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1、歐陽詢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2、虞世南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3、褚遂良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任諫議大夫、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升尚書右僕射,封河南郡公。後出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書,監修國史,旋為尚書右僕射,知政事。因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貶為潭州(今長沙)都督。武后掌權後,遷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顯慶三年(658年),卒於官,享年63歲。天寶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廟庭。褚遂良工於書法,初學虞世南,後取法王羲之,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4、薛稷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縣)人。唐朝大臣、書畫家。隋朝內史侍郎薛道衡曾孫,中書令薛元超之侄。曾任黃門侍郎、參知機務、太子少保、禮部尚書等職,封晉國公。唐玄宗即位後,太平公主與竇懷貞等人密謀政變。薛稷因知情不報,亦被賜死於獄中,享年六十五歲。工書法,師承虞世南,與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並列初唐四大書法家。善繪畫,長於人物、佛像、樹石、花鳥,尤精於畫鶴,能準確生動地表現出鶴的形貌神情。無作品傳世。“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書法家。前三位,有的並稱“初唐三大家”。初唐四大家的書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楷書的風格都是“清秀瘦勁”。其中歐陽詢楷書更為突出,貢獻也最大,並與後來的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九成宮》,歷來被奉為學習楷書的楷模。之後的“瘦金體”也可以追溯到這裡,宋徽宗趙佶的瘦金來源主要是薛稷。但是任何一個書法家都不可能只臨摹或者學習一個前人,他們往往專其一,博其眾,在浩如煙海的書法海洋中汲取營養,最終自成一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雙藍芽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