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子思考

    其實每個家庭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相似或相反都是有可能的。我們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相容幷蓄的,而我們的孩子也終會走進這樣的一個世界。

    說說我身邊的經歷吧。幼兒園放學不同的孩子和家長在小區滑梯玩,兩個小朋友你追我趕跑得正歡,其中一個媽媽發現自己的孩子A抓另一個孩子B的領子,立馬大聲呵斥,而被抓孩子B的媽媽說“小孩子,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吧”(我知道這是一個對教育孩子心裡有想法的媽媽)可是一會兒,兩個小朋友位置互換了,抓人的成了被抓的了,A媽媽馬上又說了“別打了,你們倆好好玩,別來回抓……”我知道兩個孩子家長教育理念不一樣。不一會A媽媽就帶著孩子走了,再也沒要見這兩份孩子玩過。

    我的看法,正如這個世界是包羅永珍的,而孩子也應該面對形形色色的差異。不同教育理念的孩子如果兩個孩子喜歡在一起玩,可以一起玩,不同的教育理念正好開啟他們對另一種方式的門窗,讓他們見到更廣闊的世界,漸漸地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就是個例子,我家和我姑、我姨家的教育模式各不相同,我媽主張自由但是要考上大學,我姨比較隨意長大能找到工作就行,我姑就覺得孩子一定要順從父母。我經常在各家遊走,看到過我姑打表哥,也看到過我姨和表弟玩麻將,更和我媽談論過明天,我覺得正是這樣多方遊走的經歷,讓我比我不走親戚的弟弟強多了,他成了一個不安世事的研究生,與人相處差得很。

  • 2 # 親子溝通如何說

    提問者是一位很負責很用心的家長,先表示向你學習。

    這個問題我打算從兩個角度來說。

    首先,從給孩子交友自由的角度,建議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交往。

    幼兒園時期的孩子,剛剛走出家長的懷抱,試探著交往,能交到朋友很不簡單。有些孩子還處在不敢不會交往的境地呢。因此,對能跟自家孩子玩到一起的小朋友,一定要抱持一種歡迎喜歡的態度。比如聽孩子講述他們一起玩的情形,幫孩子給朋友帶禮物,參加孩子以及家長參加的生日飯局等等。一句話,對孩子的朋友一定要歡迎,這是對自家孩子的鼓勵和尊重。

    其次,關於那位小朋友的表現以及由此帶來對方教育理念的不同的問題。我覺得你有點過於緊張焦慮了。我的意見,不管。能有什麼問題?大方向都是一樣的吧?頂多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比如“捱了打要不要打回去”,“能不能跟同學搶東西”,“吃飯要不要挑食”等細節,做法不一樣,正反映了人群的多樣性,正是我們孩子需要適應的地方。

    孩子總要走向社會,總要遭遇各色人等。遇到強勢的,學會遷就跟隨,遇到窩囊的主動帶頭,遇到積極的,你爭我奪,遇到消極的,實力碾壓。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不要過多幹預孩子們的交往,你堅持你的理念就好,至於別的孩子不一樣,就讓他們互相碰撞去吧,這樣才鍛鍊孩子。

    悄悄告訴你,俺家男寶貝上中班,他有兩個最要好的朋友,他曾將告訴我是怎樣成為好朋友的,寶貝說:“那天我三個一起喊‘屎尿屁’,特別開心。於是我們三個就約定做朋友啦!”

    我的迴應是:“哈哈哈哈,有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牆磚美縫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