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4

玉米

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絲黑穗病怎麼預防?

    【防治方法】(1)種子處理。藥劑拌種。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5%~0.7%拌種,或其它殺菌劑如戊唑醇、氰烯菊酯、丙硫菌唑、咪醯胺等藥劑按說明比例拌種。(2)整地時(春播)做到土壤殺菌處理土壤施入殺菌藥劑。(3)易發病或發病嚴重的田塊,實行輪作,也是有效的方法。玉米田中,將病株、病穗帶出田外銷燬,可減少菌源傳播。

  • 2 # 愛種者

    玉米絲黑穗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一旦發病,通常全株顆粒無收。因此,該病的發病率即等於病害的損失率。許多地區常將本病與玉米黑粉病混同一起,統稱“烏米”和“灰包”,但兩種病實際上是由不同病菌所產生的不同病害,應加以區別。

    本病是苗期從玉米芽鞘入侵的系統性病害,症狀表現主要在抽雄後。病果穗外觀比正常果穗短,基部大而端部尖,頂部沒有花絲抽出。有時一側苞葉裂開,露出黑色粉末,病穗全部變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飛散。

    病菌以落入土中,混入糞肥或被種子攜帶的一種能夠抵抗不良環境的特種孢子——厚垣孢子越冬,翌年在適宜的條件下,厚垣孢子萌發並通過芽鞘侵入寄主幼苗。入侵後,菌絲進入植株生長點,隨植株生長,蔓延至果穗和天花,形成孢子堆,成熟後又散出孢子,完成其1年1次的侵染迴圈,無再侵染產生。

    土壤和糞肥的帶菌量以及土壤的溫溼度條件是影響本病發生的最重要因素。土壤溫度較低並且比較乾燥時,玉米出苗遲緩,增加了病菌侵染的機會,發病率高,有利於絲黑穗病的流行。反之地溫高、出苗快,發病則輕。因此,在冷涼山區,絲黑穗病發生就重。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左右。

    防治要點:用25%粉鏽寧羥鏽寧按照0.3%劑量拌種,防治效果不錯;或用96%天達惡黴靈進行拌種,每公斤種子用種1-1.5kg。苗期用96%天達惡黴靈6000倍+天達2116糧食型600倍噴施基部1-2次

  • 3 # 忘了海忘了風

    1.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生為害情況

    玉米絲黑穗病是一個世界性的玉米病害,在中國玉米種植區普遍發生,尤以北方春播區,西南丘陵山區和西北灌溉區受害較重。一般年份田間發病率3%~10%,重病田可達60%~70%。由於絲黑穗病直接導致果穗被害,因此是絕產型病害,發病率基本等於損失率,是玉米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

    2.玉米絲黑穗病識別

    該病主要為害玉米的雄穗和果穗。病株果穗短粗,基部粗頂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絲,苞葉正常,整個果穗變成一個大的黑粉包。初期苞葉一般不破裂,黑粉也不外露,後期有些苞葉破裂,散出黑粉。黑粉一般粘結成塊,不易飛散。黑粉內有一些絲狀的寄主維管束組織,所以稱此病為絲黑穗病。有的果穗受害後,過度生長,但無花絲,不結實,頂部為刺狀。雄穗受害後主要是整個小花變為黑粉包,抽雄後散出大量黑粉,有的雄穗受病原菌刺激後畸形生長。有的品種苗期分櫱增多,植株呈叢簇狀,但一般在穗期表現症狀。

    發病植株雄穗症狀大體可分為兩種型別,一是病穗仍保持原來的穗型,僅個別小穗受害變成黑粉包。花器變形,不能形成花蕊,穎片因受病菌刺激變為畸形,呈多葉狀。雄花基部膨大,內有黑粉。二是即為整穗受害後以主梗為基礎膨大成黑粉包,外面包被白膜,白膜破裂後散出黑粉。

    該病是由絲孢堆黑粉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黑穗裡形成的黑粉是病原菌的冬孢子,成熟的冬孢子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產生菌絲。病菌發育的溫度範圍為13℃~36℃,以 28℃為最適宜。冬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7℃~31℃,低於17℃或高於32.5℃不能萌發。

    4.玉米絲黑穗病的傳播途徑

    玉米絲黑穗病是土傳病害,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糞肥裡、或沾附在種子表面越冬。翌年,遇到適宜的溫溼度條件便萌發產生擔孢子,侵入寄主胚芽形成系統侵染,造成植株罹病。

