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idididi336

    從《史記·高祖本紀》入手,透視《史記》特有的人物刻畫藝術。全文從互見法、復筆、筆補造化及論贊四個主要方面進行論述。

    為突出某一歷史人物的基本傾向和主要性格特徵,《史記》常用“互見法”一歷史人物的基本認識出發,將材料有意識地加以安排和剪裁,以使他們服從於對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司馬遷在很多地方採用了這種方法,有的還註明“其事在《商君》語中”、“語在《晉》事中”、“語在《淮陰侯》中”、“語在《田完世家》中”等等。

    《高祖本紀》凡屬滅項興劉的大事,凡屬表現其成功及其性格特徵的文獻資料,事無鉅細悉入紀中。凡涉及“敘漢非”的地方,則用“互見法”,或刪繁就簡,只敘事件輪廓,或略而不述,放在他人傳中。這樣既避免了文字重複,又突出了劉邦這位中心人物。明代茅坤說:“讀《高祖本紀》,須參《項羽紀》,兩相得失處,一一入手。”除了必須參看《項羽本紀》外,還得注意《留侯世家》、《淮陰侯列傳》、《彭越列傳》、《萬石張叔列》等,這樣才能看到劉邦之全貌。

    ①高祖東擊項籍,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從我乎?”曰:“願盡力。”於是高祖召其姊為美人,以奮為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里,以姊為美人故也。 (《萬石張叔列傳》)

    ②漢四年,遂皆降平齊。使人言漢王曰:“齊偽詐多變,反覆之國也,南邊楚,不為假王以鎮之,其勢不定。願為假王便。”當是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韓信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 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漢王亦悟,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乃遣張良往立信為齊王,徵其兵擊楚。 (《淮陰侯列傳》)

    ③沛公入秦宮,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樊噲諫沛公出舍。沛公不聽。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 ,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留侯世家》)

    ④漢將紀信說漢王曰:“事已急矣,請為王誑楚為王,王可以間出。”於是漢王夜出女子滎陽東門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擊之。紀信乘黃屋車,傅左纛,曰:“城中食盡,漢王降。”楚軍皆呼萬歲。漢王亦與數十騎從城西門出,走成皋。項王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漢王已出矣。”項王燒殺紀信。

    (《項羽本紀》)

    吳見思《史記論文》中說:“《項羽紀》每事為一段,插入合來,猶好下手;《高紀》則將諸事紛紛抖碎,組織而成,整中見亂,亂中見整,絕無痕跡,更為難事。”這種既有本紀的綱領性,又有列傳的生動細緻性;既千頭萬緒,又有異常鮮明的人物形象,是《高祖本紀》所獨有的。

    日人有井範平在《史記評林》中說:“《項羽紀》既極其詳,此紀乃簡,而意亦備焉。”《高祖本紀》敘事多而不煩,用字簡括而明晰。

    細節描寫真實生動,對錶現劉邦的性格起著重要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顆足夠強大的內心能保證不得抑鬱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