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安談歷史

    這就像小品相聲一樣,一個完整的小品或者相聲從開始到結束,一般也就十幾分鍾。可是為了這十幾分鍾,幕後的構思、潤色、節奏,都是考慮了一遍有一遍。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什麼是看起來容易的。那些暢銷的小說,作者肯定腹稿好久了。短的幾個月,長的也有好幾年的~

  • 2 # 禾西

    一、小說是故事的結構藝術。看別人寫的故事,我們一般會進入到故事裡面,從而忽略了故事建構的過程,也就是寫作者設計這些故事的邏輯順序、情節與人物性格的匹配性等等,這些其實都是需要付出大量的思考,而且建立在豐富的素材積累或者生活積累上。因此,看的時候我們往往體會不到這種建構過程的難度所在。

    二、小說是語言的藝術。要傳神地表達塑造人物,就要透過語言的表達來達到效果。因此小說的人物塑造需要大量的語言文字雕琢,場景表現、人物語言動作乃至表情等等都需要語言進行細部的描寫,這是非常考驗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的。嚴謹的遣詞造句、認真地字斟句酌才能達到效果。此外,小說僅僅運用語言文字,而無法藉助聲音、形體、影象等等其他藝術形式,語言文字的運用還需要給讀者留有想象空間。其實,我們對小說情節和人物的把握,都是靠語言背後的想象建立的,因此小說的語言要把各種因素,比如色彩、物體、情緒、動作、聲音等等都透過文字寫出來,讓讀者在讀到文字的時候透過想象力再還原出來,所以對語言的表現力要求是挺高的。

    三、知易行難本身就是我們的認知規律。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因為我們只是在遠觀或者以一個旁人的心態在看,我們需要的就是欣賞和體驗而已,而做起來就會更具體地接觸到它的細部,這時我們要做得是實踐和再現,就會體知其難度所在。看小說是鑽進故事裡,寫小說是跳在故事外,視角也發生了變化,所以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感覺。而看起來和做起來的感知差,需要持續地透過學習、模仿、訓練去縮小,把欣賞的技能轉換到構建的技能才有可能實現。就猶如看人家蓋房子一樣,看起來似乎很快,但實際上去建造一個房子,要知道如何劃圖紙、打地基、找材料、定平直、測方位等等很多技術性的工作,還要懂得如何防漏、抗震、隔音等等,才能真正蓋起來。

    但是,一言以蔽之,只有動身,才能到達。如果真想要寫,就要開始練習,持續打磨,耐得住開始的寂寞和沮喪,最終肯定會取得進步。

  • 3 # 寂夜歸途人

    讀小說像去吃一頓大餐一樣,雖然很好吃,甚至能認出裡面的各種調理名稱和主要食材,可是當自己買好各種食材後去做出來,發現那味道並不是你成績吃的味道。讀小說與寫小說的差異就是在這裡。

  • 4 # haotian160616

    大自然有大自然的客觀規律,而小說也是遵循一些規律,來反映一些現象,告誡人們要遵循客觀規律。

    那麼為什麼看小說時覺得寫起來容易,自己寫起來卻無從下手呢?

    那是以為你還沒有掌握一些某種現象中的自然規律,所以你就有了無從下手的感覺,也就是人們常常說起的,看花容易,繡花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利用MACD的指標尋找轉勢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