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小學之後,他們的活動範圍不再限於家長和老師的視野範圍之內,很多傷害都會發生在看不到的地方或者意想不到的時候。近些年,孩子遭遇性侵、拐賣以及校園暴力的事件屢見不鮮,屢禁不止,每次發生此類事件都會讓社會震驚,大眾痛心。但是家長無法時時刻刻充當孩子的保護傘,很多時候只能靠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解決。自我保護,成為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教孩子自我保護並不只是單純教技能,也不是告訴他們“打回去,把玩具搶回來”這麼簡單,它關乎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識塑造。要讓孩子敢於說不,培養他們的權利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讓孩子明白自己擁有哪些權利,別人又擁有哪些權利,讓孩子認識自己權利的同時,也要學會尊重別人的權利,這些都需要在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培養。你認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回覆列表
-
1 # 朗朗育兒課堂
2017年6月,被告人肖某某駕駛大貨車在陽先公路嵩玉段行駛時,遇到因家庭頊事與家人賭氣而獨自外出的13歲幼女李某某。被告人肖某某停車詢問李某某後將其抱上大貨車,先用言語試探,進而動手撫摸被害人,強行與李某某發生性關係。最終影響孩子的一生造成了悲劇。
女孩因為缺少自我保護意識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後果
該事件的小女孩因為賭氣就離家出走,遇到陌生人輕易的相信,對陌生人的親密舉止也毫無反抗,缺少自我保護意識讓犯罪嫌疑人輕易得逞而造成了悲劇。那麼我們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呢?
一、模擬特殊情況
家長可以在家和孩子模擬一些特殊情況,看看孩子如何應對,再教孩子應該如何應對和錯誤應對方法的後果。
二、性教育
家長和孩子明確男女關係問題,和孩子講解哪些私密部位是外人不能接觸的。家長可以透過性教育動畫和漫畫書籍,加強孩子性教育的思想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防止首到性侵害。
三、拒絕陌生人的禮物
家長讓孩子學會拒絕陌生人的禮物,不要被陌生人的誘惑造成無法避免的傷害。不用相信陌生人的一言一行,告訴孩子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會掉炸彈。這樣孩子就能自我保護了。
四、學會溝通
家長應該和孩子拉近關係,成為孩子的知己。不要讓孩子害怕父母,遇到事情不願意和家長述說。家長要積極瞭解孩子一天的生活狀況,讓孩子覺得自己背後永遠有個強大的力量幫助自己。
五、學一種防身技能
家長可以給孩子報名一些武術空手道和跆拳道等,讓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自我保護,防止自己被侵害。(PS:家長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學武術是保護自己的,不是欺負別人的。)
這次讓你保護的人都離開,不回來也就別回來了……沒意思……學會自我保護的……也沒那麼需要你保護了……
自我保護是每個孩子都需要學會的技能,家長也應該積極的幫助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