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劍寒天下

    首先我們來說諸葛,歷史上的諸葛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上馬能助劉備武安天下,下馬能治政四方,內安朝堂,更別說很多朋友熟知的木牛流馬之類,可以說屬於全才,被後世人稱為多智而近妖!但實際上呢,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一部三國演義將諸葛過於神話了),而郭嘉,很多朋友只知道是曹操的謀士,死的比較早,具體的有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很多人只大概知道郭嘉提出的(十勝論),其餘的就不是太知道,其實,郭嘉應該也算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其出謀劃策常能深入人心,知己知彼,對敵也算是算無遺策,遺憾的是英年早逝,給大家留下的事蹟又沒有三國演義的吹捧,自然名氣顯得遠弱於諸葛。所以個人認為,郭嘉和諸葛各自在魏蜀兩國的發展過程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名氣肯定是諸葛遠超郭嘉,只因為郭嘉死的太早了,個人淺見不喜勿噴,大家可以多多探討。

  • 2 # 文說三國

    我個人認為諸葛亮是在三國演義中被極度誇大的人物,而郭嘉接近於其歷史形像。即便如此, 可能諸葛亮還是更厲害。

    毫無疑問,對陣營而言,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和重要性要大的多。

    從隆中對,到入川直至攻取漢中,諸葛亮是劉備的重要謀士 加 後勤管家。在這個階段諸葛亮的主要功績在於內政、後勤支援、戰略謀劃。

    在夷陵之戰後,東三郡(魏興,上庸,房陵)、南郡、公安、都已丟, 關羽張飛卒,5萬伐吳兵力損失,黃權投魏 (加上之前已死的法正,黃忠,蜀漢的頂層人物已經去了大半),中堅力量也損失甚大,基層大批將領、文臣死傷於伐吳(吳班、黃權、馮習、張南、程畿、傅肜、廖化、馬良、沙摩柯、向寵、杜路、劉寧 這些人中除了向龐和吳班外都損失了. 廖化是幾年後才歸蜀),而伐吳前,蜀漢陣營又剛剛經歷了關羽的襄陽之戰的慘敗、漢中之戰的舉國之力等等。

    河北派、荊襄派、東州派,西川派 人心惶惶,暗流湧動。可謂白帝城託孤時,諸葛亮拿到的是個爛攤子,國家實力客觀說連劉璋時代都不如。

    而稍後就發生了南中叛亂,諸葛亮平南後,修養蜀中,後面開啟了北伐之路。在這個階段,諸葛亮實為國之股肱之臣,鞠躬盡瘁。

    而郭嘉, 最有名的貢獻是官渡時的 十勝十敗, 以及遺計定遼東。

    十勝十敗,其實是對荀彧這個頂級陽謀家四勝四敗之說的修飾和圓潤, 荀的分析,其實指出官渡不得不打,而且能打贏。 郭嘉的說法更多是心理上的。 曹操對大事的戰略定奪上都會徵求荀的意見, 荀在戰略決策上基本沒有出過錯。 至於張邈動亂,那也不是荀能左右的,畢竟他跟曹操親如兄弟,另外是同盟關係 並非上下級。

    至於遺計定遼東,是屬於態勢以及對人心理的把握,這點可能郭嘉是勝於諸葛亮的。從歷史功績而言,即使沒有郭嘉的遺蹟定遼東, 歷史結果不會發生改變。

    最後綜述一下,

    在內政、人格魅力、戰略態勢、統兵能力, 諸葛亮都是一流的。

    在人性分析,出奇謀層面,郭嘉是超一流的。

    綜合來看對陣營的歷史貢獻,以及綜合能力,諸葛亮會超出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場踢人,好聲音耍大牌,54歲的那英怎麼突然性情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