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否主要是程朱理學加強了對人民的思想控制造成的?還有哪些方面?

回覆列表
  • 1 # 樂學讀書會

    思想控制的確是一個重大原因,但宋朝沒有出現權臣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只能說沒有出現那些足以謀朝篡位的權臣。這個暫且跟程朱理學無關,因為程朱理學主要是在明朝被作為思想教化的核心。所以明朝不管到哪個時候,沒有哪個權臣敢說取代皇帝,包括最大權臣張居正。

    宋朝的情況不一樣,宋朝是科舉制度發展的另一個高峰,科舉某種意義上就是神權,是對讀書人的思想信仰的控制權。宋朝加強科舉制度之後解決了分封制問題(在唐朝表現為藩鎮問題),整個官僚集體的思想教化都是擁護皇帝的,基本上要當王莽那樣的權臣已經不可能,到明朝更不可能。

    中國歷史上沒有西方那種宗教神權,但是把道德學跟科舉結合,創造了一種對讀書人的神權。雖然道德學只對少數人有效,但是這少數人掌控政治權力,基本上能控制國家。只有當百姓活不下去了,他們不會管什麼道德學,因為他們主要信神鬼學,所以會反抗。西方的情況不一樣,他們自上而下都信奉宗教,更穩定一些。基督教體系裡,政權跟神權分離,也是西歐長期難以統一的一個原因。伊斯蘭教又不同,他們完全政教合一(神權大於王權)。所以總結地說,在中國,王權大於神權,兩者合一。在歐洲,神權王權並駕齊驅,不統一。在伊斯蘭地區,神權大於王權,兩者合一。所以,中國和伊斯蘭都很容易形成大一統政權,歐洲很難。

    要往深了說更復雜,就不深說了。。。

  • 2 # 歷史畫中人

    在中國的歷史中,宋朝之前的有很多的大臣會謀權篡位,但是會在宋朝這麼年代卻從來沒有發生過,這可不僅僅是程朱理學對當時百官的思想進行控制,最關鍵的是當時的皇帝在針對篡位問題上制定了特別嚴謹而且具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

    由於宋朝本身就是起於謀權奪位,宋朝第一位皇帝即宋太祖深知如何去奪得皇位,所以知道如何如預防別人叛亂。

    朝代更迭的最大原因,通常是得勝回朝的大將軍,以及大權臣直接奪了庸弱皇帝的江山。

    五代以來的幾個朝代多次出現這種局面。在之前的,隋朝、南北朝、魏晉時期,權臣竊國這種事情也是多到不可計數。

    但是,到了宋朝之後,這種情況幾乎是完全絕跡。再也沒有哪個權臣能夠在政權內部完成朝代更替。

    一、強幹弱枝。

    中央統屬地方的中央集權制度不斷加強。宋太祖和趙普系統設計瞭如何充分的削減地方的權力,來保障中央的權威。例如在地方以文官擔任地方長官,財政權,軍權全部收歸中央。你們不是愛鬧嗎?唐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是吧?我把錢和槍桿子都收回來了,你們還怎麼鬧騰?

    而在之後的元明清三朝,中央集權制度也成為主流,地方上不斷擴充更多行政機構,讓機構之間相互重疊,藉以制衡。宋代之後,只要國家平穩維持,不可能出現所謂的一方諸侯,更沒有什麼藩鎮割據,節度使這種稱謂也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之前在漢朝,丞相權力足夠大,有開府治事的權力,即是丞相有部分的最高行政權,藉以對皇權進行壓制,從而為篡位提供了可能性,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得到丞相的位置,之後曹魏的江山也發端於這個丞相。

    宋朝的皇帝們用了更聰明的一種辦法,既然宰相也要權力,那就一群宰相吧: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及三司使,都部分行使宰相職能。你人那麼多就會有鬥爭,有鬥爭自然有制衡,互相攻擊還想威脅皇帝的位子,不可能。

    到了明清兩代則更為誇張,朱元璋精力旺盛,非常勤奮,乾脆廢除宰相的位置,中央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世皇帝沒有老朱的精力,就設計了大祕書班子機構——內閣。

    到了清朝,承襲明朝制度之外更是在宮裡設定了軍機處,所謂的軍機大臣實際上也只是“跪受筆錄”的辦事人員,明清兩代的君主權力發展到了頂峰。皇權如此至高無上,而臣下的權利則是相互之間互相制衡,層層疊疊,如何再有大權集與一身的現象存在?

