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孫的視界
-
2 # 弘毅國學
以我讀《論語》的經驗來看,這句話不能以現代人的角度看,以現代看法根本就無法理解孔子!孔子說的知天命,不是咱們理解的孔子覺得自己老了或者覺得知道自己差不多是時候該死了,這些理解都不對。這句話,孔子說的意思是通達了形而上的學問,比如宇宙、人生起源,形而上的本體這些高深的思想學問,這些學問很高深,普通人怎麼可能理解得了呢,所以不要以現代眼光看孔子,一看即錯。
下面列舉孔子的人生經歷來驗證我說的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做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練,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做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自十五歲開始做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 ,不能超過道德、法律、人情等方面的約束。
從孔子一生的經歷咱們看到了,通過人生的磨練,孔子四十歲通達了人生形而下的學問,到了五十歲通達了人生形而上的學問,相當於禪師的悟道這麼高深的道理,所以現代人都論語,一知半解的“半解”都讀不到,就是因為“推己及人”,自己理解的膚淺,反而認為孔子也一樣膚淺,這樣子就不對了,還是應該以孔子的話來解釋孔子,這樣子最貼切,不知道您明白了嗎,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共同探討。
-
3 # 雪禪心路
我來回答: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在現代看來有道理麼,為什麼?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孔子所說的天命是什麼意思。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個字、一個詞放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含義,要聯絡上下文一起看,斷章取義不可取。
這句話出自《論語 》的《為政》篇。原文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成白話就是: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通過這段話,我的理解是孔子所說的天命,並不是聽天由命的宿命論。天,指的是客觀規律;命,指的是人性本質。
聯絡上下文來看,也就是說,經過“有志於學"到"而立"再到"不惑”,到了五十歲,孔子通曉了客觀規律和人性本質,於是知道如何按照自然規律和人性本質來處事為人,才能實現:"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們應該注意到,孔子活了七十三歲。在這裡他已經說到自己七十歲所達思想境界了。這就說明,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一生修為的總結。他把自己一生的修為概括為六個層次。這六個層次依次是:
第一層次:立志學習,探索真理;
第二層次:學有所得,立場堅定;
第四層次:通曉規律,透徹人性;
第五層次:客觀看世,多維思考;
第六層次;融通萬法,人天一體,
循道而行,豈能逾矩?
這六個層次,應該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中不斷學習領悟人生真諦後上升的每個臺階,有的人一生都只能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徘徊,而孔子在七十歲已經達到了第六層。
我們別說五十而知天命了,能夠不惑就已經有相當的修為了。所以孔子說的五十而知天命,講的是人生修養境界,對我們現代人不僅有道理,而且相當重要。因為,在人性上,我們和兩千年前沒什麼不同。
-
4 # 倒聽塗說的那些事兒
沒有任何道理可言,其理由是這只不過是孔子在他70歲那一年對自己的一生做的一個總結:“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大意是說‘我十五歲開始看書學習,在三十歲成家,四十歲達到小資,五十歲開始仕途,六十歲開始逆來順受,到七十歲即使隨心所欲也難以破壞規矩’。在孔子的意識世界裡,如果一個人到了三、四十歲還沒有成家立業,那麼這個人這一輩子就完蛋了。這段話沒有真正讀懂孔子的人往往都會扣在自己頭上,其實這跟誰都沒有關係。只跟他本人有關,大家注意一下,頭一字是“吾”而不是“汝”,可見他講的是他自己,與別人無關,在孔子時代能活到70歲左右的人並不多,因此這句話並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樣。除第一句外,其他的都是十年為一階段。每句話都是他生命的一個片斷。有人說這只不過是孔子“一生的年譜”或“一生的學歷”。孔子是個官迷,“五十歲而知天命”其實說的是他自己從47歲開始學習《易經》,讀到五十歲上,才知道是時候該出來做官了,第二年他就出來做官了,不過這時的他已經“書生老去,機會方來”。
-
5 # 成長伴書行
這其實在探討一個人生的大問題,你與自己的關係是什麼?你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你與自然的關係又是什麼?
