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您的菜
-
2 # 鄉記
有的老話其實也是比較深奧的,比如“省著省著,窟窿等著”就比較耐人尋味,從字面意義上講它並不鼓勵“節省”,與很多老人的實際觀念是相違背的。
從比較早期的從前,那時主要還是以物物相換的形式來進行“交易”的,直到初期貨幣“交子”的出現,才慢慢讓生活物資有了“價格”。可見古人的智慧好早以前就知道了物質的價值,可以流通、可以買賣。當時的生產方式比較落後,生產用量非常有限,能夠解決一家溫飽算是比較“富裕”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在省與不省之間,那時候人們又是怎麼界定的呢?
一、“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的詮釋。很顯然這是不提倡“省”的,節省只會越省越窮,到最後欠債都難以還清,只能拆東牆補西牆來“惡性迴圈”。其實我們都難以相信古人當時會有如此“超前”的觀念,不是要節省節約嗎?確實是。這句俗語很容易被人斷章取義,它並沒有倡導大家早揮霍浪費,而是要“合理節省”,需要可持續的節省。不節省再多的錢也會坐吃山空,只有合理規劃,開源節流,才能夠發家致富,把之前的窟窿補上。
二、現在並不是真正的“存錢備荒”。經歷過去年豬肉漲價到影響至今的X冠,經濟環境確實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甚至不少製造業、服務業都回冷。國內國外的綜合影響下,就業壓力無形之中更大了,整體收入能力在短時期內也可能不穩定。於是有了一些“存錢備荒”的說法,其實這是誤區,如果真的“惡劣至此”,誰又有那個經濟實力去“備荒”呢?存錢只能導致流通的貨幣不斷減少,消費能力得不到提升對各行各業的衝擊或將更大。綜上所述,現在並不是、也沒有“存錢備荒”的情況。
三、古人與我們的消費觀念並不相悖。透過俗語我們大致瞭解到古人“省與不省”的大智慧,以我們現在倡導的理性消費是相輔相成的。省錢有道,用錢有道,根據實際收支情況做好規劃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說現在人們知道理財,可以錢生錢;其實我們的古人也有理財、掙錢的智慧,有“鄭和下西洋”“絲綢之路”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國內本土貿易就更普遍了。存錢也好,花錢也罷,量力而行;花錢時想著省錢,省錢時想著掙錢,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財富。
-
3 # 一株吊蘭
不相悖!關鍵是看怎樣省。
有些老人因為年輕時苦日子過怕了,總想攢些錢以備急用。於是乎,有些小病硬扛著,結果小病攢成了大病,把半生的積蓄花幹了,還要再借些錢來。這就形成了窟窿。這種事在農村是最多見的。
這能叫省嗎?不叫!能叫節儉嗎?看似節儉了,其實也不是。
存錢備荒,那是指即使有點錢也不要亂花,無論如何是要存一些的。人吃五穀雜糧,誰敢保證啥時候沒有個頭疼發熱的,哎,這是存的錢就能夠應急。
回覆列表
我理解“省著省著,窟窿等著”這句話的意思是:以前不管如何省著用錢,省著吃口糧,還是不夠開銷,填不飽肚子。
老一輩經過過去的苦日子,養成了存錢備荒的習慣,手中有錢,心裡不慌。
你提到的兩個意思我覺得不相悖,只是時代發生了變化,不同時代的情況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