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geai9293

    教師是特殊的職業群體,良好的心態非常重要,教師的心態直接要影響到學生,甚至會對很多學生的人生和未來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教師不僅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很強的業務能力,還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才會更多地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也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會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理解和寬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而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則會對學生的身心成長造成危害。甚至會影響和決定學生的一生。心理健康的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始終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他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創造;能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特點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剖析教材,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節,創設課堂氣氛。教師的這種對教學投入的積極情感,可以促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學習心境,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二、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在試圖傳播和接受某種價值觀念。對學生來講,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會被教師在人際關係、工作態度、教學風格等方面的榜樣作用所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有些教師雖然沒有時刻把扮演道德榜樣作為自己角色的一部分,但因為價值觀內含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決不可能避免教師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有足夠的自信,有明確的目的;才能信賴別人,與人為善;才能重視每一個學生;才能一貫認真備課、準時上課,經常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己。這些表現最終會透過教師的表情、態度、言語和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三、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影響學生之間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 。由於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學校所處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其中師生關係的融洽與否對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師生關係和諧最突出的表現是:師生之間瞭解彼此的權利和義務,互相尊重,願意溝通。心理健康的教師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能做到: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學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與學生相處時,信任、讚美、欣賞等正面態度多於厭惡、憎恨、歧視等反面態度;對學生以誠相待、關愛有加。這樣的師生關係不僅能幫助教師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導學生健康地成長,尤其在促進學生的團結與合作方面起到了楷模作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教師職業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條件。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勝任教師這個職業,也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各位同仁們,我們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應該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全身心地投入本職工作中,理性地來面對每一個問題,化解和消除容易對心理健康產生危害的不利因素,讓我們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心態投入教育教學中。我們應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養成良好的規律和習慣,加強身體鍛鍊,保持身心健康,理智的處理好來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以飽滿的熱情和優良的心態,投入到教學中,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優秀教育工作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了所有財產歸男方,女方銀行卡的錢該怎麼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