從上面的3個問題出發,這就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問題的答案就是天命。
天命是什麼?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天命看起來似乎玄幻,其實就是你的使命感。
你能不能為了這件事情,忍受淡泊名利。
並且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面對客觀無奈的規律,你能不能接受這個結果。
這其實就打通了你與自己、社會、自然的關係。
天命為何在現代有用?現代社會變化很快,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工作上來的事情。
之前,我在工作的時候,很多大城市的公司都想追求快速的結果。
他們總是想著有什麼奇特的技巧,可以一下子讓自己迅速暴富起來。
可能是我們看到了媒體上,曝光的很多一夜暴富的例子。
這就違背了客觀發展的規律,即使你抓住了風口飛了起來,也需要硬實力去守住。
江山容易打下來,但守住就很難了。
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不去探尋自己的使命感,不能忍受短期的小利益,自然就想打破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讓自己一勞永逸。
如果當年任正非是這樣的想法,自然就不會有今天的華為了。
如何知天命?遲早有一天,我們都要面對你是誰?你與社會的關係是什麼?甚至上升到你與自然的關係等問題。
這就是孔子口中的天命。
我們的一生遲早都是要面對這樣的問題。
那麼我們如何知道天命呢?
你可以試想一下,未來你的子孫在想起你的時候,你希望他們口中描繪的你是什麼樣子。
唯一能讓人永遠記住你的,就是你留下了什麼精神文化。
總結找到自己的使命,尊重客觀規律行事。
遇到挫折和迷茫,不怨天尤人,還是堅持著自己的事業,也許這就是天命。
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人們,都是需要面對這個問題的,所以“天命”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
6 # 在海前面說注意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在現在看來是有道理的!即使是放在未來,也都是有道理的。
那我們看看孔子是說了什麼話,才引發出五十而知天命的這句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六十順耳(花甲) 七十古稀 八十、九十耄耋, 百歲而期頤。
那他是在哪一年說出這樣的話的?孔子所知道他的天命又是什麼呢?
孔子 (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孔子享年73歲,看來他是活到了自己所說的古稀之年,那麼他所說的耄耋之年和期頤,只能是自己的定義更或者是對古人的結論做出了肯定了。因為他已經沒有時間再以身證道了。之所以這樣說因為我們古時候的聖人,大家們,大微們,其實他們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證明中中國人的科學“道”。
孔子活到了古稀之年,因此他說五十知天命,是有自己的學術論證的。那他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麼呢?限於篇幅咱也不在這長篇大論了,從孔子的儒家治學核心要義咱們知道是中庸之道。他講究仁義禮智信。到後來成為儒教的核心思想,也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國家推行統治,維護整個社會上下貫通的核心思想。也可以歸納為控制之術,在這裡邊我們歸納出來了,中庸之道的(中),控制之術的控(孔)。附:孔子51歲-52歲,孔子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績,四方則之。
52歲-54歲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後升大司寇,攝相事。在當大司寇期間,孔子積極採取了很多措施革新魯國的政治,賞罰分明,魯國大治。
哈哈哈,大家看到了沒?孔仲尼的仲,引伸出來了,中庸學術思想。到了50歲以後。又把自己的中庸之道賣給國家。為什麼賣給國家呢?治國其身平天下是中國文人追求的人生使命,只有把它給貢獻給國家,夫子的治國之道得以實用。在這裡才真正實現了控,也同他的姓氏孔。
那麼天命,想必大家也就明白是什麼了。他就是你的姓氏。名是後天,姓氏卻是先天。先天之名就是天命。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他頓悟後,得到的結論,也是道發展的規律先明白了,後天之命,最終才發展到明白自己的天命。
那麼五十知天命是每個人都應該如此的嗎?看來不是這樣子的,你讀了我的文章,也許你當下就明白你的天命。完。
-
7 # 話說唐秦
我曾在孔子的陵墓前,心懷虔誠佇立很久,那很普通的大土堆,就是孔丘,碑文題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這就是有幾層含義:大成至聖就是說成就最高,文宣王是對孔子學說和他編纂《詩經》等給與最高禮遇,最高褒賞。
孔子在《論語》中對自己有個自我鑑定:“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兒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些話我們連貫來看,不是割裂跳躍性的讀,就會很有啟發。
孔子十五歲的時候開始發奮學習了,孔子最早學習的是禮儀,他最推崇的是周禮,他曾“韋編三絕”這種嚴謹的治學精神很值得稱頌。
三十歲的時候就是創家業、創事業的最好時機,需要一種闖勁;四十歲的時候,就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幹擾,要有自己的主見;五十歲的時候就要安心立命,身心安定,精神上有所寄託,順應自然規律,不任性、不盲從。
六十歲的時候就是耳順之年,聽得入耳的聽聽,不入耳的也要聽聽。
七十歲的時候就真正安度晚年,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自娛自樂,但又不超越了規矩。
那麼八十歲呢?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卒於公元前479年,也就是說他只活了73歲!後來的事也許他已經預料了,就沒有說,這就是他的簡歷。
孔子絕筆於獲麟,魯哀公14年魯人獲得一隻麒麟,從此他就不在寫了。他長嘆一聲:麒麟仁獸也,含仁懷義,音中鍾呂……以致痛哭流涕!
