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日天7216

    我們先來看一下電腦的基本構件 是由CPU 記憶體 主機板 硬碟 電源 機箱構成 這種構造一直延續至今 變化的只是主機板的架構 對應CPU的升級(單核 雙核到八核)以及記憶體的換代和硬碟的容量儲存介質的變化 還有顯示卡 視訊記憶體容量 。 這些配件的插拔組裝 是簡易的 對於個人來說 組裝一臺電腦 滿足自已的需求 只需要採購相對應的配件,拿把螺絲刀 進行簡易組裝即可 經常聽到 去組裝臺電腦 正是我上面所說的 拿把螺絲刀拼裝 總體來講 電腦之所以可以組裝主要是配件之間的相容性高 便於組裝的低門檻技術 手機 話說回手機 首先從體積上要小於電腦很多倍 這就要求製造手機的過程中 要儘量壓縮手機內的各種配件 使其整合化,這種高度整合的半導體配件 在對接其它的配件時 受限於體機問題 必須用到焊接技術 來達到手機的內部的高度整合 想像下,我們不可以為了可以組裝一臺自已的手機,再去買臺焊接裝置 還是這麼高精密的東東 估計買了人們也搞不懂。得不償失 谷歌LOGO 前幾年 谷歌公司 搞過手機的模組化組裝 初衷也是為了人們能夠自由化的組裝手機 而最後賣掉了這部分業務 小編猜測原因 手機的模組化需要整合太多廠家的資源 需要打造統一的介面標準 這樣需要太多的溝通與資金 出力不討好 並且短期內 很難有大的突破 所以出售了此塊業務。大公司都沒有搞定的事, 個人更難做到 手機自由化組裝 路途漫漫

  • 2 # 開箱迷

    其實谷歌之前做過模組化的手機(如圖),但是在2016年放棄了這個專案,因為實在是太難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技術:由於手機體積的限制,想把手機做成模組化,那就收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如此多的介面,還有模組的日常損耗就讓手機吃不消了。加上無法統一的介面模式不同,所以開發的過程異常繁瑣,也只有谷歌不但有這個想法也敢於去這麼做,不過結果並不如意。甚至在模組化手機媒體展示的環節中,出現了當場宕機的現象。

    2,生態鏈:如果只是單單的技術問題,對於谷歌來說應該好解決。但是主要的問題還是生態連線,作為擁有安卓系統的公司,在軟體方面谷歌有著非常雄厚的實力。但是模組化手機的發展更加依託於硬體生態鏈。就像電腦一樣,有各類的配件廠商,要做到各種技術協議和介面的統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現在技術已經成熟的階段,要想改變現有的手機形態,叫其他廠商也做模組化研發的大投入,顯然是一件非常不現實的事。所以生態鏈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3,市場:目前的手機一般更換週期兩三年已經算久的了,但是電腦的使用週期要遠遠比手機長久。而且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飛鏟更快。模組化手機在主機板不變的情況下,帶來的新鮮感遠遠不及一個全新的手機。試想一下,有多少人願意在買完一款手機之後,又有多少人願意支付額外的費用為手機更換模組呢?

    目前要說還在做模組化的手機,應該就是摩托羅拉Z系列的手機了。這款手機也只是更換單一的功能模組,從一定程度上說更像是手機的外接配件,而且這些配件的價格並不便宜,願意嘗試的人並不多,市場反響並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貓主子不允許我矇頭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