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hat is reality?——metaphysics(形而上學)關於真實的探討,什麼是世界的本源,這個是形而上學,又叫本體論(ontology)。中學政治課本上說世界是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有人認為世界是被創造出來的,就是意識決定物質,唯心主義;
二、how do we know the reality?——epistemology(認識論)。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呢?這個就是常說經驗論和唯理論之爭了,經驗論就是說我所感知到的就是真實的,不能感知到的就是不存在的,唯理論就是說,人的知識是天賦的,先天就存在於腦袋中,比如自然界你是看不到“數”的,但你腦袋裡就已經存在了數的理念,當你看到手指的時候,腦袋想的是5個手指;
三、How should we live?我們該怎麼活,這個就是價值論,其中個人的範疇就是倫理學(ethnics),群體生活就是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政哲也是我最喜歡的哲學,沒有之一;
四、what is beauty?什麼是美,就是美學(aesthetics),這個我涉及不多,不做詳解。
剛進哲學系的時候,每門課的第一節,任課老師都會講“什麼是哲學?”但每個老師都給出不同的答案,沒有像現代任意一門學科能夠給出清晰明瞭的定義,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哲學不是什麼。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話,哲學一詞語出古希臘,意思是“愛智慧”。但是不斷髮展到現在,哲學作為所有現代科學的母親,已經有明確的分支。根據我自己的體悟,哲學就是你理解世界,看待世界的元知識!!!什麼是元知識,打個比方,肉身的基本單元是原子或者說各種化學成分,那麼哲學就是你認識世界的基本原子。
我先說說哲學不是什麼,它不是哲理故事,不是什麼關於愛恨生死的一些你常見的什麼青年文摘、讀者、意林上的哲理,那個叫做抒情,也不是中學教科書上說的唯物主義,它不是實證科學,更不是瘋子才會陷入困境的矯情。
簡單介紹一下哲學的分支,按照中國哲學系的分法,下面有8個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中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哲學、科技哲學。
以上是中國的劃分,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分為:
一、what is reality?——metaphysics(形而上學)關於真實的探討,什麼是世界的本源,這個是形而上學,又叫本體論(ontology)。中學政治課本上說世界是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有人認為世界是被創造出來的,就是意識決定物質,唯心主義;
二、how do we know the reality?——epistemology(認識論)。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真實的呢?這個就是常說經驗論和唯理論之爭了,經驗論就是說我所感知到的就是真實的,不能感知到的就是不存在的,唯理論就是說,人的知識是天賦的,先天就存在於腦袋中,比如自然界你是看不到“數”的,但你腦袋裡就已經存在了數的理念,當你看到手指的時候,腦袋想的是5個手指;
三、How should we live?我們該怎麼活,這個就是價值論,其中個人的範疇就是倫理學(ethnics),群體生活就是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政哲也是我最喜歡的哲學,沒有之一;
四、what is beauty?什麼是美,就是美學(aesthetics),這個我涉及不多,不做詳解。
《利維坦》霍布斯著
如果把哲學比作樹根,那麼那些樹幹樹枝就是大家看到的現在的各種科學了,比如心理學、社會學、法學、金融,它們的歷史很短,本人心理學第二學位,上心理學時的時候才發現,哲學史的人心理學上又見面了。總的來說,學習哲學是需要契機的,剛進大學的青少年一般沒有強烈的好奇心一般很少是主動學習的學的進去的,除非是遇到什麼重大選擇,或者困難,才會帶著疑惑走進哲學,所以很多被調劑進哲學系的孩子不要灰心,接受過哲學科班訓練的人,學好了的人,腦子是很靈光的,你會發現世界在你面前變大了,又變簡單了。喜歡哲學朋友可以邀請我回答問題,本人尤其擅長政治哲學,這是眾多哲學科中我認為最接地氣和自己生活最相關,利益掛鉤最強的學科,看過霍布斯 、洛克、盧梭他們對社會起源的解釋後,你會發現世界不是你想的理所當然,他們也不是教科書上的死人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