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心裡總覺得沒有多少年的味道了。記得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到了農曆十二月就開始熱鬧起來。那時我家住在一幢兩層的大四合園裡,有十多戶人家住裡面,每戶都有四五個子女。六、七十年代物資食品潰乏,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供應,買米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布要布票。
快到過年的時候,男的拿著這些票據去商店辦年貨,女的幫母親包粽子、做米糕、蒸發糕。我們小孩子就圍在她們身邊,誰家粽子煮熟了,就跑到誰家剝個吃吃,誰家米糕做好了,就拿幾塊吃吃,誰家發糕熟了,就切一小塊償償。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十幾個小孩都穿上新衣服,各自拿著玩具聚在一起,有的點鞭炮,有的拿著小燈籠跑來跑去,大家就這樣鬧著玩著。晚上家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父母對子女說,你們大一歲了,要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在新的一年裡做出成績。子女祝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接著就發壓歲錢,那是子女們最高興最期待的時刻。濃濃的年味,融融的氣氛,和睦的場景至今依然記得。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也好多了。為什麼年味卻越來越淡呢?人生幾何認為存在以下幾點原因。
一,以前是計劃經濟,商品食品潰乏,日常用品,食品大多數是憑票供應,雞鴨魚肉當作高檔菜餚,只有在節日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而現在食品菜餚應有盡有,只要有錢,什麼吃的東西都可以買到。雞鴨魚肉不再是高檔菜餚,想吃隨時可以買,有時到酒店吃飯,桌上的菜餚比過年還要好。飲食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過年吃年夜飯沒有了那種迫切渴望的心理了。
二,以前每個家庭都有四、五子女,父母都是圍著子女轉,一到過年的時候,外地工作的回來了,家長看著全家人團圓了,別提有多高興,一會看看兒子,一會瞧瞧女兒,心裡熱呵呵的。而現在獨生子女居多,視子女為掌上明珠,寶中之寶,不讓子女單獨出門,過年了也呆在家裡看春晚不出去。少了過年習俗的氣氛。
三,以前是男主外,女主內,大多數女的沒有工作,而是在家帶孩子,做家務,可以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逢年過節更是安排的有條不紊,全家人可以過上一個熱鬧喜氣的年。而現在家長夫妻兩人都要工作上班,下班回來要接送子女,做晚飯。過年的時候,到酒店裡報一桌,一吃了之,少了自己動手做年夜飯的樂趣。
四,以前不管農村城市,平房居多,多數一個園子住著幾戶人家,很少有樓房,鄰里之間關係融洽和睦,經常串門相互走動,一邊聊天一邊打毛衣,納鞋底,孩子們則在一起玩,過年過節也要串門,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而現在住在樓房裡,兩對門不認識不串門,冷冷清清,少了過年熱鬧的氣氛。
五,以前城市裡可以放煙花炮竹,而現在絕大多數城市都禁止放。少了過年喜氣的氣氛。
六,以前是一個人工作,養活全家六、七口人,雖然生活艱苦,但還是過得去,過年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辦得隆重一點,喜氣一點。而現在夫妻兩人都工作,且大多數在民營企業上班,工作壓力重,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有車貸有房貸,經濟負擔也重,這就導致他們對過年沒有老人那麼重視關注。
少了熱鬧少了人氣,好多都是工作回不來,有些地方不讓放炮,大部分都是抱著手機看很少聊天,不經常來往的親戚說不上話
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心裡總覺得沒有多少年的味道了。記得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到了農曆十二月就開始熱鬧起來。那時我家住在一幢兩層的大四合園裡,有十多戶人家住裡面,每戶都有四五個子女。六、七十年代物資食品潰乏,買什麼東西都要憑票供應,買米要糧票,買肉要肉票,買布要布票。
快到過年的時候,男的拿著這些票據去商店辦年貨,女的幫母親包粽子、做米糕、蒸發糕。我們小孩子就圍在她們身邊,誰家粽子煮熟了,就跑到誰家剝個吃吃,誰家米糕做好了,就拿幾塊吃吃,誰家發糕熟了,就切一小塊償償。
到了大年三十這天,十幾個小孩都穿上新衣服,各自拿著玩具聚在一起,有的點鞭炮,有的拿著小燈籠跑來跑去,大家就這樣鬧著玩著。晚上家家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夜飯,父母對子女說,你們大一歲了,要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在新的一年裡做出成績。子女祝父母身體健康,長命百歲。接著就發壓歲錢,那是子女們最高興最期待的時刻。濃濃的年味,融融的氣氛,和睦的場景至今依然記得。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也好多了。為什麼年味卻越來越淡呢?人生幾何認為存在以下幾點原因。
一,以前是計劃經濟,商品食品潰乏,日常用品,食品大多數是憑票供應,雞鴨魚肉當作高檔菜餚,只有在節日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而現在食品菜餚應有盡有,只要有錢,什麼吃的東西都可以買到。雞鴨魚肉不再是高檔菜餚,想吃隨時可以買,有時到酒店吃飯,桌上的菜餚比過年還要好。飲食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過年吃年夜飯沒有了那種迫切渴望的心理了。
二,以前每個家庭都有四、五子女,父母都是圍著子女轉,一到過年的時候,外地工作的回來了,家長看著全家人團圓了,別提有多高興,一會看看兒子,一會瞧瞧女兒,心裡熱呵呵的。而現在獨生子女居多,視子女為掌上明珠,寶中之寶,不讓子女單獨出門,過年了也呆在家裡看春晚不出去。少了過年習俗的氣氛。
三,以前是男主外,女主內,大多數女的沒有工作,而是在家帶孩子,做家務,可以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逢年過節更是安排的有條不紊,全家人可以過上一個熱鬧喜氣的年。而現在家長夫妻兩人都要工作上班,下班回來要接送子女,做晚飯。過年的時候,到酒店裡報一桌,一吃了之,少了自己動手做年夜飯的樂趣。
四,以前不管農村城市,平房居多,多數一個園子住著幾戶人家,很少有樓房,鄰里之間關係融洽和睦,經常串門相互走動,一邊聊天一邊打毛衣,納鞋底,孩子們則在一起玩,過年過節也要串門,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而現在住在樓房裡,兩對門不認識不串門,冷冷清清,少了過年熱鬧的氣氛。
五,以前城市裡可以放煙花炮竹,而現在絕大多數城市都禁止放。少了過年喜氣的氣氛。
六,以前是一個人工作,養活全家六、七口人,雖然生活艱苦,但還是過得去,過年的時候想盡一切辦法辦得隆重一點,喜氣一點。而現在夫妻兩人都工作,且大多數在民營企業上班,工作壓力重,他們上有老下有小,有車貸有房貸,經濟負擔也重,這就導致他們對過年沒有老人那麼重視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