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薇讀書
-
2 # 小數課代表
邏輯思維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最佳年齡階段是在3-12歲的,我家孩子就是6歲的時候在火花思維進行的培訓;現在培養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平時可以看一些推理小說,相關的電影,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和玩具,在看嗲問題的時候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寫作,多參與一些辯論會之類的活動!
邏輯思維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最佳年齡階段是在3-12歲的,我家孩子就是6歲的時候在火花思維進行的培訓;現在培養的話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平時可以看一些推理小說,相關的電影,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和玩具,在看嗲問題的時候要站在不同的角度,遇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多寫作,多參與一些辯論會之類的活動!
邏輯的重要性想必每個人都知道。邏輯混亂的人,儘管說了半天,對方可能根本都不知道你究竟想要表達什麼,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對方自然無法明白你真正的需求,而且還容易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邏輯思維的本質其實有條理地組織資訊,學習邏輯思維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加清晰、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們都知道,說話也好,寫作也好,其實都是一個資訊傳遞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做到有邏輯地表達自己,這樣不僅能減少資訊傳遞的流失,更有利於接受者的理解。
既然邏輯思維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提高的自己的邏輯思維呢?
答案是運用邏輯樹。讀過《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的這本書的人應該對邏輯樹這個概念不會陌生,全球著名的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在分析問題時,最常用的就是邏輯樹。
那麼什麼是邏輯樹呢?邏輯樹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種有邏輯的資訊樹。樹根象徵核心主題,樹幹代表關鍵分支,樹的枝葉則是細節資訊。比如在這個減肥計劃的邏輯樹中,核心主題是減肥,減少熱量攝取、增加熱量消耗、去除身體重量是減肥的方式,接下來則是具體的減肥辦法。
邏輯樹的功能有兩個,一是梳理已有的資訊,使得我們的表達更加清晰,二是構建資訊,或者說構件資訊樹。從邏輯樹的樹根開始,再到樹幹和枝葉,一層層細化。
從這個圖我們不難看出,構建資訊樹有三個步驟,分別是明確主題、窮盡方向、層層分解。簡單來說,從邏輯樹的樹根開始,再到樹幹和枝葉,一層層細化。從主題到具體的辦法,一步步明確方法和舉措。
舉個例子,小王是公司的行政,公司近期要舉辦的運營大會,為了更高效地籌劃準備,他製作瞭如下邏輯樹。
這個圖中的“會前準備、會議安排、會後跟進”就是按照時間邏輯進行劃分邏輯樹幹。
關於職場中常用的邏輯劃分方式,我整理了一張圖片分享給大家,以便今後可以用作參考。
當然了同一個主題,我們也可以構建成不同的邏輯樹。比如,對於“提高產品銷量”的主題,它的邏輯樹幹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劃分。我們可以按照重要性進行劃分。如下圖所示:
還可以從主角的角度將樹幹分為“客戶”“廠商”;還可以按照時間的方式將樹幹分為“售前、售後、售中”等等。
但無論是哪種劃分形式,邏輯樹的構建都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基本主題出發,窮盡樹幹,然後再層層分解枝葉。
這種構建原則保證了邏輯樹是符合邏輯的,如果我們在寫作上或者說話的時候,能夠在頭腦中畫出這樣一個虛擬的邏輯樹,我們將能快速理清思路和組織語言,我們的表達將會變得更加有條有理,有理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