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景秀中華

    迪馬希《一個憂傷者的求救》/《S.O.S D"un Terrien en detresse》

    編曲亮點:編曲沒有過多的花哨形式,樂隊幾乎完全被演唱者的實力所帶動,應該可以算作五季以來第一個在不存在太多編曲花活吸引人眼球的情況下,第一個竟演還能拿第一的人(我知道之前有人拿過,可以對比下演唱加分佔比和編曲、演唱形式等)。大多數時間裡配樂都比較弱,以襯托出迪馬希的完美聲線和演唱技巧,當B段最後需要情感爆發時,也帶給他足夠的支援,最後華彩時音樂隨著古典突然的加重並沒有掩蓋住他的聲音,反而做到了相得益彰,不得不承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J"ai toujours confondu la vie時時把真實境遇Avec les bandes dessinées混淆成童話仙境J"ai comme des envies de metamorphose讓我渴望擁有變化的能力Je sens quelque chose感覺到某種力量Qui m"attire引領我Qui m"attire引領我Qui m"attire vers le haut引領我去向更高(我自己改了下翻譯。。感覺節目組給的字幕不通順)

    這是出自法語音樂劇大師米歇爾·貝吉的神作《星幻》的片段,Luc Plamondon創作這首歌的時候,基本可以稱之為魁北克老鄉Bruno Pelletier量身訂做的,前者是魁北克國寶級製作人,後者是魁北克國寶級金嗓子。我們知道在音樂的世界裡不是優秀的音樂一定要做到傳唱度極廣,傳聽度同樣很重要,因為有些歌曲,是用來聽的(這其實也是廢話。。這些作品想唱也唱不了)。能夠將這部作品作為踏入“歌手”世界的第一腳除了對於自身過硬實力的自信以外,也充分表現出迪馬希音樂世家的底蘊。有趣的是,看這首歌的歌詞時,似乎忘記了《星幻》的劇情,反而在迪馬希身上找到了歸屬,和他的氣質居然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反而有極高的契合度,看著他在舞臺上傾盡一切的同時,除了敬佩他的能力以外,又有幾個人,能夠了解他內心的憂傷呢?Plus beau vu d"en haut d"en haut,俯瞰一切,又何嘗不是孤獨。

    袁婭維《阿楚姑娘》

    編曲亮點:如果不看演唱,單純去賞析這一版《阿楚姑娘》的編曲的話,是非常出色的,要比之前中國之星的版本更有維度一些。丁曉逵老師的簫和笛都非常的精彩。前奏的簫聲直接如果單獨拿出是非常抓人的(當然,在迪馬希後緊接著出場效果減半,非戰之罪),A段趙兆老師的鋼琴非常精準的嵌入到每一個情感點,間奏毫無間隙的起笛聲,講情緒醞釀的十分到位,緊接著絃樂一起,開始華彩部分,但是演唱者的完成度一般,並沒有完美的撐住了這一版編曲。

    鄉村的風裡瀰漫你的香風吻過的口紅欲蓋彌彰阿楚姑娘時間的淚眼撕去我偽裝你可記得我年少的模樣今夜你會不會在遠方燃篝火為我守望

    首先我要說的是。。Tia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四個歌手之一(趙照,趙雷,楊樂(除了歌之外經常迴圈他的口琴專輯),袁婭維),也是我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去聽LIVE的歌手,可能與其他人不同,這一季我是歌手我本人最期待的其實是Tia的演出,眾所周知,Tia所擅長的,或者說賴以成名的是她的小律動小感覺,Soul、JAZZ、R&B、Bossa Nova這些偏小眾的音樂都被她拿捏的十分獨特,一旦情緒上來,每一個字,沒一個音符都彷彿跳躍起來,進行瘋狂但不失格調的舞蹈。那麼,她選擇放棄這些去唱這首阿楚姑娘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袁婭維這些年沒少上各種欄目,但卻一直很難達到大紅大紫的地步,觀眾評價也一般,比如她當初驚為天人的現場《蒙娜麗莎的眼淚》在當期節目卻輸給了倪雅豐的中庸花腔。當然,這與她本人曲風的被接受度認可度有關,可能是出於不自信或者是出於保守,她選擇了雖然在《中國之星》反響很高,但卻並不能完全展示出她活力的《阿楚姑娘》。雖然她的唱功(尤其是基礎唱法)相比於好聲音來說有著很大的提高,但是失去了小李飛刀的李尋歡,只能說是難得一身好本領了。

