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說。首先,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一是為了光復漢室,報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二是他受劉備囑託,以攻為守,望能北定中原,輔佐劉禪,完成統一大業,從而他的初衷是對的。但是六出祁山的結局,從社會發展的實際意義來說是錯的。

    因為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後,給蜀國和和當時社會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就蜀國而言,諸葛亮在劉備在位時就已經有著很大的決策權,好多重大事件雖說劉備只是和諸葛亮商量,但是最後還是以諸葛亮的意見為主。在劉備心看來,他三顧茅廬請回的丞相是個軍事大家,才能過人,所以他在劉備心中佔很重要的位置。後來劉備之子劉禪繼位,讓諸葛亮輔佐朝政。所以說諸葛亮的地位和權利在蜀國是越來越大,當然也是因為他忠君愛國,帝王都比較信任他。在六出祁山之時所有事他都親力親為,導致蜀國除諸葛亮之外再無有勇有謀之士。最後諸葛亮累的生死前線,蜀國竟無人能撐起大局,最後滅亡。再一點就是多年征戰,無法休養生息,無論是從財政上和兵力上都很難支撐下去,再加上蜀國的根基本身就不牢,所以亡國之路成了必然趨勢。

    從社會進步的角度來說,百姓都是希望和平的,但是隻有統一才會有和平。他和曹操的持久戰嚴重阻礙了民族統一的程序,所以整體來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個錯誤的決定。

  • 2 # 酒騎風

    對和錯是小孩子的講法,我們不妨簡單的說一下,為什麼諸葛亮要六出祁山。

    其實三國裡各國都面對一個無比蛋碎的問題,內憂和外患,到底解決哪個?

    對吳國來說,以前是想透過外患來搞定內憂的。結果孫權一直打不下來合肥。

    最誇張的一次,孫權帶水軍打合肥,結果張遼在岸邊修了一個土城,孫權想了想,也就回家吃雞去了。吃雞之後的孫權腦子裡就填滿了漿糊,東吳內亂無比。

    對魏國來說也差不多,諸葛亮死在五丈原以後,魏國曹叡開開心心的修宮殿,沒多久,魏國也就沒了。

    站在這個維度,我們就發現,諸葛亮打魏國,從根本上並不見得是為了打復興漢室,否則什麼子午谷奇謀啊,從武功出兵給司馬懿正面壓力啊……這些套路就都用得上了。

    但是,諸葛亮出兵選擇的路數一直就是:穩,換句話說,儘量不死兵,保證糧草供應。

    說個不吉利的,巴蜀地區出的政權,打歷史上就沒有統一全國的能力。因為打下來不遷都,管不了全國,遷都夜長夢多,各方面因素綜合起來,就不如西安、洛陽、北京這樣的城市了。

    既然每次出祁山即便失敗了都沒死幾個兵,那打唄。

    但這一打,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首先是武將有軍功了,不至於內亂;

    其次是文臣在朝野上也不敢瞎BB了,再BB把你扔到戰場上。

    全國備戰打魏國啊!

    復興漢室啊!

    這麼一來,蜀國誰敢懟諸葛亮?

    至於外患,打得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算了。真的打下來魏國,麻煩事才更多呢。

    好在諸葛亮也不認真打。再加上打魏國後果也不嚴重,蜀國防禦力很好。但魏國真認真起來,鄧艾一波就把蜀國帶走了。

    於是巴蜀政權在四川呆了四十多年,沒事~

    劉禪開開心心的當個傻X,大家歲月靜好,不比內亂要好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就能聽清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