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至簡歷史

    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如有不妥之處,請各位指正!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韓信為何要逃跑?

    韓信原本在項羽手下當差,但不得重用。劉邦入蜀當漢王時,韓信離開項羽歸順劉邦。

    在劉邦處,因為沒有什麼名聲,韓信起初也不得重用,只被任命為接待賓客的小官,後來甚至還因為犯法而判處斬刑。

    與韓信一同犯法的十三個同夥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說:“漢王不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

    滕公聽到這話,認為韓信不同凡響,又見他相貌堂堂,就命令放了韓信,並與韓信深入交談,很欣賞他,把這事報告漢王劉邦。但此時的劉邦,也沒有看出韓信有什麼非凡的才能,僅僅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

    另外,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也認為他是位奇才。

    到達南鄭,劉邦部下的各路將領在半路上逃跑的有數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肯定已多次向劉邦推薦自己,但劉邦卻始終不重用自己,於是就逃走了,準備另謀出路。

    那麼,蕭何是如何追韓信的呢?

    據《史記》記載,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報告劉邦,趕緊親自騎馬追趕韓信。

    有人報告劉邦說:“丞相蕭何逃跑了。”劉邦又驚又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劉邦,劉邦又是惱怒又是高興,罵蕭何道:“你為何逃跑?”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趕逃跑的人。”

    劉邦聞言十分驚訝,不明白有什麼人值得令蕭何親自去追回來,便問說:“你追趕的人是誰呢?”蕭何回答說:“是韓信。”

    劉邦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又罵道:“各路將領逃跑了數十人,您沒去追一個,卻去追韓信,你這分明是騙人。”

    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得到,但像韓信這樣的傑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人。大王果真要長期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著韓信,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麼決策了。”

    那時候的漢中屬於邊遠地區,而劉邦及其大多數將士都是楚人,自然不願意長期呆在漢中——這也是劉邦部下不斷有人逃跑的原因。劉邦因此說:“我是要向東發展啊,怎麼能夠長期呆在這裡受苦呢?”

    蕭何於是建議劉邦重用韓信,同時也警告劉邦說,如果不能重要韓信,韓信還是會逃跑的。

    直到此時,劉邦仍然不把韓信放在眼裡,說:“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讓他做個將軍。”

    蕭何表示讓韓信當個普通的將軍,還是留不住他。

    劉邦於是又說:“任命他做大將軍。”

    大將軍相當於三軍總司令,是軍中的一把手。劉邦說要任命韓信當大將軍,多少有點說氣話的意味,甚至有些兒戲。但蕭何卻“裝傻充愣”,把劉邦的氣話當真話,且馬上介面說:“太好了。”讓劉邦連一點反悔的餘地都沒有。

    劉邦不得已,於是準備召見韓信。蕭何又說:“大王向來對人輕慢,不講禮節,如今任命大將軍就像呼喊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大王決心要任命他,要選擇良辰吉日,親自齋戒,設定高壇和廣場,禮儀要完備才可以呀。”

    漢王答應了蕭何的要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海帶真的能使孩子長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