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在《理想國》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洞穴比喻,將認識世界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應該就是你所指的“洞穴說”裡“理性的三個條件”。
《理想國》是柏拉圖最重要的著作,第七捲開篇的“洞穴說”,道盡了真理的獲得過程,雖然全篇是在講政治學的主張,但我們先來看一下故事本事:
認識世界的第一階段:有一群囚犯,從小被禁錮在洞穴中,只能看面前的洞壁。身後有一堆火,在火與囚犯之間有一道矮牆,一群人在矮牆下面的路上走過,手裡舉著假人假獸假物。這些人舉著的物體反射在洞壁上,囚犯們看到的就是這些陰影,就連這些人說話的聲音,囚犯們也會認為是從洞壁上傳來的。囚犯們把牆上的陰影當成世界的唯一現實。
如果有囚犯突破了束縛,來到了第二個階段,可以扭頭轉向,看見有人在他背後舉過去的那些事物本身。雖然他看到了跟陰影不同的東西,但炫目的光讓他不舒服,一切都處於迷亂。他可能會認為,過去所看到的陰影比現在看到的東西更真實。雖然他看到了不同於陰影的其他東西,束縛的解除帶來了解放,但是他還沒有完全自由。
真正的自由在第三階段,即他走出洞穴,來到Sunny之下,事物才不再是眼花繚亂的火光中的晃動的呈現,而是以它們本來的外觀的樣子呈現出來。
這就是認識世界的三個階段,也是理性的三個階段。
那麼囚犯走出洞穴,看到真理後會怎麼做?原地飛昇嗎?柏拉圖的思想不是中式的得道昇仙,他要讓這個囚犯回到洞穴中。
當認識了世界本來面貌的人重新回到洞穴中,他能不能改變囚犯,讓他們認識真實的世界;還是說孤單的他會被那些思想束縛的囚犯所淹沒?柏拉圖並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
答案在他的經歷中,在他的哲學思想中。
當28歲的柏拉圖,目睹自己導師蘇格拉底被處死;當他經歷漫長的遊歷回到雅典;當他將自己的思想整理成篇的時候,“有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國家”,教育公民,是他眼中的第一要務。
同時,“除非哲學家當國王, 或者世界上的國王和王子都具有哲學家的氣質和才華,又集智慧和政治領導才能於一體……要不然,國家就永無安寧之日,整個人類也就不會倖免於難。”
智慧與政治領導才能從哪裡來?讓經過充分訓練的哲學家,從哲學的巔峰,跌落到人間百態的“洞穴”裡,去和各種各樣的狡詐者一同競爭,在角鬥場裡補習生活本身這一課。風浪中最後的倖存者,飽經風雨,已經用智慧和領導才能將自己武裝起來——最後,這些人就成為國家的統治者。
柏拉圖在《理想國》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洞穴比喻,將認識世界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應該就是你所指的“洞穴說”裡“理性的三個條件”。
《理想國》是柏拉圖最重要的著作,第七捲開篇的“洞穴說”,道盡了真理的獲得過程,雖然全篇是在講政治學的主張,但我們先來看一下故事本事:
認識世界的第一階段:有一群囚犯,從小被禁錮在洞穴中,只能看面前的洞壁。身後有一堆火,在火與囚犯之間有一道矮牆,一群人在矮牆下面的路上走過,手裡舉著假人假獸假物。這些人舉著的物體反射在洞壁上,囚犯們看到的就是這些陰影,就連這些人說話的聲音,囚犯們也會認為是從洞壁上傳來的。囚犯們把牆上的陰影當成世界的唯一現實。
如果有囚犯突破了束縛,來到了第二個階段,可以扭頭轉向,看見有人在他背後舉過去的那些事物本身。雖然他看到了跟陰影不同的東西,但炫目的光讓他不舒服,一切都處於迷亂。他可能會認為,過去所看到的陰影比現在看到的東西更真實。雖然他看到了不同於陰影的其他東西,束縛的解除帶來了解放,但是他還沒有完全自由。
真正的自由在第三階段,即他走出洞穴,來到Sunny之下,事物才不再是眼花繚亂的火光中的晃動的呈現,而是以它們本來的外觀的樣子呈現出來。
這就是認識世界的三個階段,也是理性的三個階段。
那麼囚犯走出洞穴,看到真理後會怎麼做?原地飛昇嗎?柏拉圖的思想不是中式的得道昇仙,他要讓這個囚犯回到洞穴中。
當認識了世界本來面貌的人重新回到洞穴中,他能不能改變囚犯,讓他們認識真實的世界;還是說孤單的他會被那些思想束縛的囚犯所淹沒?柏拉圖並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
答案在他的經歷中,在他的哲學思想中。
當28歲的柏拉圖,目睹自己導師蘇格拉底被處死;當他經歷漫長的遊歷回到雅典;當他將自己的思想整理成篇的時候,“有怎樣的人,就有怎樣的國家”,教育公民,是他眼中的第一要務。
同時,“除非哲學家當國王, 或者世界上的國王和王子都具有哲學家的氣質和才華,又集智慧和政治領導才能於一體……要不然,國家就永無安寧之日,整個人類也就不會倖免於難。”
智慧與政治領導才能從哪裡來?讓經過充分訓練的哲學家,從哲學的巔峰,跌落到人間百態的“洞穴”裡,去和各種各樣的狡詐者一同競爭,在角鬥場裡補習生活本身這一課。風浪中最後的倖存者,飽經風雨,已經用智慧和領導才能將自己武裝起來——最後,這些人就成為國家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