
-
4 # qdx1688紅豆
強度看後期強度還漲不漲,有的礦粉用量高、或者水泥前期強度低後期高也會在28天驗收強度不夠,但時間長點強度也能上來。如果強度不漲,達不到設計強度,需要設計單位根據強度評估能不能達到安全、耐久等要求,如果能達到那也沒問題。如果達不到就考慮改變設計、加固等,再不行只能拆除了。——個人意見
-
5 # 工程老漢
先說混凝土強度,一般都是商品混凝土。現場施工時,需要現場留置試塊,商品混凝土家出廠留置試塊,進行養護,28天后進行試驗,確定強度。如果有一方強度不合格,那麼,就需要對現場實體(梁,柱子,板)進行強度測量(回彈法),不合格,再增加取樣(鑽芯),進行強度評定,確定合格不。
判定不合格後,可以依據試驗最終評定的實際強度,依據好多規範進行加固設計,稽核後出施工圖,組織加固施工。加固施工的過程同樣進行有效管理,確認加固合格後,可以評定為合格。
合格的工程,透過驗收,就可以交工。
所以,只要是合格工程,就可以放心使用。
也就是施工是連續施工的,但強度評定是滯後的,這是混凝土強度增長的自然科學原理所決定的。施工過程有監管,但環節可能出問題,只要監管,才可以發現問題所在,才可以制定問題的解決辦法來,並彌補施工問題帶來的影響,使得工程達到合格。
使用者可以放心了。
回覆列表
這個開發商厲害了。
這樣的房也敢賣!!一個大寫的“服”
你這個是9-16層水泥標號不達標,你說的是水泥標號,說明你還沒有去百度一下這方面的問題,應該是混凝土強度等級達不到設計要求,然後做了加固處理。
一、從規範角度看。《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中對達不到要求的專案驗收的要求如下:
5.0.6 當建築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下列規定進行處理:
1 經返工或返修的檢驗批,應重新進行驗收;
2 經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檢測鑑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應予以驗收;
3 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鑑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認可能夠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檢驗批,可予以驗收;
4 經返修或加固處理的分項、分部工程,滿足安全及使用功能要求時,可按技術處理方案和協商檔案要求予以驗收。
規範中的名詞在這裡不作解釋,僅僅說明題主所說的問題應該適用第四條的說明,因為混凝土強度等級達不到要求,說明的是主體結構分部達不到要求,這時就要按技術處理方案處理及驗收。
二、從建設單位角度看。
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的合同中約定的肯定是達到《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中驗收要求。現在達不到了,那施工單位肯定對建設單位是有一個說法的。
三、 從施工單位角度看。
對施工單位而言,這是不可思議的。
本人從事這個行業三十年,幾乎沒有遇見過連續七層樓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達不到要求的現象。以前是自拌混凝土時有個別構件達不到要求還有可能,個別構件達不到要求時,能返修的約對要返修,不能返修的,加固處理,然後這個部位的就直接賣給施工單位了。而且其它人是不知道的。現在基本上全部採用商品混凝土,如果連續七層樓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達不到,我認為只有一個可能,是施工管理人員與施工單位或施工老闆之間有問題,施工人員給商品混凝土公司提商混凝土強度等於級時,有意提低,然後直接走人,這也是對那種黑心包工頭的報復。
現在你買了這個房子,心裡面覺得不安全,這也正常,這時,你可以拿著你的合同,去行政主管部門瞭解一下,看一下這個處理方案主管部門是否知曉,如果這個處理方案是合法的,那你就可以去房開索賠了,因為你買的是合格產品,它這個經過加固補強的,就不是合格產品了,最好經法院處理,但你最好請更專來的律師來解決,因為象房子這樣的大宗商品,涉及面大,主管部門它會有一個均衡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