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封鎖我一生770
-
2 # 光線超人
越來越貴?我怎麼買看出來呢?我是眼科大夫,來看病的病人,以前是掛號費5元,一瓶眼藥33元,改革以後掛號費7.5元,同樣的眼藥降為26元。你說貴了還是便宜了?預設立場,你先要統計大資料的,國家大資料看還是降低了的。
-
3 #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讀了很多回答,我覺得可以更深入一些來剖析,在此分享兩點我的視角。
一、因為醫院看病的消費方式屬於意料之外突然的大筆支出,會一下子打亂人們的財務預算,消費習慣,顯得難以適應,不可承擔,這就容易產生巨大的經濟壓力。我以前就提過“世界各國都沒有免費醫療,差別只是支付方式不同”。歐美髮達國家的所謂“免費醫療”屬於零存整取,而我們國家大多是即時付款。疾病往往是突然降臨,人們一下子要面臨超出預算的大額支出,只要家裡不是特別寬裕的,面對突然的意外支出都會感覺經濟壓力特別大,對看病的費用多少也會格外敏感。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需要長期看病吃藥的慢性病患者比較少抱怨,除非他們的醫藥突然漲價了;還有去醫院生孩子這些可以預期的,給予較長時間進行財務規劃的費用支出,人們也不會太敏感。
看病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是人們花這錢時心理的感受,一種突然被逼迫不得不花這筆錢的不甘心,以及因為這項意外支出而必須放棄原先許多計劃,美好願望等而產生的委屈,甚至憤恨。
所以,擁有醫療保險,可以未雨綢繆,零存整取(無論是政府統一提供還是民間自願購買)都會大大減少就醫時負面心理。
二、因為醫療是壟斷行業。這裡的壟斷並不是指醫療市場之間沒有競爭(美國是世界上醫療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國家,同時也是醫療費用最貴的國家),而是醫院在面對病患時的絕對強勢。資訊的嚴重不對稱,生命的唯一性以及傷害不可逆性,都使患者在面對醫院時完全喪失貨比三家,議價的能力。只要對健康,對生命還抱有希望,就會把每個向他們伸出橄欖枝的醫院都當成唯一的救命稻草,有時就像飛蛾撲火。
當我們談論越多生命,健康的珍貴,我們越難以承受生命之重,越不願意面對一點點的閃失,因此在醫療消費上“只選貴的”,“死馬當活馬醫”非常普遍。集中資源優勢的大醫院成為大多數病患的唯一,而且是必須的選擇。那可不就成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醫生說用這個進口的燒傷藥,貴些但是不會留疤痕,你能說不,不怕將來追悔莫及?醫生說用這個藥貴些,但是副作用小,那趕緊用吧!
絕對強勢帶來壟斷地位,壟斷無可避免地導致高價。看世界各國,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還是公私並存,只要是人們重視生命權的國家,醫療費沒有不高的。感覺真的無解,不知道將來人工智慧普及,人人一個隨身攜帶的AI家庭醫生,徹底改變現在的醫療方式,是不是可以不再為看病貴而煩擾。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首先醫院市場化後很多醫院都是自負盈虧的。這就逼得醫院必須要賺錢才能運營,要賺大錢才能請好的醫生買好的裝置。其次,醫生要吃喝拉撒睡,也想過好日子。這些都需要錢。在政府減少投入甚至是不投入的情況下,錢從哪裡來?醫院沒有印鈔機不能印鈔票,也不能去偷去搶。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從患者身上刮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