    宋朝第二代君主宋太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被培養成接班人,但是在之後的皇帝就刻意提防和出臺各種規定,來限制藩王以及外戚。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之後,各地藩王的職能只能變成一個個皇莊的大莊園主,吃喝玩樂搞女人可以,想造反?也不看看自己手下才有多少人。清王朝就更不用說了,前期的親王和貝勒位高權重,是因為開國時期手裡有槍桿子腰桿硬,等到國家承平日久,各個親王被圈養得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能力。即使到了晚清恭親王一度位高權重,但是慈禧太后想廢掉六王爺也是不費吹灰之力。六王爺不管是見到同治、光緒哪一位皇帝也得自稱奴才。

    總結:宋以後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政治演化路線。皇帝越來越集權,大臣越來越分權。逐漸把一個一個具有狼性的大臣,框在制度的格子裡,變成一個又一個小白兔。

    所以在往後的歷史程序中看來。唐是中國皇權歷史的高峰,而唐以後就是皇權歷史的衰落。中華文明由擴張,走向內斂。到了明的時候竟然形成九邊的北方防禦體系。這比清可是差遠了。

  • 3 # 無能的扎心君

    我是扎心君,我來嗶嗶幾點。

    中華文明五千年來,一直引領世界潮流,在東亞,更是霸主的存在。

    無論政治,軍事,科學,經濟均是數一數二的。

    宋朝之前,權臣爨權的比較多,吃虧多了,自然變聰明瞭。吃一塹,長一智嗎,

    權臣篡位,是權臣同時掌握了軍隊,政治(官員任免權)和財政權。尾大不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當了丞相,可以任免百官,手下又有虎衛軍,青州兵。兒子曹丕,終於接班,漢獻帝禪讓。怎麼樣避免這種情況了。

    以文制武。文官轄制武將。現在,美國國防部長和陸海空三軍部長,必須文官擔任。就是這個意思。在政治方面,中國的科舉制(隋朝開始)和文官制度,被西方國家吸收,建立了公務員制度,逢進必考。宋朝開始,大規模科舉,非科舉不得做官,非翰林不得做丞相。朝為田舍郎,暮等天子堂。

    把丞相的權利,一分為三。這也算是三權分立吧。在宋朝,宰相只是泛稱,正式名稱叫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的副手叫參知政事(執政,副宰相),宋朝的宰相制度有過多次改革,宋初,沿襲唐制,但又有所變化,宰相之外又加設參知政事,最初是為了分宰相之權。同時,中書、樞密、三司分掌政治、軍事、財經三大務,宰相之權為樞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其權力大大削弱。宋神宗元豐改制,取消參知政事,常設四名宰相,分別為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後來三省六部制。丞相的權利,一分為六。

    各地設轉運使,地方上的財政,單獨上交中央。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虜。的軍規就是建立在國家負責保證軍需軍糧的基礎上。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還造反個毛線啊。唐朝的藩鎮之亂,就是因為,節度使權利太大。成為一方諸侯。

    地方上,文武分制。(這裡不細說了)

    中央有,禁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地方上,有廂軍。戰鬥力不強。強幹弱枝。禁軍又分為幾個部分,不讓一家獨大。北宋統領禁軍的最高長官其實是皇帝本人 。北宋初年,仍然沿襲後周的制度,由殿前司和侍衛司統領全部禁軍。 之後趙匡胤,取消了殿前都點檢和殿前副都點檢這兩個職務,由殿前都指揮、侍衛馬軍都指揮使、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分別率領禁軍,合稱“三衙”,互不統屬。禁軍從此沒有統帥,統一的領導機構。三支軍隊的將領,分別直接聽命於皇帝本人。互相牽制,保持平衡。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啊。

  • 4 # 親一

    還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先說宋之後吧,先提一點,唐末就建立了樞密院,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以分兵部之權,加強皇權。