孔子常懷一顆仁愛之心,一次馬廄失火,他首先問:傷人乎?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也要去,孟子活了八十四當時算很長壽了。
孔子有教無類,弟子三千,都受到了他的教誨,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當孔子病逝的時候,弟子們來墓前結廬守墓,一般守墓三年,而子路守墓六年,所以今天子路守墓的子路廬也儲存下來,子路是一個武士,很難教誨,但孔子能讓他心悅誠服。
孔廟裡有楷樹,我過去不知道楷模的真正含義,原來“楷”是一種非常正直高大的樹。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也因孔子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山東稱為齊魯大地,但山東的簡稱不是“齊”而是“魯”,我想大家能夠讀懂它的真正含義吧!
泰山歸來不看嶽,泰山儒道釋三個頂禮膜拜的先師矗立在那裡,並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包容,正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
8 # 蘭臺風
五十知天命在現代人看來還是有道理的。
按照大聖人孔子對自己人生階段的劃分,十多歲志於學,三十歲成家立業,四十歲大智不惑,五十歲知道自己的命運好壞了。
老話講人生不滿百,即使按現在長壽標準百歲已是高壽了。人到五十,經歷了許多社會歷練,明白了人生和社會成長與發展的許多道理,知道自己什麼能做,能做好什麼。回首往事,看看現在,就知道在餘生將怎麼過,如何做了。一般的人到了半百有無建樹和成就基本定型,要想脫離過去,再有大的發展已經很難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五十知天命有道理。
但天道有常亦無常,命有定數亦無數。這就要看人的志向與追求。曹操暮年尚有千里之心。諸葛亮晚年還存光復中原之志。過去有不少人大器晚成,現在人過五十也還有許多人再就業或二次創業,而且取得的成就遠高於自己的青壯年時期,也好於同期的其他人,讓世人刮目相看。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若要奮鬥拚搏,啥時候都不晚,若思安逸享受,一生都會平平淡淡。
心若思壯飛,何須等風口。姜尚遇文王,老來寫春秋。
改寫命運,唯有奮鬥。
-
9 # 李海燕奇門遁甲
《易經》對孔子的影響是有限的,但是孔子對《易經》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邵雍說,老子得易之體,孔子得易之用。如果不能正本清源地去讀《道德經》《論語》和《周易》,很多人都跟著宋代人的說法走了。老子學說和孔子學說,不是簡單的體用關係,而是邵雍為了推崇《周易》而把兩位先賢的學術理論歸於一個源頭。孔子47開始讀易,韋編三絕,到了50歲感慨到,這本書太難了,還得再用幾年時間來學習。但是在此之前,孔子已經完成了詩書禮樂四經的修訂工作,從36歲想要當官沒當上開始到47歲,這些年孔子的主要工作就是教書。51歲開始做官,54歲墮三都得罪權貴開始顛沛流離的周遊列國。孔子五十而學易經,但是儒學在30歲左右就形成了,而且當時孔子還小有名氣。要說《周易》影響孔子的儒學,是倒果為因。對於《周易》孔子學的並不是很明白,從他的感慨可以看出來,從晚年的思想也能推論出來。孔子的感慨或許是因為做官之後事情太多了,沒有時間專門研究學問了。不像之前,除了教書就是修書,有充足的時間來做學問。老年孔子的思想並沒有實質性的轉變,也就是說,讀易經,沒有對儒學帶來理論上的改變,71歲修編完《魯春秋》後,第二年去世。魯春秋和四經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並沒有重大的理論突破,也沒有重要的觀念轉變。但是由於孔子讀過周易,後來的儒生才把周易當一回事來研究。最早提出“六經”概念的是莊子的天下篇,比莊子略早的孟子都不知道儒家有六經這麼一回事。
