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他僅受過3個月的正式教育,一生卻取得了1000多項專利。毫無疑問,愛迪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如此偉大的愛迪生,也曾在他的生命途中出現“敗走麥城“的一刻。
這是為什麼呢?
1882年,在白熾燈徹底獲得市場認可後,愛迪生的電氣公司開始建立電力網,輸送直流電,由此開啟了人類史上的“電力時代“。
當時,交流電技術開始嶄露頭角。發展交流電技術的威斯汀豪斯公司,想透過這項技術與愛迪生合作,受限於自大的心態和自己在直流電方面的投資利益,愛迪生不願意承認交流電的價值。
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提議,被愛迪生拒絕。為了固守住自己在直流電方面取得的成就,愛迪生固執地站在交流電的對立面,以自己的影響力宣講“交流電不如直流電“。
自謀出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愛迪生電氣公司壓得抬不起頭。
然而,誰也無法逆轉社會的發展規律,“交流電“這個新生事物終以銳不可擋之勢浮出水面,贏得了世人的認可。
在鐵的事實面前,那些曾經崇拜、迷信愛迪生的人們驚訝地發現:愛迪生做錯了!交流電的確比直流電強得多。
愛迪生電氣公司的員工和股東們以此為恥,他們一致決定將公司名字中的“愛迪生“三個字去掉。在後來的發展中,這家電氣公司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國際頂級企業之一的通用電氣公司(GE)。
愛迪生輝煌了大半生,卻在“直流電“和“交流電“這個問題上栽了個大跟頭。他扼殺新生的“交流電“事物,成為他一生抹不去的一個汙點。
愛迪生之所以會犯下這樣一個錯誤,與他不能讓自己保持“空杯心態“密切相關。
什麼是空杯心態?
有一個學者向禪師來問禪。學者喋喋不休,而禪師無語,只是默默地以茶相待。禪師將茶水倒入學者眼前的杯子,滿了也不停下來,繼續倒,茶水流到桌面上。學者慌亂地說:“不要再倒了!“禪師說:“你就像這隻杯子,裝滿了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倒空,我怎麼跟你講禪?“
曾經銳意創新的愛迪生,在晚年曾說出一句令我們目瞪口呆的話:“你們以後不要再向我提任何建議!你們的這些想法,我早已經想過了。“
在這種想法支配下,在處理交流電出現這個問題時,愛迪生因為“放不下“自己發明的直流電,選擇了固步不前,最終“敗走麥城“。
由此想到,“拿得起,放得下“,這兩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然而,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又談何容易?如同號召學雷鋒一樣,這句話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悖論。既然學雷鋒這件事需要提倡,其言外之意,真正像雷鋒那樣做的人太少了。在生活中,真正能夠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總是少數。然而就是這些少數人,卻大多數成為生活中的成功者。
如果你把擁有的成功緊緊握在手掌心裡,那麼,你就失去了擁有其他成功的機會;當你把已經取得的成功放下,這時,整個世界,都有機會進入你的掌握之中。
這一點,就是 “敗走麥城“的愛迪生給我們的啟示。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他僅受過3個月的正式教育,一生卻取得了1000多項專利。毫無疑問,愛迪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如此偉大的愛迪生,也曾在他的生命途中出現“敗走麥城“的一刻。
這是為什麼呢?
1882年,在白熾燈徹底獲得市場認可後,愛迪生的電氣公司開始建立電力網,輸送直流電,由此開啟了人類史上的“電力時代“。
當時,交流電技術開始嶄露頭角。發展交流電技術的威斯汀豪斯公司,想透過這項技術與愛迪生合作,受限於自大的心態和自己在直流電方面的投資利益,愛迪生不願意承認交流電的價值。
威斯汀豪斯公司的提議,被愛迪生拒絕。為了固守住自己在直流電方面取得的成就,愛迪生固執地站在交流電的對立面,以自己的影響力宣講“交流電不如直流電“。
自謀出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愛迪生電氣公司壓得抬不起頭。
然而,誰也無法逆轉社會的發展規律,“交流電“這個新生事物終以銳不可擋之勢浮出水面,贏得了世人的認可。
在鐵的事實面前,那些曾經崇拜、迷信愛迪生的人們驚訝地發現:愛迪生做錯了!交流電的確比直流電強得多。
愛迪生電氣公司的員工和股東們以此為恥,他們一致決定將公司名字中的“愛迪生“三個字去掉。在後來的發展中,這家電氣公司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國際頂級企業之一的通用電氣公司(GE)。
愛迪生輝煌了大半生,卻在“直流電“和“交流電“這個問題上栽了個大跟頭。他扼殺新生的“交流電“事物,成為他一生抹不去的一個汙點。
愛迪生之所以會犯下這樣一個錯誤,與他不能讓自己保持“空杯心態“密切相關。
什麼是空杯心態?
有一個學者向禪師來問禪。學者喋喋不休,而禪師無語,只是默默地以茶相待。禪師將茶水倒入學者眼前的杯子,滿了也不停下來,繼續倒,茶水流到桌面上。學者慌亂地說:“不要再倒了!“禪師說:“你就像這隻杯子,裝滿了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倒空,我怎麼跟你講禪?“
曾經銳意創新的愛迪生,在晚年曾說出一句令我們目瞪口呆的話:“你們以後不要再向我提任何建議!你們的這些想法,我早已經想過了。“
在這種想法支配下,在處理交流電出現這個問題時,愛迪生因為“放不下“自己發明的直流電,選擇了固步不前,最終“敗走麥城“。
由此想到,“拿得起,放得下“,這兩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然而,真正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又談何容易?如同號召學雷鋒一樣,這句話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悖論。既然學雷鋒這件事需要提倡,其言外之意,真正像雷鋒那樣做的人太少了。在生活中,真正能夠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總是少數。然而就是這些少數人,卻大多數成為生活中的成功者。
如果你把擁有的成功緊緊握在手掌心裡,那麼,你就失去了擁有其他成功的機會;當你把已經取得的成功放下,這時,整個世界,都有機會進入你的掌握之中。
這一點,就是 “敗走麥城“的愛迪生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