    宋:一開始趙匡胤就一招杯具釋兵權,將兵權收歸己手,而後又實行了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誓言,整個皇朝虛外實內,軍隊也分為禁軍和廂軍,禁軍守內,廂軍守外,禁軍無論戰力還是各種待遇裝備都遠高於廂軍,軍權也一分為二,而禁軍出兵打仗,事先都制定好了戰術,領兵大將按照即定戰術打仗,那麼結果可想而知了,而且外敵入侵,可以長驅直入,所以宋朝內部幾無權臣,外敵極易入侵,最終亡於外族之手,不過南宋晚年賈似道,已掌兵權,亦達到了廢立皇帝的高度,但是可惜蒙古入侵,南宋滅國,如果不是外地入侵,假以時日,可能會重現南北朝故事。

    明:一開始,朱元璋就挑戰了延續一千多年宰相制度,來加強皇權,廢宰相制度,設立大學士制度。明也延續了樞密院制度,不過改為五軍都督府,許可權類似,都是有調兵權而無統兵權,但是明初,還有一個兵權不屬於皇權,就是各藩王,所以才有後來的靖難之疫,才有朱棣控制各藩王的兵權,只允許有三衛兵馬,後來的寧王造反,雖說只有三衛,別人都是吃空餉,寧王自己掏錢多養兵馬,用來造反,明朝制度上還有一個漏洞,就是太監,朱元璋先撤了錦衣衛,後來朱棣復建,而後為了限制錦衣衛,又設立了東廠,明憲宗時期,又設立了西廠來限制東廠,東西廠都督只能是太監,所以就造成了太監的權勢越來越大,才出了王振、劉瑾、魏忠賢這些權勢滔天的大太監。真是可惜了當年朱元璋廢錦衣衛的初衷,但是太監無後,不會篡位

    清:清朝的封建制度、中央集權已達到封建王朝的頂峰,清幾乎延續了明的制度,但是清朝增加了軍機處,成了新的祕書機關,按照清朝的兵制,兵權分成旗兵和綠營,旗兵的軍權開始在旗主手中,後來被逐步收歸皇帝,八旗的戰力越來越下降,甚至後來都不如綠營了,綠營的戰力一直都不高,所以才有了太平天國造反的時,各地開始自行招募團練,這個時候已經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了,清朝的敗亡已經不可避免了,到了甲午戰敗,連團練也不行了,就開始訓練新軍了,最後造就了一個權臣,袁世凱,葬送了大清皇朝,掌握著國家的最高權力,可以算是篡位吧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篡位最關鍵的是兵權,從宋開始,逐步在加強皇權,兵權幾乎都收歸了皇帝,所以一直到了清末才出了一個袁世凱,講的有點亂,希望大家不要介意

  • 5 # 淏淏電影解說

    宋朝以前,確實經常出現權臣篡位的現象,比如西魏的北周和隋朝都是由篡位來完成朝廷的更替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篡位的權臣有哪些特點呢,首先他們都是掌握兵權的,這就叫做手握重兵,之後又逐漸的控制了朝廷的人事和行政權利,最後也是僅次於兵權的財政大權也到手,這時所有權利都控制在手了,皇帝這時已經是一個傀儡。 宋朝建立以後權利高度分散,文武官員分途,大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裡,在一個文武官員分途,導致文武官員互相牽制,財政,人事,軍事都有朝廷統一安排,因此在宋朝時想要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大臣們手裡沒有了權利,沒有了財力自然也就沒有了篡位的能力了。

  • 6 # 小南史

    其實在宋之前,權臣篡位的也就王莽,曹丕,劉裕,朱溫這少數幾個。

    很多如董卓,桓溫,諸葛恪,王敦這些人想上位者最終都不能如願,因為當時儒家知識分子為這些所謂“得天命者”設定了一套繁瑣複雜的上位流程,先得封公,加九錫,封王,然後群臣要多次上書請命,民間要上萬民書,權臣還要多次推讓。這樣下來沒個三五年是完不成這項巨集偉大業的,而且這樣一來就給了對權臣不滿的忠義大臣以充裕的歲月去除奸。

    而且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眼中,和平演變得來的天下屬於“篡位”,只有流血廝殺得來的天下才是“得國最正”,很多愛惜名譽的權臣為了不在史書留罵名,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一個原因,但比畢竟還是有的,不能說是絕跡了。

    為什麼到了宋朝之後,這種情況幾乎是完全絕跡,再也沒有哪個權臣能夠“篡位”呢?

