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逐夢de兔子
-
2 # 點亮自己照生命前行
學生向老師打報告是可以的。如果經常背地裡向老師打"小報告"是不應提倡的。因為"小報告"的內容多數是xxx多不好,××x上課偷吃東西等等。打報告的學生更多關注在別人身上,而沒花時間規範自己身上,愛打小報告的一般是把別人抬出來獲得老師的表揚和關注。這類孩子要麼是在行為學習各方面不太自律,想找個更不自律的作保護傘。這類孩子要麼是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視與愛,在學校找出口,想得到老師的愛與重視。所以老師對經常打小報告的學生不能盲目表揚,有效避免滋長他的出風頭。故而作為家長,你有這麼個愛打小報告的孩子可得自省:多花點時間用心陪伴他,讓他自律自重自愛!指導他看見同學做得不好的地方先當面指正,指正不接受再去找老師幫忙解決。如果是以解決對方問題為目標的報告算不上"小報告"。大家認為呢?
-
3 # 雪夢兒282
打小報告,在學生中很普遍。小報告從字意上有點貶義,關鍵是站在什麼角度上看這個問題。
作為教師,他(她)希望自己的學生誠實守信。如果說,某學生的小報告是正義的,嚴肅的,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團結和進步,那教師就應該支援和鼓勵。反之,就應該制止和批評教育。
學生到了初中後,因為有了辨別事非的能力,所以很少向老師打小報告。除非他(她)對某某學生存在嫉妒的心裡,編造些無中生有的小報告,或者把小報告添油加醋等。對待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就要以正壓邪,不予搭理,讓打小報告的學生自找沒趣。
小學生打小報告的可能多些。例如,上課的時候,對方弄壞了一隻筆,下課時,不小心踩了人家的腳等都會成為孩子們打小報告的理由。沒有原則性的問題。不過班主任可以在班會上以“什麼樣的小報告可以打,什麼樣小報告不可以打!"讓學生分清是非。小問題自己解決。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也能處理好與同學之間的關係。
所以說,學生打小報告不是什麼壞事兒,關鍵要看小報告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
4 # 迷糊世界的迷糊人
需要報告,但不需要小報告。一般站在班集體體利益的角度需要報告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小報告就有維護個人利益的味道了。教師需要認真辯別學生報告的性質,真偽,不能偏信。也不能在班上提倡這種行為,多鼓勵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
5 # 依一一依214921735
謝謝邀請。學生打小報告,應該,因為老師可以籍此瞭解到一些處於萌芽狀態的一些學生間的狀況並及時處理。不過上課時間是不行的。有些學生為了引起老師關注他(她)會不時在課堂上舉手報告,這個學生怎麼了,那個學生怎麼了,這樣一來他自己上課就不專心了,眼睛專門盯著別人,課堂上不時被他一報告,其他學生注意力也受影響。況且l也不利於學生之間的團結。老師課後可以聽聽小報告,但不宜提倡。
回覆列表
小學生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一些違紀現象的時候,積極主動地給老師反映,這是為人本心善良的表現,就像我們成年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向相關部門舉報一樣,這是正能量的體現。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遇事無論大小,自己不獨立思考或別有用心,報告老師的現象。總體來說,孩子的心靈還是很純潔的,這種情況應該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