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悟2021
-
2 # 青年史學家
《四庫全書》所謂四庫指的是涵蓋中國古代學術全部門類的經史子集四部,《四庫全書》前後經歷十年編纂完成。共收錄各種書籍3503種,79337卷,36304冊,近230萬頁,約8億字。基本上包括了從先秦到乾隆時期的中國學術的大部分著作。因此,編纂《四庫全書》的第一個目的當然是為了發揚文治。
不過,在《四庫全書》編修的過程中,大量不利於清王朝統治的書籍都被剔除甚至是銷燬了。乾隆皇帝再纂修《四庫全書》之前,曾經明確了一個原則就是寓禁於征,因而許多不利於統治的書籍都沒有被收錄。
因此,一直有人認為乾隆朝纂修《四庫全書》的目的就在於鉗制思想,鞏固統治。
-
3 # 閒時讀史
乾隆皇帝勵精圖治,大清帝國已登上了盛世的頂峰。經過清康熙、雍正兩代文字獄,清王朝思想文化專制大大加強,但是社會中下層反清意識並沒有徹底根除。乾隆時期,文字獄特別多,大大超過了康熙、雍正兩朝,光靠文字獄來加強對文化的統治,那肯定是行不通的。乾隆一直在思考:民間一定還留存了成千上萬的書籍,那裡面肯定有大量不利於自己統治的內容,該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終於,他想出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辦法,那就是集中全國的藏書,彙總編輯一部規模巨大的叢書。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來可以進一步籠絡大批知識分子,給他們一個乾隆熱愛文化和尊重知識分子的訊號,二來可借這個機會把民間藏書好好審查一番。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正式下令開設四庫全書館。鼓勵民眾把自己家珍藏的圖書獻給國家,以供修書之用,獻的多的皇帝還給獎賞。經過一段時間,全國各地送上來各種圖書13500多種。乾隆皇帝看了非常高興,可是乾隆皇帝翻閱這些圖書之後,並沒有發現違禁的書籍。乾隆皇帝非常生氣,認為各級地方官督查禁書不力,查辦了一些在禁書運動中辦事不力的官員。之後越來越多的違禁書籍被送到京城。乾隆39年,武英殿前的字紙爐不分晝夜的燃燒,在大清官員的監視之下,巨量的珍貴圖書被燒燬。 吳晗說過"清人撰修《四庫全書》而古書亡矣!″據近代學者推算,全國禁燬圖書13600卷,焚書總數達到15萬冊,銷燬的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乾隆還對明代的檔案進行銷燬,目前明代檔案僅3000餘件,其餘估計不少於1000萬份明代檔案已被銷燬。從這個角度說,編修《四庫全書》是中國歷史上一場文化浩劫。但另一方面,這套《四庫全書》整理和儲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加之編纂人員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如紀曉嵐等三百多名高官和學者編修,因而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
回覆列表
帝王修書,逃不開這些:
1.做給天下人看:我們是孔孟之道治國,正統性合理性槓槓滴。
2. 做給讀書人看:埋頭讀書就能當官,升職加薪娶上白富美(ღ˘⌣˘ღ)千萬不要造反喲。
4.把有利、想讓大家看的文字,借力推廣,進而奴化老百姓,忠君愛國三綱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