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53349970659

    閩南七日風俗: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民間的七夕節,這是一個帶有浪漫神話色彩的愛情節日,各地在節日到來之際有不少獨特的習俗,那麼今天的老黃曆就為你介紹,閩南七夕節的習俗與傳說。

     七月初七敬拜“七孃媽”

    閩南地區在七夕的時候,除了保留著與其他地區相同的乞巧等習俗外,還有其獨特的、帶著濃厚閩臺民間色彩的民俗。

      在閩南地區農村中,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這“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之為“七孃媽”,因而民間把這一天稱做“七孃媽生”。這也許是七夕民間流傳在宗教氛圍濃厚的閩南地區的衍化。

      自古以來,在閩南地區勞動婦女的心目中,“七孃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她不僅能給小孩子帶來撫愛、溫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因而,民間有七夕“拜天孫”的習俗。

      根據《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七夕“乞巧”、“陳瓜果”、“小兒拜天孫”。按照這一習俗,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孃媽”為義母(閩南話稱“契母”),並於當天解去新生兒於端午節繫於手腕上的“續命縷”(用五色絲線搓成)。

      到了十六歲,當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對其長大成人、與“七孃媽”脫離關係進行洗禮。這一民俗相沿成習,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城市家庭現已摒棄,但在農村中仍可見其遺存。

      按照傳統習俗,閩南地區七夕敬奉“七孃媽”,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在七夕這一天,家庭主婦們往往早早起來,煮粿仔,搓糖粿(在湯圓上戳一個小洞,將要出生的孩子便會有小酒窩,另有說法是這個小洞是用來裝牛郎和織女離別時的眼淚);有的還炒一些花生仁,然後碾成碎末,拌上白糖,待糖粿煮熟後,灑在上面,使糖粿吃起來更香、更Q。

      當然,不能忘記還要備辦一桌供品,泉州供祀“七孃媽”的供品,一般有糖粿、瓜果、“浥飯”、三牲、酒醴等,待中午時分,好祭拜“七孃媽”。祭拜的供桌一般擺在主人的臥室門口,因為還要連裡面的“床母”一起祭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巴西松子那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