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T縱橫

    借用外媒的體驗來解答下。

    設計

    外媒SlashGear表示OPPO的AR眼鏡在外觀上更接近於微軟的Hololens。而且從佩戴體驗來看,現場展示的這款AR眼鏡並不笨重,看起來像是接近成品,佩戴起來像是大型的滑雪面罩或者工業護目鏡。

    OPPO 稱該 AR 眼鏡比 Hololens 更輕薄。眼鏡後方具有調節尺寸的旋鈕,同時支援佩戴眼鏡的人群直接佩戴,因此具有更好的舒適性。

    該產品配備了四枚鏡頭,分別是 ToF 鏡頭用於測距,一枚 RGB 鏡頭用於拍攝物體形狀,兩枚魚眼鏡頭用於成像。同時它還配備了麥克風與實體按鍵,使用者可以透過手勢和語音來操作 AR 眼鏡,比如手勢滑動與雙手捏合。

    效能

    據現場展示該硬體搭載深度感測器,獲得周圍環境的 3D 資訊,裝置採用衍射光波導技術 ,利用 SLAM 演算法進行快速掃描和三維重現,再透過高畫質攝像頭捕獲物理世界的細節資訊,利用演算法對光場估算,再將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座標對齊。

    此外,該裝置配置 3D 環繞聲、手勢識別、語音識別等多模態互動。軟體方面,OPPO AR 眼鏡也配備各種 AR 內容、遊戲以及服務。現場還進行了 AR 眼鏡體驗,工作人員戴上 AR 智慧眼鏡進到太空場景,對各個行星進行各方向觀看。

    雖然用於疊加在真實物體上的Diffractive Waveguide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但SLashGear表示目前它產生的影象質量仍然不是很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更重要的是,OPPO使用的AR軟體在很大程度上沒有意識到其所投影的顯示器的邊界,從而導致頂部和底部的部分被截斷。當用戶嘗試往上或者往下觀看的時候可能會產生迷惑。

    此外展示手勢控制的OPPO工作人員在說服能力上稍差,可能是由於缺少系統的培訓時間所致。在現場體驗中你需要將手和手指放在比較具體的位置上,選擇某個物件的時候需要佩戴者豎起大拇指,同時確保所有手指都要到指定位置。這和電影以及科幻小說中的“自然”手勢還存在較大的距離,OPPO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總結

    本次展示的AR眼鏡無疑是前期開發階段,但已經表現出和其他科技巨頭競爭的實力。OPPO 創始人兼 CEO 陳明永會上表示,“此刻,我要說,OPPO 不僅是一家手機公司。有超過一半與人工智慧、5G 和智慧裝置相關。可以看到,萬物互聯就在眼前。”

    OPPO 提出了構建互融式技術體系的技術創新 2.0 階段。在 5G、AI 等前沿技術基礎上,透過裝置、資料、計算、服務、場景多個維度構建使用者價值。並進一步提出了“三圈模型”的 IoT 戰略,包括個人場景、垂直場景和融合場景。

    OPPO 個人場景戰略包含手機+手錶+耳機,透過手機+手錶+耳機的融合,達到使用者的個人智慧裝置閉環。OPPO 垂直場景戰略則是 5G CPE 領域,OPPO 對 CPE 的定位是成為家庭連線中樞,為垂直場景提供集中式通訊入網,更為未來雲端邊緣計算能力提供支援。

    AR 眼鏡則屬於 OPPO 融合場景戰略率先邁出的一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動漫學什麼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