    由於邊際遞減效應,第二次再來聽這首歌其實新鮮感已經喪失了很多,不過大恆由於個人情感還是耐心的去認真聽了幾遍。我個人認為A段的演繹是十分出色的,要高於上一版《中國之星》;但是間奏後的B段華彩部分沒有撐住樂隊,發聲上有些緊(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個出場的迪馬希也給了她壓力)總體即使除去先入為主和邊際遞減效應,我認為評分要低於《中國之星》版本的。那麼這一場的低票數,也只能說是可惜了(倒數第一多少有些演唱順序的原因,票數高於光亮我覺得問題還是不大的),希望下一場的《LOVE ON TOP》能夠徹底放開,我只希望,Tia不要去管這些有的沒的,做自己才是真正的你。

    光良《第一次》

    編曲亮點:其實這版編曲有點為了迎合這個舞臺的套路而變得有點油,本身是一曲吃情懷的曲目,何不來個鋼琴獨奏彈唱呢?雖然Charlie的長笛前奏很好聽,但是到歌曲中段各種配器還是有一些跳戲,總體來說不是很喜歡,也不是很符合歌手的氣質。

    第一次我說愛你的時候呼吸難過心不停的顫抖第一次我牽起你的雙手失去方向不知該往哪兒走

    光良的第一次和童話可以說是常年霸屏KTV的曲目,也是每個人的回憶和埋藏在心底的某些悸動。平心而論個人以前對光良是有好感的,但是說實話,這一季他真的不應該出現,這一季的選手實力都太強,如果單靠情懷還是有些差了段位。我知道,可能會有很多人說,他和品冠這種小嗓歌手在這個舞臺十分的吃虧,但是我想說的是。。你連唱自己的歌都降Key,那你讓大家憑什麼認為你具有足夠的實力和誠意,去拼每一個隨時拼命放大招的人呢?任何一個行業其實都是一個舞臺,沒有一個人可以靠吃老本和玩情懷包打天下。

    最後重申,我沒有任何不尊重光良老師的意思,只能說他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錯誤的舞臺。

    杜麗莎《Imagine》

    編曲亮點:這一版編曲真正的高度在於氣氛的微妙把握,將哲學的靜謐、深邃和大愛的溫婉、聖潔的氣氛不留痕跡的縈繞出來。Rico Cristobal老師的鍵盤舉重若輕,整個樂隊契合度很高的襯托出演唱者的氣質,好的編曲並不是配器的繁雜、新奇、場面的累加,而是自然與平衡的渾然天成,就像穿鞋一樣,再華麗,尺碼不對,那也沒有任何意義。這種默契度不止是讓演唱者很舒服,同時也會讓作為聽眾的我們感到音樂真正的美妙。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a brotherhood of man沒有貪婪 沒有饑荒,人人情同手足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試想當所有的人,彼此分享著這世界You may say that I"m a dreamer,but I"m not the only one你也許會說我只是在幻想,但不只是我這樣I hope some 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我希望某天你會加入我們,那樣這世界就會天下一家(翻譯也改了下)

    《Imagine》是約翰·倫農的神曲之一,在那個年代可以認為是和整個世界對抗的吶喊(宣揚無宗教無民族的集體主義實證主義,類似於什麼我就不說了),具有獨特的穿透力,是有極高社會影響力的名曲,很偉大的一首歌。當然。。個人認為對現場的500名聽審來說不見得太熟悉,整曲用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倫Rock+ballad,比較老派的演繹,但是卻並沒有任何的違和感和不適。尤其是這種敘事感和訴說感,即使對英語不是很習慣的人也能夠感受到演唱者的那份情懷與感動,華彩部分的怒音也是十分的輕鬆,彷彿在浩瀚無垠的大海里的波濤與浪花,激情過後化為無形,海天一色。

    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的經驗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著侷限性,但是確實人類最賴以生存的財富,而且真正熱愛歌唱的人,保養之道也是非常人可比,我們試想,如果不經過常年練習,會有這樣的氣息嗎?其實大恆一直比較反感很多人對於音樂的輕視,彷彿音樂只是老天爺賞了你一副好嗓子而已,其中的辛苦又有誰知呢?而在這麼多歌手出現短暫巔峰後迅速倒嗓的現象後,我們不得不對杜麗莎老師肅然起敬。

    獅子合唱團《Lion》

    編曲亮點:老蕭這次上來就給大家來個不同以往的HardRock曲風,十足的復古範兒,吉他手吳力勻和鄒強的技術也沒話說,阿矩的鼓更是絕對的起範兒,絕對做到了搖滾獨有的帶節奏,再加上老蕭本身就是LIVE煽動性極強的歌手,這次重金屬絕對是本期觀眾互動第一。不過。。。

