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都是懟的
-
2 # 萬卷縱橫眼欲枯
東吳的亂局
東吳太元二年(252年),大帝孫權去世,終年71歲。太子孫亮繼位,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升任大將軍,執掌朝政。他估計曹魏會趁喪事來攻,就在濡須附近修建堤壩,左右各建一城,派兵守衛。
果然曹魏聽說孫權死了,就派兵來伐。他們三路出兵,分別攻打南郡、武昌好東興。諸葛恪以老將丁奉為先鋒,帶兵四萬去救東興。丁奉只帶了三千人馬,晝夜急行,兩天就趕到了東興,當時天降大雪,曹魏主將胡遵認為吳軍肯定來不了,正在帳中飲酒。丁奉見敵人毫無防備,命士兵扔掉長矛,手持短刀,奮勇衝上。魏軍很快就被沖垮了,胡遵打敗而逃。其他兩路魏軍,見東路已敗,也只好退兵。
打退了魏軍,諸葛恪的聲望大增。但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想要出師伐魏。在東吳建興二年(253年),他不顧大家的反對,率軍北征,包圍了曹魏的合肥新城。
事情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連著好幾個月,城池不能攻下,士卒都很疲憊。又因為天氣太熱,疫病流行,死了不少人。諸葛恪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話,堅決不肯退兵。後來曹魏的救兵到了,他才無奈後撤。但他不顧士兵的困苦,一路緩緩而行,半路還去長江中的一個小島遊玩一番。
回到朝中,諸葛恪不僅沒能反思自己的錯誤,反而責罵別人。他把各個要害部門都換成自己的親信,然後準備糧草,打算再次北伐。
皇帝孫亮對諸葛恪的跋扈很不滿意,就和侍中孫峻商議。孫峻本來受孫權遺命和諸葛恪一同輔政,但諸葛恪大權獨攬,他早有心除掉諸葛恪。孫峻想出了辦法,打算在宴請諸葛恪吃飯的時候殺掉他。
諸葛恪來參加宴會,走到門口的時候,感覺不對,正想離開,遇見了太常滕胤。滕胤勸他:“皇帝宴請,你都來了,怎麼能回去呢?”諸葛恪也是猶豫不定,他認為沒人能把自己怎麼樣,就進去了。宴會上,孫峻的伏兵殺掉諸葛恪,然後又將諸葛家滿門抄斬。
這樣,朝政大權又握在了孫峻的手上。孫峻為人刻薄,沒有威望,他為了鞏固權勢,一方面拉攏滕胤,一方面大肆屠殺,排除異己。倒行逆施了沒有多久,只有三十八歲的孫峻病死。
孫峻死後,執政的換成了他的堂弟孫綝。孫綝年輕,更加沒有威望,也更加的驕橫殘暴。他先殺掉了公開和他對抗的滕胤全家,然後徹底架空了皇帝孫亮。孫亮不甘心做傀儡,就密謀除掉孫綝。但由於謀劃不夠周密,事情很快洩露了。孫綝殺掉了參與密謀的公主孫魯班、太常全尚等人後,乾脆廢黜了孫亮。
然後孫綝擁立孫權的第六個兒子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也不會甘心做傀儡,但他比孫亮謹慎,表面絲毫不敢露出對孫綝的不滿,只是在暗中聯絡左將軍張布和老將丁奉。
等到機會到來,張布和丁奉突然發動政變,抓捕了孫綝。孫綝雖然磕頭求饒,但還是被孫休殺了滿門。孫休還派人把孫峻的墳墓刨了。
國家大權終於又回到了皇帝的手中。孫休任命濮陽興為丞相,和張布共同治理天下。但這倆人都沒有治國的才能,東吳日趨衰頹。
回覆列表
權臣只有三個,諸葛恪,孫俊兄弟。大權長時間基本都掌握在皇帝手裡。只不過孫亮年幼,奪權不成被廢。孫休奪了政權,但又早亡。而東吳真正是敗在孫皓手裡。如果他沒有實施暴政的話,東吳還可以跟晉分江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