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秋城夏微涼

    這話說的不對。

    現在的教育只教知識不教做人,有根據嗎?做過調查嗎?看見這問題的時候很生氣,居然還有人回答是功利導致的,個別現象能代表全部嗎?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不僅是教書,還教學生做人。不僅是這樣要求的,我和我看見的老師都是這樣做的,樓主不能這樣以偏概全。

    教知識是大家都能看見的,一張試卷就檢測你教給學生多少知識,學生學的怎麼樣,可是從來沒有檢測老師教學生做人,所以教做人就被隱形了,不能因為大家看不見就說沒有。

    我經常和學生說,做事先做人,做人很重要。上課的時候我會結合時事給他們講我的觀點,也會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經常把生活中的事例用到課堂上,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教他們做人。老師教學生要尊重他讓人,要誠實守信,不要違反紀律,這些都是做人的道理,怎麼能說是隻教知識?

    作為教師,我痛恨那些敗壞教師形象的人,也同樣不能接受汙衊教師的語言行為,請不要用個別現象批評了全部,錯的是人,不是這個職業。

  • 2 # 快樂庭院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在這裡題主使用廣義的教育觀念 疑問狹義的教育內容。

    一個人自出生 開始,就開始了學習,開始了 接受教育的過程;也可以說在未出生之前 就已經開始 接受教育進行學習的過程,這就是胎教。撇開胎教不說,只說一個人從出生開始,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學習,接受父母生活中的教育。他進學校之前 這幾年,父母給予了他為人處事、 學習習慣 、學習能力 、等基本的教育,這最初幾年父母和家庭所給予的這些教育,可以說基本上奠定了孩子的為人品性、以後學習和成長的基礎,也是孔子所說的 “志於道,據於德”的基本 內容。

    等到孩子上學之後,由於教育體制和教育形式等多方面限制,現在的老師和學校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對品質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只能是修修剪剪糾正或鼓勵的工作。道德之根本已經在 上學之前的家庭教育中 有了初步的建立。

    教育孩子做人,理論和現實都是家長和家庭為主,教師為輔;知識的傳遞與學校教師為主,家長為輔。對於個體的孩子來說 ,如果是為人品性的欠缺 那肯定是父母和家庭 承擔主要的責任。

  • 3 # 木棉籽1

    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被教育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都是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多半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出了問題,記得昨天看到一冊新聞說的是幼兒園老師給學生餵飯,因孩子回家說自己是最後被喂的,家長大發脾氣,在群裡破口大罵。怎麼不想想,班裡二十多人,一人喂一分鐘也要將近半小時,有這樣的熊家長,什麼樣的學校教育都被否定了。

    前段時影發一個初中生將孕婦推倒只為看看是否會流產,這個初中生這樣做難道是學校教他的嗎,顯然不是,但是孩子被孕婦妹妹追打反而抱怨,那麼問題就來了,做錯事,因為是孩子就不用懲罰嗎?這可是條人命!

    現在有些孩子打不得罵不得,做錯了事情罰不得,連餵飯晚一點老師都要被責罵,老師還有威信嗎!學校的教育都是一樣的,教出來的學生有好有壞,只能說家庭教育很重要!

  • 4 # 刀刀見骨

    這是全民皆商輻射而來的結果,一切向前看,唯有掙錢才是王道。知識是換取物質金錢最表象的。做人是修養,離掙錢確實有點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雙盾流”中單瑟提火了,剋制90%中路英雄,打亞索有手就行,具體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