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白海
中文名稱:白海
英文名稱:White Sea
位置:
白海是北冰洋的巴倫支海伸入歐洲的俄羅斯部分的水域,深入俄羅斯西北部內陸,是北冰洋的邊緣海,靠近科拉半島,以狹長的“咽喉”海峽與巴倫支海相連,北極圈從白海中穿過。
形狀與面積:
白海呈兩端膨脹,中部狹窄的啞鈴形,面積9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1米,最大水深(坎達拉克沙灣北部)350米。
得名:
由於白海所處緯度高,氣候嚴寒,終年冰雪茫茫,一年中約有200多天被雪白的冰層覆蓋,由於Sunny照到冰面上產生了強烈的反射,致使我們看到的海水是一片白色。加上白海有機物含量少,海水也呈現出一片白色,故而得名白海。
地形地貌:
白海是古老的波羅的海地盾坡面上的凹陷區,因而海底起伏很大。西北部有坎達拉克沙凹陷,南部有高聳的索洛韋茨基島,奧涅加灣地區有暗礁,一些鄰近河口的海底有沙丘。大部分的海底沉積物是淤泥和粘土,只是坎達拉克沙灣和奧涅加灣的底部是沙、石沉積物。海岸曲折,西北陡峭,西南低平。
河流與島嶼:
白海的入海河流有北德維納河、梅津河、奧涅加河、維格河、尼瓦河、溫巴河及瓦爾祖加河等多條河流。較大島嶼有奧涅加灣入口處的索洛韋茨基島、“咽喉”海峽的莫爾若韋島、德維納灣的穆季尤加島。奧涅加湖、拉多加湖等許多湖泊也與白海相通。白海還有許多海灣,如坎達拉克沙灣、奧涅加灣、德維納灣和梅津灣。
水流與潮汐:
白海海面水流一般徐緩,流向不定,流速每小時在0.8公里以下,而一些主要海灣的淺海區及海峽地帶,每小時流速可達8公里。在“咽喉”海峽,可以觀察到白海與巴倫支海之間有穩定的海水對流現象。南部海域潮汐的落差為0.9米,而梅津灣達10米。
氣候:
白海氣候基本上屬於副極地大陸性氣候,自南而北、由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向北極的極地氣候過渡。1月平均氣溫-11.5℃,7月平均氣溫11.5℃。冬季盛行西南風,夏季以西北風為主。全年多陰雨和濃霧。海水溫度南、北部有差異,夏季沃隆卡灣、咽喉灣及奧涅加灣海面水溫6℃—9℃,而海的中部水溫為15℃;冬季中部和北部水溫﹣1.3—﹣1.7℃,海灣區水溫0.5℃—0.7℃。
白海的海水結冰期自10月或11月開始,直到次年5月或6月,而且秋季、春季海域多浮冰。白海的海水鹽度因周圍的河流流入減小為千分之20~33。具體為沃隆卡灣34—34.5‰、咽喉灣30.5‰、中部24—26‰。深水區(90米以下)海水平均鹽度30‰。
航運:
白海的航運條件比較好,但由於結冰期長,發展較慢。目前已建成白海—波羅的海運河,與東歐平原其他河流聯絡,構成白海、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和裡海間的“五海通航”這一著名的航運系統,促進白海、俄羅斯西北部、以及東歐平原的貿易和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態與漁業:
白海有720種多細胞的軟體動物、60多種魚類和5種海生哺乳動物,但漁業相對不發達,最有食用價值的是鯡魚。
海域:白海
中文名稱:白海
英文名稱:White Sea
位置:
白海是北冰洋的巴倫支海伸入歐洲的俄羅斯部分的水域,深入俄羅斯西北部內陸,是北冰洋的邊緣海,靠近科拉半島,以狹長的“咽喉”海峽與巴倫支海相連,北極圈從白海中穿過。
形狀與面積:
白海呈兩端膨脹,中部狹窄的啞鈴形,面積9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1米,最大水深(坎達拉克沙灣北部)350米。
得名:
由於白海所處緯度高,氣候嚴寒,終年冰雪茫茫,一年中約有200多天被雪白的冰層覆蓋,由於Sunny照到冰面上產生了強烈的反射,致使我們看到的海水是一片白色。加上白海有機物含量少,海水也呈現出一片白色,故而得名白海。
地形地貌:
白海是古老的波羅的海地盾坡面上的凹陷區,因而海底起伏很大。西北部有坎達拉克沙凹陷,南部有高聳的索洛韋茨基島,奧涅加灣地區有暗礁,一些鄰近河口的海底有沙丘。大部分的海底沉積物是淤泥和粘土,只是坎達拉克沙灣和奧涅加灣的底部是沙、石沉積物。海岸曲折,西北陡峭,西南低平。
河流與島嶼:
白海的入海河流有北德維納河、梅津河、奧涅加河、維格河、尼瓦河、溫巴河及瓦爾祖加河等多條河流。較大島嶼有奧涅加灣入口處的索洛韋茨基島、“咽喉”海峽的莫爾若韋島、德維納灣的穆季尤加島。奧涅加湖、拉多加湖等許多湖泊也與白海相通。白海還有許多海灣,如坎達拉克沙灣、奧涅加灣、德維納灣和梅津灣。
水流與潮汐:
白海海面水流一般徐緩,流向不定,流速每小時在0.8公里以下,而一些主要海灣的淺海區及海峽地帶,每小時流速可達8公里。在“咽喉”海峽,可以觀察到白海與巴倫支海之間有穩定的海水對流現象。南部海域潮汐的落差為0.9米,而梅津灣達10米。
氣候:
白海氣候基本上屬於副極地大陸性氣候,自南而北、由溫和的大陸性氣候向北極的極地氣候過渡。1月平均氣溫-11.5℃,7月平均氣溫11.5℃。冬季盛行西南風,夏季以西北風為主。全年多陰雨和濃霧。海水溫度南、北部有差異,夏季沃隆卡灣、咽喉灣及奧涅加灣海面水溫6℃—9℃,而海的中部水溫為15℃;冬季中部和北部水溫﹣1.3—﹣1.7℃,海灣區水溫0.5℃—0.7℃。
白海的海水結冰期自10月或11月開始,直到次年5月或6月,而且秋季、春季海域多浮冰。白海的海水鹽度因周圍的河流流入減小為千分之20~33。具體為沃隆卡灣34—34.5‰、咽喉灣30.5‰、中部24—26‰。深水區(90米以下)海水平均鹽度30‰。
航運:
白海的航運條件比較好,但由於結冰期長,發展較慢。目前已建成白海—波羅的海運河,與東歐平原其他河流聯絡,構成白海、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和裡海間的“五海通航”這一著名的航運系統,促進白海、俄羅斯西北部、以及東歐平原的貿易和經濟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態與漁業:
白海有720種多細胞的軟體動物、60多種魚類和5種海生哺乳動物,但漁業相對不發達,最有食用價值的是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