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君兄
-
2 # 八級鉗工
談人情
以前一直沒明白一個道理:所有的人情,都是建立在世故的基礎上的。
或許是因為最初的懵懂,或許是因為之後的不屑,或者是因為沒有好的模板去效仿。磕磕碰碰,於是慢慢的我一步一步變成為自己討厭的樣子,或許是個人情冷暖應該相配的樣子,終於還是無法成為那個懂世故卻不世故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似乎堅信我們能夠穿越人情世故去看透人的本質。張口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閉口曰:日積言有物,百練筆生花。但有多少人能做到放下功利,只是簡簡單單的與人為善。你若能,別人亦不可能。後來,學會了雲淡風輕的說出“習慣就好”。亦或真是大策大悟,不是說看透,而是真的發現無足掛齒。當你經歷了死生間的大恐懼,你便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和人情淡漠,不過是最淺層次的惡意!
人總是在疼過之後,才能學會試著去做一個全新的自己。人情往來真的一定要往來才是人情,或者做人情真是做事情所必要嗎。對或者不對都不對,你看人來到世界上,沒錢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要等人來救濟;孤單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孤單;失業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不去找工作;生病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病不起;人情歸人情,事情歸事情。人情事情混為一談的人,那麼就做不了大事情!
人生最好的滋味是在苦與樂中調出來的。不要一味去苛責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不要一味去抱怨命運多舛、天意弄人。關鍵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和善。想得開的人,處處是春天;想不開的人,處處是凋枯。做什麼樣的人,決定權在自己;有什麼樣的生活,決定權也在自己。
而我總相信人以群分的,人也是總是更喜歡未加覆蓋世故軀殼的開心子。
-
3 # 社會彥
小時候老師和大人總是告訴我們吃虧是福,做事不要斤斤計較,但是自己對此非常迷惑,吃虧難道不應該傷心嗎?為什麼他們在吃虧後總有一種痛苦的表情?後來自己慢慢地明白了,他們是受制於人情。
在生活中,對於人情有來無往的人不多,但也不乏其人。這種人剛開始對你也許還有所表示,當發現你是一個不需要還人情也會對他一如既往的時候,他就會放下偽裝,把你的好當做理所當然。
不佔他人便宜說明這個人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質,敬事於人情往來說明這個人修養高。人情作為社會高度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所獨有的,但是人也保持則原始的利己動物屬性。往往使心地善良的人更容易受制於人情,而臉皮厚的人得益於此,毫無廉恥地壓榨著他人。這就需要我們在人情往來方面,既要避免對他人過度熱情,也要適時迴應他人的人情。
回覆列表
人情來往很正常。來而無往非禮也。關鍵是現在有些地方的人情來往負擔太重。請吃請喝的隨禮風盛行。人民群眾叫苦不迭。來往不起。有人藉機把家中辦喜事兒當作要債和發家的手段。互相攀比。造成鋪張浪費。特別是有些農村。讓本來就很困窘的生活雪上加霜。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影響到脫貧致富。這一情況,有些地方政府已在加以限制。把紅白禮金做了明確規定。提出破陳規、除陋習。講文明、樹新風的口號。解除了一些地方長期被禮金困擾的大操大辦酒席,陳規陋習氾濫的怪毛病。讓傳統的人情往來又走上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