    5.玉米絲黑穗病的發病因素

    玉米絲黑穗病只有苗期的初侵染,而無田間的再侵染,故發病輕重取決於,品種的抗病性和土壤內越冬菌源數量以及播種和出苗期間環境因素的影響。

    (1)品種抗病性:不同玉米品種對絲黑穗病的抗性存在明顯差異。(2) 菌源數量:玉米絲黑穗病菌越冬場所主要是在土壤裡,重茬連作造成土壤中菌源大量積累,導致病害逐年加重。連作年限越長,發病越重。(3) 環境條件:該病以土壤帶菌傳病為主,而且多在幼苗期侵染,因此播種至出苗期間的土壤溫、溼度條件,與發病的關係最為密切。土壤溫、溼度條件既影響玉米種子的發芽、生長,也影響病菌冬孢子的萌發和侵染。一般侵染的適溫與玉米幼苗生長的適溫一致,均在25℃左右。土壤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響玉米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速度。土壤含水量適中,種子發芽快,幼苗生長迅速發病輕;土壤乾旱,種子發芽慢,幼苗生長緩慢,則發病重。

    6.玉米絲黑穗病防治技術

    (1)選用高抗品種:選用高抗品種是防治該病害的根本有效措施之一。

    (2)農業防治:① 輪作倒茬:輪作倒茬和品種的合理佈局是減少田間菌源的有效措施。一般應為玉米→蔬菜→小麥→玉米;如果地少難以實施輪作倒茬,可在重茬地種植抗病品種。② 翻耕土地及施用淨肥:深翻土地可將病菌埋壓在土壤底層,從而減少侵染機會,減輕發病。糞肥帶菌是該病傳播的又一途徑,因此施用充分發酵腐熟的淨肥也是防病的有效措施之一。③ 及時清除黑粉瘤:在黑粉瘤未破裂時,及時摘除並攜至田外深埋,減少病菌在田間擴散和在土壤中存留。

    (3)藥劑防治:近年來隨著種衣劑的研製與應用,使玉米絲黑穗病得到有效控制,如8.6%戊唑·福美雙懸浮種衣劑172-215克/100千克種子、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8~12g/100千克種子、60克/升戊唑醇種子處理懸浮劑6-12克/100千克種子、28%滅菌唑懸浮種衣劑28-56克/100千克種子、10%甲·戊·嘧菌酯懸浮種衣劑20-40克/100千克種子、10%精甲·戊·嘧菌懸浮種衣劑20-30克/100千克種子等進行玉米種子包衣。但要嚴格按照包衣劑量的要求,若超過安全劑量,遇到低溫天氣會造成藥害。

  • 4 # 內蒙印象河套源

    此病屬苗期侵入、系統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現典型症狀,主要為害雌穗和雄穗,一旦發病,往往整株無收成。一、為害嚴重的幼苗可表現出多種不同型別的症狀。(一)矮化型:主要是節間短,全株矮小,上粗下細,如筍狀,向一側彎曲,葉片簇生,暗綠色,葉片帶有黃白條斑,抽出的雌雄穗為黑穗。(二)矮化叢生型:病株明顯矮化,節間縮短,葉片叢生,整個植株短粗繁茂。果穗增多,一般每個腋芽都能長出黑穗。(三)多分櫱型:病株分櫱較多,每個分櫱莖上均形成黑粉,且大部頂生。二、成株期病穗分兩型別:(一)黑穗型:受害果穗較短,基部粗頂端尖,不吐花絲;除苞葉外整個果穗變成黑粉包,其內混有絲狀寄主維管束組織。(二)畸形變態型:雄穗花器變形,不形成雄蕊,穎片呈多葉狀;雌穗穎片也可以過度生長成管狀長刺,呈刺頭狀,整個果穗畸形。

    防治方法:30%烯唑·多菌靈可溼性粉劑(低毒)使用800-1200倍液噴霧(保護+治療)

    30%烯唑·多菌靈可溼性粉劑(低毒)使用800-1200倍液噴霧(保護+治療)本品為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持效期長,對玉米絲黑穗病有較好的防效。

  • 5 # 奇石165532923

    首先懂的輪作,感覺到這種病要發生,噴打有關治這種的農藥,使它不會發生即可,在配方施肥也是植物優勢生長的一個因素,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是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經濟效率才能體現出來。

  • 6 # 山村曉彬

    玉米絲黑穗病是從幼苗入侵。選擇抗病品種,播種時拌藥,幼苗注意觀察,及時清理病珠,並噴施藥劑。玉米絲黑病在土壤潛伏期比較長,對玉米危害大,一定要做好幼苗前期的防治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炸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