    第一、中央集權制度在不斷加強

    我們都知道,其實宋太祖趙匡胤也是屬於“篡位”建立大宋的,雖然趙匡胤是“黃袍加身”建立大宋,但事情的真相早就無人知曉了,是他自己預謀已久還是真的不知情,被動“篡位”的誰也說不準了,我們也不去追究了,迴歸正題。

    唐朝的安史之亂以及覆滅,就是因為藩鎮割據,但經過宋太祖趙匡胤這麼一搞,你地方就再也不能學習唐末時期的藩鎮了。

    到了元明清這三朝,中央集權制度也成為主流,地方上不斷擴充更多行政機構,讓機構之間相互重疊,藉以制衡。

    宋朝之後,只要國家保持平穩,就不可能出現所謂的一方諸侯,更沒有什麼藩鎮割據,地方節度使這種稱謂也成為了歷史。

    第二、皇權在不斷加重

    封建社會的皇帝是一個國家行政事務的最終裁決人,之前在漢朝,將軍及丞相權力足夠大,就有開府治事的權力,而且當時的相權,在某一領域是可以對皇權進行壓制,從而為篡位提供了可能性,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得到丞相的位置,之後曹魏的江山也發跡於這個丞相。

    明朝則更為誇張,朱元璋精力旺盛,非常勤奮,乾脆廢除宰相的位置,中央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後世皇帝沒有老朱的精力,就設計了大祕書班子機構——內閣。

    到了清朝,承襲明朝制度之外更是在宮裡設定了軍機處,所謂的軍機大臣實際上也只是“跪受筆錄”的辦事人員,明清兩代的君主權力發展到了頂峰。

    皇權如此至高無上,而臣下的權利則是相互之間互相制衡,層層疊疊,如何再有大權集與一身的現象存在?

    第三、外戚與皇室宗親被壓制

    我們都知道,宋朝第二代君主宋太宗趙光義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他是以弟弟的身份成為接班人的,所以,在趙光義之後,皇帝就刻意提防和出臺各種規定,來限制藩王以及外戚。

    清朝就更不用說了,前期的親王和貝勒位高權重,是因為開國時期手裡有槍桿子腰桿硬,等到國家承平日久,各個親王被圈養得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能力,即使到了晚清恭親王一度位高權重,但是慈禧太后想廢掉六王爺也是不費吹灰之力,六王爺不管是見到同治、光緒哪一位皇帝也得自稱奴才。

    總結

    其實可以看出,自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黃袍加身”篡位之後,趙匡胤根據自身情況以及對歷史的深刻了解,為了避免“篡位”者再次出現 ,加強了集權的同時設定了許多層疊的機構部門,防止大臣手中權力過大,而趙匡胤之後的趙光義又為了防止藩王作亂,對藩王又進行了收權行動。

    整體來講,就是宋朝開始之後的朝代,因為都會總結前朝的得失,所以制度在不斷完善,“篡位”的一些必要條件都消失了,所以也就無法“篡位”了。

  • 7 # 老農民嘮三農

    古時候每個國家能夠建設起來,可以說是相當不容易了。因為建設起來不代表就不會遇到造反的人,很多的王朝在建設起來之後,沒過多久就被其他的人給佔領了,那麼你們知道嗎?有一個國家從開國一直到這個國家滅亡,都沒有人能夠造反成功。

    究竟這是哪個國家?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關於這個國家的事情,要說到這個國家,就必須要提一下趙匡胤了。那你就知道,要說到的國家自然就是宋朝。宋朝從立國之後就沒能夠有人造反,其實也不是別人不想造反,而是想要造反,但最終都沒有成功,為何會這樣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趙匡胤是如何奪得皇位?

