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琴聲悠揚258
-
2 # 輝發部落後裔
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實際上是自己沒有主見,不敢決策、不會決策、不善決策。這既是性格問題,很多人天生就這樣;也有鍛鍊問題,經歷的事還少,所以面對問題無所適從,不會權衡利弊。
一、提升素質,增強能力。
很多問題之所以你猶猶豫豫,其實是因為你對情況不瞭解,也可能發生的後果不清楚。這是你個人的素質能力問題了。面對工作中需要決策的問題,自己心裡沒數,就要多學習多思考,瞭解情況,熟悉業務,開闊視野,在做決策時,對各種不同的可能瞭然於胸,就能夠胸有成竹,不至於猶猶豫豫,優柔寡斷。增強自己的能力,才是解決猶豫問題的根本。
二、虛心求教,禮賢下士。
如果只靠一己之力,真的無法做出決策,那就徵求自己周圍人的意見,特別是熟悉情況的身邊人的意見,也包括下屬。有的下屬可能比你瞭解的多,能給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在你自身,有一定認知能力的前提下,如果覺得下屬或別人說的有道理,那完全可以採納。
三、當機立斷,力戒反覆。
面對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怎麼做都可以的,效果相差不大的這種情況,你就要有意識的告訴自己,這時最重要的不是你選擇了哪一種辦法,而是你要儘快的作出決定,避免給人猶猶豫豫的印象。比如,我們去火車站,在時間足夠的情況下,是打車去還是坐公交車去?兩種情況都可以,選哪一個都行,你隨便選一個方式,然後立即去做。記住,做完決定就不要改,不要別人一說什麼什麼,你就說啊,那行,那就按你說的,這樣不行。只要沒有特殊情況,說做就做,不要反覆。
經常猶豫不決的人,是因為在需要做決定時不停地衡量得失,而且一會想想這樣做可能會帶來哪些好處,還可能帶來哪些壞處;那樣做又可能有什麼不好,也有可能有什麼好處。左思右想,不知所措。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兩難選擇。
在心理學中,認為兩難選擇起源於心理衝突,心裡衝突分為三種基本型別:雙趨衝突、趨避衝突、雙避衝突。雙趨衝突是兩個目標都對自己有吸引力,不想失去任何一方而又不得不選擇的情況。例如在吃飯時每人只准選一份,有人就想吃炸雞也想吃牛排。趨避衝突存在於一個目標同時具有利和弊的情況,或者幾個目標都互有利弊的情況,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最常見,也最難處理,因而導致內心矛盾重重,難以抉擇。例如在報志願時有的學生會很糾結,他想報計算機專業,認為這樣的專業畢業了好找工作,薪水又高,可是又擔心長期在電腦前工作輻射大,對身體不好。雙避衝突則是兩個目標均為不利的情況下,而又不得不面對的情況。例如有的學生認為好好學習受累,不好好學習受罪,怎麼都不好,可是又不得不面對學習的事情。
這種種的糾結心理,在生活中許多人都遇到過,不過有的人能夠順利解決,而有的人則是舉棋不定,難以抉擇,痛苦不堪。面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最好的方法是當事人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在自己能接受的情況下選擇對自己較為有利的方案就可以了。
生活中做事幹脆果斷也是一種優秀品質,這樣的辦事效力可以節省許多時間,創造出新的價值。而猶豫不決,不僅會貽誤時機,還會浪費時間,糟蹋了好心情,是我們應該努力糾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