-
10 # 小胖兒多多
所謂的“五十知天命”,意思就是五十歲能夠知道並且順應天命。這是因為隨著見識閱歷的增加,年齡的增長,自己的命運軌跡已經基本定型了,大多已經看透了人生,也不再怨天尤人了。這句話放在現在仍然有道理。
人在三十歲時,大多數人的人生軌跡是曲折的,是跳躍式地上升,四十歲的人生軌跡到了高峰,五十歲的人生軌跡就相對平穩了。如無特殊情況,很難再出現大的波動了。五十歲的人,已經走過人生的大半,他們正處於人生最清醒的階段,所以不再埋怨上天不公,默默接受已有的現實。
通過二十多年的打拼,無論他從事的職業是什麼,歷經多年的努力和磨練,在專業水平、還是社會經驗、決策能力以及個人修養等諸方面都達到自己人生中的相當高的水準,可以說具有了一定的實力,也有豐富的閱歷。
人到了這個年齡,面對生活各種遭遇,已經學會了坦然面對,遇到高興的事,不過度興奮,遇到悲傷的事,會盡快擺脫傷感,不管是遇見什麼事,都保持從容安定的心理狀態。
到了五十歲,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一般都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其父母都年邁了,時常得為老人繁雜、瑣碎的生活雜事去奔波,孩子一般也都工作或者結婚了,孝順老人之餘還得為孩子操心,因為這兩層的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最辛苦了,也沒功夫像年輕人迷茫、懈怠。。
回覆列表
有道理。其中的道理通過以下三個層次來說明。
第一,什麼叫“天命”和“知天命”。
“天命”一詞語出《書·盤庚上》中的“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天命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宿命、天道、神旨;二是指自然規律,事物發展的必然性。 所以“知天命”也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認可和遵從宿命、天道、神旨,二是已參透、看破人類命運發展的自然規律,知道命運最終的趨向和歸宿。
第二,為什麼是五十知天命。
人生不過百,而五十,人生過半,身體和所從事的事業、對事物的感知,幾乎都處在巔峰時刻,通過半生以來積累的閱歷和學識,基本上明白和掌握了事物起伏變化的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對事物最後出現的結果不驚訝,不抗拒,表現出來的就是“認命”。從另一方面講,盈則缺,滿則溢,“巔峰”的背後就是下降,五十以後,人生要開始走下坡路了,一般來說,一個人的人生命運很難再發生大的向好的反轉,向壞的反轉倒有可能,走下坡路了嗎,這其中的一些主導因素非人力所能阻擋,是自然規律。不管你服不服,都必須接納和遵從。再加上百歲過半,看慣了眾多的人生起伏、悲歡離合、世事興衰變化,參透了在其中起作用的規律和因素,對自己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基本上都服,都認命,所以說“五十知天命”
第三、知天命,順其自然。
五十以後,每個人的現狀都是從前日積月累的經營和選擇的結果,個人性格也在跟環境打交道的過程中定型,要改變都很難,所以要想五十以後人生自在,就認命,順其自然,完全地接納自己和自己的現狀,方才天地兩闊,歲月靜好。
宋朝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完整的詮釋了人一生的精神變化和認命的過程,不妨以此結尾: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