    他在還沒有成為皇帝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看到了趙匡胤,就跟他說,你之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可用之人,並且還讓他往北走,這樣就能夠更加順利的成功。趙匡胤想試一下,就聽他的話往北走,後來果然就開始順利起來。因為他成了郭威旗下最有力的一個人,他打了很多的勝仗,所以在郭威成為皇帝之後,趙框胤就成為了郭威最看重的一個大臣。過了沒多長時間,趙框胤試圖謀反,並且建立了宋朝,自己稱帝。

    在他稱帝之後就明白一個道理,絕對不可以讓所有的將軍手中握有重權,這樣很有可能,自己也會被這樣的情況給打敗。所以,他也是儘可能的避免其他人來造反,他注重的是以文抑武方針,意思就是說把所有的官兵以及軍權都交給中央軍力,而其他將軍手裡幾乎是沒有任何實權的,只是地位比較高罷了。

    而農民起義更是如此,農民起義再怎麼厲害,也不可能要比中央軍更加的威風,所以在趙匡胤建立宋朝的那段時間,沒有任何人敢去發動內亂。後來,趙匡胤也是把自己的王朝傳承了下去,就這樣宋朝過了幾百年,仍然是沒有人造反得逞。宋朝也有很多次的民間起義,甚至有一次想要謀奪皇位,但最終都沒能夠成功。

    因為中央軍所佔領的權利是極大的,其他人沒有那麼大的權利,不管是發動多少人也無濟於事。雖然在宋朝的時候,民間起義是最經常發生的,但正因為當時趙匡胤選擇把所有的軍權都歸屬於中央軍,這才能夠避免其他人造反,現在你是否明白了呢?

  • 8 # 帝國的臉譜

    自唐朝“安史之亂”後,地方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掌管著地方的民政、經濟、軍事、司法、財政等至關重要的處事權,要錢有錢,要兵有兵,日子久了,就呈坐大之勢,於是,便敢與中央抗衡,甚至自立為王、奪權稱帝。

    唐朝的滅亡,就是這個原因。唐朝滅亡以後,武將篡權奪位,成了一種爭相模仿的政權更迭方式,朝為君臣、暮為仇敵的現象簡直比比皆是,五代第一個朝代後梁,劉是唐末節度使朱溫篡位建立的,之後,建立後唐的李存勖、建立後晉的石敬塘、建立後漢的劉知遠、建立後周的郭威,無一不是節度使出身,無一不是以武力篡位奪取政權的。

    趙匡胤建立北宋也是如此。公元960年,時任後周禁軍統帥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了宋朝,是為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以後,五代以來輪番上演的兵變,如同夢魘一樣困擾著他,因此,他茶不思,飯不想,睡不安穩。如何杜絕兵變重演,成了當務之急。

    一天,趙匡胤召來趙普問道:“從唐末以來,數十年間,換了八姓十二個皇帝,弄得兵革不息,生民塗炭,倘要息兵養民,保持國家長治久安,有什麼好辦法呢?趙普回答說:“這些禍亂,不過是因為武將權力太大,君弱臣強。如今要長治久安,只有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三管齊下,天下自然安定。”一席話,說到了趙匡胤的心坎上,立即施行。

    稍奪其權:這就是所謂的杯酒釋兵權,把武將的兵權都一律收歸中央,然後給這些原來立過大功的武將以高官厚祿安置,同時,還與這些武將結成兒女親家,使他們不再掌管軍隊,消除了這部分武將的潛在威脅。針對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的問題,宋太祖在各地設縣尉,負責城鄉治安及訴訟,剝奪了節度使的司法權。又在各州設定通判,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等州府公事,須通判與地方節度使或知州、知府一起簽字方能生效。同時,通判奏事還可直達皇帝,這樣,節度使的權柄就輕了。

    制其錢穀:以前節度使之所以權重,還因為他們的賦稅不向中央交納,他們有錢,能抗衡中央。964年,趙匡胤下詔,以後各州府每年所收租稅,除日常開支外,全部解往中央,把節度使的財權上收了。