    We are the lion我們就是一幫驕傲的獵人你我共存在We are the lion放開你的懦弱叫出你戰魂不要再等待

    首先開篇的對白就有些中二,不知道是不是相當於奠定了本次表演的基調,一曲終了,貌似。。老蕭的演唱帶給人們的爽度不如兩個吉他手的SOLO?最後的高音有點失控?我們那個唱《王子的新衣》的老蕭,我們那個唱《王妃》的雨神哪去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細節,這幾年蕭敬騰聲音中曾經最好聽的厚度逐漸消失了,發聲方式也越來越靠前,擠卡也越來越多,這樣的唱法對於聲帶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臺灣很多歌手(比如信、陶喆)之所以早衰也是這個原因,當一個歌手出現了拐點,是很難修復的,時光不可逆。

    當然,對於老蕭的音樂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地位這個年紀選擇挑戰和轉型,是具有十足的勇氣和自信的,我也相信,即使出現退化趨勢的雨神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隨後的表演中,一定會給大家帶來驚喜的。

    譚晶《再見青春》

    編曲亮點:劉洲老師整體的這一版編曲還是比較完整的,具有非常明確的層次感,跌宕起伏恰到好處,B段主歌部分的program雖然很輕但是很好聽,間奏絃樂一起配合Elio Palacio和Alejandro Lopes的吉他,如同交響樂一般華麗,B段副歌部分感覺缺一點鋪墊,導致華彩部分的高音有一定的斷層感。

    再見 青春。再見美麗的疼痛。再見 青春。永恆的迷惘。

    終於到了我們的阿凡達妹妹了,啊不對,譚晶老師,作為中國為數不多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個唱的演唱家,在臨近不惑之年終於選擇放開自己音樂的天性,去追逐更高的音樂追求,這是一件讓每一位音樂愛好者興奮的事情。之前在“蒙面”的演出想必大家也看到了,如同萬花筒般遊刃有餘的展現自己的十八般武藝,這曲《再見青春》也具有很高的完整度。但是不知道各位聽眾是否在體驗這首歌的時候有種怪怪的感覺但卻找不到原因呢?

    其實原因就在於咬字,即使很多人不喜歡,但也不得不承認,汪峰的歌曲是具備一定程度的人文情懷的,尤其是寫給北京的一些曲目,那麼這種流行偏人文情懷的歌曲應該怎麼唱呢?其實下一曲已經給了大家答案,那麼當這樣勾起人們回憶的歌詞用字正腔圓的飽滿咬字方式來演繹的時候,是否有一種天安門旁擼串兒,大排檔裡喝茶的錯位感?根本不配套啊,那麼在這種高強度的對抗下,僅僅是讓人覺得“很厲害”是萬萬不夠的,因為,不會有感動。

    由於長期養成的演唱習慣導致情感傳遞的不足、高音的斷層感,讓你想起了誰?對,沒錯,就是孫楠。其實我是怕譚晶最終在這個舞臺像孫楠一樣尷尬的,畢竟這可是和Sandy一樣的A咖啊,不過還好,阿凡達妹妹,啊不對,譚晶老師還有屬於她的十八般武藝,讓我們慢慢期待吧。

    林憶蓮《不必在乎我是誰》

    編曲亮點:無論是黃詩娜的豎琴還是Charlie的長笛,無論是吉他、鼓、倫永亮老師的鋼琴還是B段非常曼妙的和聲都彷彿沒有太大的存在感,都彷彿成了龍套(這裡沒有任何不尊重樂手老師的意思)。和與之前的編曲或量身打造、或推陳出新不同,Sandy這一次的演繹給人的感覺是他完全領著樂隊去演繹最林憶蓮的演唱,這種音樂本身似乎已經超出了單純的音樂範疇,而完全是故事的訴說。

    幾次 真的想讓自己醉讓自己遠離那許多恩怨是非讓隱藏已久的渴望 隨風飛喔 忘了我是誰

    剛才在譚晶老師的樂評裡提到過,用Sandy的咬字來進行對比再明顯不過,這樣訴說情感,講述故事的歌曲應該怎樣去表達。如果單獨把每一個字全部拆開,我們可能會認為譚晶滿分,林憶蓮不及格的;但當這是一首完整的歌曲的時候,我們要的還是這種百轉千回,將生活、情感絲絲入扣的融入在每一個咬字裡,講評書有坨樑扣結,音樂也有它的抑揚頓挫。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知不覺就達到林志炫說的那種眼淚要掉不掉的感覺裡,這也恐怕是電視機前的觀眾第一次不覺得現場觀眾的眼淚是演出來的。

    不得不承認,A咖還就是A咖,Diva還就是Diva,林憶蓮的情歌水準確實已經臻入化境了,即使是一首傳唱度很高的老歌,也不會有任何滑膩感,一切水到渠成,這種實力其實用再多的語言都似乎有些乏味。所以,還是繼續我們的單曲迴圈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樂華娛樂的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