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是解放託
-
2 # 做夢的豬八戒
首先說明啊,京劇可沒有那麼慘的市場,京劇之所以是國粹,是有它自身的藝術魅力的,現在很多京劇名家依舊活躍在舞臺上,帶給我們美的藝術享受。如果說其他的曲種,可以探討探討。
一種藝術形式是有它自身藝術魅力的,也是適應市場和大眾需求的,跟人一樣是有藝術週期的,從誕生到發展,再到高峰,最後到沒落。一種藝術形式要是想常青不倒,關鍵是要與時俱進,與時攜行,也是傳說的繼承和發展。
現在的戲曲可以說留下來的不多,要是想發展,就得靠那些專業人士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比如說咬字,愛聽戲曲的人可以不在乎,要是讓更多人喜歡,就得咬字清楚,讓大家不用看字幕就知道唱的什麼,個人比較喜歡聽郭德綱唱的戲,比方說《叫小番》咬字清楚,韻味也足,等熟悉了再聽大家的唱,就很容易入戲,而且感覺味道也不一樣。
再一個就是傳承人的問題,做好一個戲曲演員,是需要真本事的,不是抄襲幾個段子就能當相聲演員那麼簡單的,沒有臺下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辛勤苦練,是不會有出息的,而且除非成名家否則也就那樣了,這也就導致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沉下心來學習,還不如學學音樂,更容易出名。由此可見,戲曲的另一個發展關鍵點就是如何在保證學到本領的前提下縮短學習週期。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
3 # 追求一句中的
郭德綱的相聲與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相聲不同,那時的相聲講究的是寓教於樂,而郭德綱的相聲是“把您逗樂就好!”。因此,在姜昆這樣混的較好的相聲前輩看來,郭德綱的相聲有些叛逆,走了歪路。
但是從郭德綱的角度來看,自己的改革將觀眾重新請回了相聲劇場,這是一個成功。尤其是年輕人被吸引進了劇場,這是你姜昆絕對做不到的事!
京劇的情形與相聲有類似的地方,但是京劇能否象德雲社一樣從低谷爬出來,卻很難說呀!
首先,京劇的市場並沒有那麼慘,京劇大腕們的市場其實還不錯,因此, 他們有沒有改革的動力?
其次,京劇屆有多大的改革決心?可以接收到什麼程度?李勝素張火丁們也在尋求改革,但他們的改革是有限度的,並未真心為年輕人而改革。
沒有為年輕人設計改革,京劇的命運就只能是傳承,而不會有新的輝煌。
-
4 # 致良知40
我相信西方的歌劇也是小眾的東西,到娛樂產品及形式豐富多樣的的今天,沒必要普及及發展,愛京劇藝的群體其實也是多樣的,滿足這樣的群體和市場足以,好的演員會成角,不好的由市場及觀眾來選擇。
任何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不能與現實社會脫節,有必要進行適度適當的改良和創新,演出時間上、節選上要花一些心思,適合現代人現代觀眾的口味更好。
當一種藝術形式從小眾的接受到喜愛他會逐步形成大眾的東西,高雅除形式與藝術之外更不能脫離需求以及市場需求,別刻意去培養那麼多的從業者,讓想從事這一行的人自行選擇。也許會更好,艱辛不是絕對,有市場有限的供給,精彩的選段及形式作品的推介,告知何為精彩何為經典,那麼就可能帶來持續發展。
-
5 # 明天還能看到明天嗎
老郭的經歷京劇不可取,現在社會整體比較浮躁,人們不願意聽京劇。主要是現在的年輕人可玩的東西太多了,生活壓力太大,節奏太快,大多數人靜不下心去品京劇。聽京劇需要有點內涵和修養,得懂得欣賞,還得有點歷史知識。否則都聽不懂。
回覆列表
不能!原因如下所示:首先,就是京劇的發音問題。
請先看如下引用: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場景佈置注重寫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透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從上述引用中不難發現:京劇是清代時從徽班時帶來的產品,那個時候的口音和現在的口音相差較大。但是現在的京劇從業者,卻依然沿用過去的口音,導致大家對於劇情的理解極為困難。
反之,文革期間的《沙家浜》選段、《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由於口音和當代的的口音相似,適合現代人的理解。
所以沙家浜選段和打虎上山現在偶爾還能聽到。
其次,就是劇本的問題。京劇仍然還要延續過去的本子,很少有創新的本子出現。
除了在文革期間出現了一系列的樣板戲以外,沒有與時俱進,引入新的東西。
而相對來說傳統的相聲卻不一樣,透過郭德綱于謙等德雲社人員的創新,實現了老樹開新花。
所以,如果京劇要想像相聲一樣煥發新生,那就要從口音入手,像當代的普通話靠攏,同時引入好的本子,如果有開心麻花的編劇出手,從喜劇入手,延伸到正劇,最後向悲劇發展,我相信京劇的復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