    收其精兵:965年,他又下詔,將各地精兵收歸中央,作為禁軍,留下一些老弱,叫作廂軍,負責地方治安,從此,又將軍隊的精銳,收歸了中央。

    從此,地方節度使一沒有錢,二沒有兵,手頭連司法權都不全面,只不過一個虛銜而已,便再也無法與中央抗衡,甚至自立了。所以,權臣篡位,宋朝不可能再出現。

  • 9 # 國病

    中國的帝制制度一開始就有天然漏洞,所以後世使得政權問題重重。

    中國帝制本來也沒大問題,是因為秦滅之後,漢朝沒有完整學習秦制,秦制中重要的法制沒有學。帝制去除了廣面上的貴族世襲,流動性打開了。也就是競爭機制開啟了,這種開啟需要強有力、公平的法律維護競爭秩序。如果沒有秦法那樣強有力的法制維繫一個規矩,那不擇手段、僭越就會成為大概率事件。連劉邦這樣的家族也能當皇帝,那誰不能呢?所以後來的帝王幾乎就是把精力放在如何保住皇權上。而沒有放在國家治理上。所以各種保住皇權的方法都層出不窮,使用外戚、使用宦官。連漢武帝這樣的帝王都要使用外戚來平衡朝中勢力。所以帝王稍有不慎就會被權臣、宦官篡權。

    宋代本身就是篡的權,所以一開始它就非常!重視兵權的制衡。搞了很複雜的制度管理兵權,弄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所以宋朝光是經濟發達也沒用,軍事一直處於受遊牧民族壓制的地位。但這樣,想掌握兵權篡位的人也就很難出現了。

    宋朝是真正施行科舉選拔人才、以儒家治國的朝代,科舉雖是隋朝發明,但隋朝很快就亡了。唐代又是門閥政治,所以真正開科舉的是宋。宋代開科舉確實深得知識分子的人心。這也使得宋代能夠通過這個方式麻痺一大批人。所以加上宋順勢善待士大夫,這樣的結果,文官也能在大面上保持一個穩定。宋在遭受遊牧軍事威脅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精忠報國的將士,這是可以想象的。所以也就更不容易產生篡權之人了。但宋的軍事孱弱畢竟為自己埋下了隱患,一方面受制於人,一方面又需要經濟強大,還有一方面又怕軍事強人冒頭。

    後世的這種政治,其實進入統治少數民族更有利。因為少數民族因為人口少,他們會更加團結抱團,這樣帝王就減少了左右掣肘的隱患。少數民族皇親貴胄與漢族勢力天然又是對手,所以也不需要帝王想辦法去分化、離間。所以少數民族政權只要別太混蛋,反而會很穩定。

    明朝發明了更加牢固的皇權保衛制度,就是撤了相位,搞了多人組成的內閣。搞了司禮監太監製度,又搞了錦衣衛。所以這種互相制約、不敢輕舉妄動、都得聽命於皇帝的制度就使得誰都做不大。所以皇帝不問朝中事物也沒事。要不是一開始朱元璋為了鞏固朱家權力搞了同姓王分封,那連燕王造反的事都不發生。清朝多爾袞攝政其實是滿清集體決定,不算篡位。

    制度是彌補了,皇權是高枕了,然而國家治理卻一團糟。宋也成了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 10 # 應作如是觀

    宋朝之前,權臣篡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曹丕,司馬炎,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楊堅,李淵,趙匡胤,以及五代十國諸多人的篡位,都是發生在國家不曾統一,各國相互政法,容易產生功高震主的人物。

    這些篡位者,大多是在對外戰爭中,擊敗敵對國家,戰功赫赫,班師回朝之後,論功封賞,即便是皇帝有意減少封賞,控制權臣,架不住國家戰事頻繁,一次一次封賞下來之後,就導致篡位者即在軍隊中擁有巨大的聲望和擁護者,朝廷中擁有極高的榮譽與地位。一旦心中產生謀逆想法,皇位也就搓手可得。

    中國歷史以公元960年作為界限。960年以前,雖然數次大一統,但是有兩次分裂軍面,一是南北朝時期,數個國家相互對立攻伐。另一個就是五代十國,十幾個國家大混戰。960年以後,中國歷史上再無如此混亂局面,尤其是元明清三朝,相繼大一統,國家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人才輩出,再難出現一個國家依靠一人支撐的局面。

  • 11 # 體育死忠粉

    宋朝以前,確實經常出現權臣篡位的現象,比如漢末從三國、魏晉、南朝的宋齊樑陳、北朝的東魏北齊、西魏北周和隋朝,全部是由權臣篡位完成朝廷更替的。

    在條件成熟以後,才會通過表面上的禪讓完成朝代更替。漢末第一個有這個想法的是董卓,但是他沒有完成。接下來是曹操,做好了準備,但沒有走出最後一步,一直到曹丕才終於完成。司馬氏也是經過三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挖曹魏的牆角,排擠和打壓曹魏的支持者,最終才完成了魏晉禪代。

