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雪將釋
-
2 # danyboy
提問者真是太實誠了。
這就好比聽到李白說:“白髮三千丈”,提問者一定會問:三千丈的頭髮,他怎麼挽起來?
或是聽到亞里士多德說:“詩比歷史更真實”,(古希臘的詩指的是戲劇),提問者一定也會問:《俄狄浦斯王》裡有一個斯芬克斯怪獸,看來歷史上一定出現過這個怪獸了啊!
……等等,不再舉例,只是說,提問者對這句話的理解,完全沒有進入到其語境中。邏輯也不通:夕死可矣強調的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其實,對這句話的理解,古代確實是有完全不同的兩種解釋,但都不是說孔子現在還沒有聞道,也不是說他聞道了就要去死。我們考察漢晉時期的註疏,會發現,漢晉時人把“道”,解釋為“有道”,也就是“公平正義”的意思,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孔子說:(現在天下暴虐無道,如果)早上能看到天下重歸有道,那麼晚上就死了我也死而無憾啊!
所以,這句話就變成了一種孔子對所處時代不滿的憤激的吶喊。
當然,現代人肯定覺得這句話的解釋太奇葩了,但沒辦法,當時的古人就是這麼理解的。你要想理解漢晉時期的古人,就得跟著他們去這麼理解,才能進入到他們的精神和歷史世界。至於對錯,那是另一碼事兒。
等到了宋朝,估計朱熹也覺得漢晉人士的理解挺奇葩的,就提出了一個解釋,當然,朱熹不是第一個這麼說的,但他的解釋和今天我們通行的解釋是相似的:
孔子說:道,就是事物的絕對的規律、天理。如果能夠領會這個道理,那麼我就算接著就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的了。
所以,這句話強調的是,只要聞道了,就沒有遺憾了。
這是一個比較樸素的解釋,在今天也比較通行。
綜上,這兩種解釋都不是說:朝聞道,夕必須死,而是強調“夕死可矣”。
這是強調沒有遺憾,而不是必然、必須去死,不死不行。哈哈。
-
3 # 酸腐之人
會抬槓唄,孔子自己與自己抬槓玩。
玩完了,再去死。
這下你能滿意不?
孔子的意思,我早上有一個好想法,即使往上死了我也很滿足。
你非要說,我早上得到一個想法是我不想死,這與你晚上能不能死有什麼關係。
你算什麼東西,說不想死就一定不死?
世事無常啊。
-
4 # 我是壞蛋001
蠢貨,畜生都知道樂生惡死,何況是人?以孔夫子之聖,怎麼會說出這麼SB的話?朝聞道夕死可矣,聞了道就得死,有病啊?我不聞道好好活著不行啊?孔夫子這是比喻,比喻朝聞道,昨日種種死,聞道之後,昨日的我以死,今日的我重生。如此而已,1+1=?如果你覺得是2,你就別了解傳統文化了,舉一反三這是學習傳統文化的最基本的技能。。。
-
5 # 靜心永恆本好紅塵笑
他超越生死了,就聞的是真道。
既然說出這話了(不是學的),說明超越生死,而得道了。
道,永存永恆,
自然作用,明瞭,純樂無暇!
回覆列表
哎,朽木不可雕也。
你都理解的啥?
“知道一個道理或者理清楚了一種規律;就算是明天出意外死了也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