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病
-
2 # 華夏文物
不要說是宋代,就是改革開放之前,中國都不是商業國家。傳統就才去"重農抑商",經濟力量再大也在政治的掌控之中。胡雪巖被處死,他的商業帝國瞬間坍塌。普京不是也把金融寡頭塞進監獄嗎?
-
3 # 不吐不快296
宋朝商品經濟較發達,如商業發展突破了時空限制,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海外貿易稅也佔稅收1/3,四大發明在宋朝也得到突破性發展並逐漸外傳,但這樣一個科技經濟相對發達的王朝未能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最根本的原因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重農抑商政策,程朱理學思想對人們思想的禁錮,以及人們對仕途的追逐。
-
4 # 使用者1548230732455
這是社會制度制約的結果。以封地為基礎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商業流通是從根本上受到體制限制的,只能作為一種小規模的經濟補充存在。
-
5 # 擰巴主教
這個問題大家不妨換個角度考慮,如果商業文明建立那政府要做什麼樣的政治讓步?
作為封建王朝,縱使文化登峰造極的趙宋也依舊擺脫不了農業國家的根基——重農抑商。
大家看一下依附關係。首先是皇室,皇室依附卿大夫治國,這在宋時十分顯著。卿大夫又依附於朝廷的俸祿來維繫生存,俸祿從哪裡來呢——土地。當然肯定有人會說宋時商稅頗豐,但再豐也還是沒有農業稅的比重大。變成商業文明就要重商,這既不符合聖賢教導也不符合現實的農業集團的利益。這裡的農業集團其實就是地主。商業是地主們在城市裡掙外塊的副業,是沒考上功名的族中子弟維持生計的不得已的下策,所以有功名或者有聲望計程車大夫們是不屑為伍的。上不行下不效,商業國家可笑可笑。
這個問題回答過無數次了,但限於本人影響力有限,所以每次看到還得普及。
很簡單的道理,商業文明依託的條件沒有。
商業文明並不是以生產力作為第一要素的,而是以物流能力作為第一要素。你的商品要能運出去才行。兩宋雖然海外貿易很多,但那只是限於少量高附加值商品。絕大多數物資不具備變成商品的條件。
商業文明的第一要素就是物流,只是少量商品可以遠徒運輸,那總體上就只能還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歐洲工業革命突然有了火車,於是內陸運輸一下就使得所有生活物資都可以集中生產了。這才開啟了商業文明。把所有物品都商品化就是商業文明的標誌。各行各業分工合作,不需要自己動手製作生活物品了。古代沒有火車,最便捷的是水運,可是中國這方面條件並不好。內陸雖然有兩條大河,但只能保證區域性地區的水運。後來開鑿大運河,可是運力也是有限的,還得配合路運。富庶江南也得益於大運河。海運的話,浪高很大,且海對面沒有貿易物件。這與歐洲完全不同,歐洲是三面環海,還有連線歐亞非的平靜的地中海。這是天然的物流條件。物流刺激工藝改進,工藝改進刺激學科進步,商業也成了科學的孵化器。無利不起早,賣不出去,沒人就去鑽研了。今天中國的很多進步很大程度就是商業利益驅動的。
兩宋就算一直存在,想要首先進入資本主義商業文明也是機率很小的。不過迎頭趕上是很容易的。就像今天,我們也沒發展多少年,各種條件都不最佳化的情況下,還是立馬就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