    有了漢魏和魏晉這兩次的榜樣,後面有這個想法的人再幹起來就容易多了。即便如此,桓溫權傾內外,仍然受到門閥政治的制約,沒有能完成這個過程。桓溫的兒子桓玄自立為帝之後,很快也就失敗了。而後來完成換代的人往往是像劉裕這種摘果子的人,也就是前面有人發動叛亂,他們以平叛勤王的名義出兵,通過平叛控制朝廷,之後再完成篡位的過程。

    五代時期的篡位是另一種情況,都是強藩大鎮直接取代中央權力。後梁朱溫是劫持唐朝皇帝當傀儡,不久後就直接篡位。後梁被後唐消滅,成為後唐。後唐發生內亂,沒多久就滅亡。後晉石敬瑭在契丹的幫助下,攻進汴梁,建立後晉。後晉的皇帝被契丹抓走,劉知遠又建立後漢。郭威以外藩強鎮身份直接出兵,進攻汴梁,建立了後周。後周柴榮死去,弱子繼位,趙匡胤在兵變中登上帝位,返回都城,建立宋朝。

    實際上,五代就是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延續和擴大,所謂的五代都只是比較強的藩鎮而已,並沒有真正消滅各地的割據勢力,完成大一統,就匆匆忙忙的當了皇帝,都無法持續。但從五代開始,各代都開始注意削弱藩鎮的權力,減少藩鎮對中央的威脅,逐步摸索出了一些初步的經驗。

    宋朝建立後,在晚唐和五代形成的一些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也就是將權力高度分散,軍隊由中央直接掌握,文武分途,文官官僚體系在朝廷的統一領導下掌握行政權力,而軍隊則由中央的樞密院負責領導,地方文官不能掌握軍隊,地方駐軍將領無權干預行政和人事安排。

    因此,在宋朝的格局下,如果要發動較大規模的對外戰爭,必須由中央任命職級較高的文官擔任統帥,負責統籌和協調各個部門和系統之間的關係,來指揮戰爭。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了權力集中容易帶來的權臣篡位和分裂割據的風險,但弊端也同樣明顯,這就是較大規模的政治、軍事行動的效率比較低,尤其是在應對突發危機的時候,往往會陷入無人負責的局面。

    明朝初期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之後,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基本上也延續了宋朝的這一趨勢,文官和武將之間相互制約,重大軍事行動基本上都必須由中央指定高階文官擔任方面統帥,統一事權。先是設定負責協調指定區域內的政治、軍事行動的總督,後來又改派級別更高的督師,其目的都是為了應付已經出現的危機,統一事權,提高行政效率。

    一定程度上說,這是皇權政治和古代中國文官政治進一步發展和趨向於成熟的結果,但同時也就造成了官僚體系常見的毛病比較集中的表現出來的問題。宋明都面臨這種問題,明末表現得尤其明顯。

    文臣督師,統籌指揮戰爭,因為缺乏足夠的軍事經驗,往往容易出錯,又會習慣性的爭功諉過。而在朝廷上,對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常見的區域性性失敗往往會群起而攻之,造成前線統帥和將領在臨機處置的時候顧慮較多,不敢擔當責任。

    尤其是在中央政府完全由文官官僚體系掌控權力的時候,很容易出現黨爭,而軍事行動也往往會成為黨爭的一部分。無論是北宋王安石時期拓邊河湟,還是明末閹黨與東林之間的鬥爭對遼東戰局,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 12 # 阿斯達315

    關於這個問題,為什麼在宋朝之後就沒有出現過權臣篡位的現象?其實這裡形容的並不是很準確,準確的是說在宋朝沒有出現篡位的現象,而不是宋朝之後所有的朝代都沒有出現謀朝篡位的現象。

    在宋朝之所以沒有出現權臣篡位的現象,那是宋朝經常面臨金人的威脅,他們經常進攻宋朝,宋朝的軍民都忙著與金人作戰,哪還有時間自己內鬥。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採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正宗的鍋包肉怎麼做好吃,大家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