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華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道德經的後世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華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一、學術思想 老子對學術思想方面的影響,最早是先秦諸子,其次是魏晉文學,再次是佛學,最後是宋代理學。 二、政治 老子思想對政治方面的影響,具體表現於漢初惠帝、文帝、景帝三朝,直到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止。”文景之治“時期,政治者清靜無為,結果國富民殷,太倉之粟,溢於倉外,府庫之財,年久索斷。因而才使武帝能夠完成他的振古鑠今的武功。武帝以後,道家在政治方面由明入暗,易主為輔,與儒家思想配合,形成了兩千年來儒表道里的政治。 三、文學 老子思想影響於文學,在晉永嘉至義熙約一百年間即有所體現。這段時期,由於玄學盛行,詩人文士發為文章,大多理勝於辭,而平典乏味。鍾嶸詩品序就曾說:“永嘉時,貴黃老,稍尚虛談。於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愛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 、恆、庚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訟,建安風力盡矣”續晉陽秋也說:“正始中,王弼、何晏好老莊玄勝之談,而世遂貴焉。至過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遂會合道家之言而韻之。詢及太陽函綽,轉向祖尚,又加三世之辭,而詩騷之體盡矣。詢、綽併為一時文宗,自此作者悉體之。至義熙中,謝混始改。”(世說新語文學篇注引)又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說:“自津武至於義熙,歷載將百,雖比響辭,波屬雲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爾。“ 描寫田園山水風光,而怡情悅性的純文學作品,也是受了道家的影響而產生的。詩經、楚辭、漢曹,已現道家意味。魏晉以後,由於道家思想盛行,於是文學作品中充滿了道家的情味和意境。“這種影響,應以陶淵明的田園詩為一顯著的開始。陶淵明本人不僅具有道家的思想,並且身體力行,實踐道家的教訓。因此,他的詩全部反映著道家的情調。”(張起鈞先生《智慧的老子》)朱熹曾說:“淵明之辭甚高,其旨出於莊老”(朱子語類)的確是深有見地的看法。這一類 作品所描寫的都是自然風光,如田園山水詩。所表現的,則是閒適的心情,恬淡的胸懷,隱逸的情操,高雅的意境。而這些在儒家人物的文學作品中,是難以找到的。
【貢獻】 老子在出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華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計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道德經的後世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華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一、學術思想 老子對學術思想方面的影響,最早是先秦諸子,其次是魏晉文學,再次是佛學,最後是宋代理學。 二、政治 老子思想對政治方面的影響,具體表現於漢初惠帝、文帝、景帝三朝,直到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止。”文景之治“時期,政治者清靜無為,結果國富民殷,太倉之粟,溢於倉外,府庫之財,年久索斷。因而才使武帝能夠完成他的振古鑠今的武功。武帝以後,道家在政治方面由明入暗,易主為輔,與儒家思想配合,形成了兩千年來儒表道里的政治。 三、文學 老子思想影響於文學,在晉永嘉至義熙約一百年間即有所體現。這段時期,由於玄學盛行,詩人文士發為文章,大多理勝於辭,而平典乏味。鍾嶸詩品序就曾說:“永嘉時,貴黃老,稍尚虛談。於時篇什,理過其辭,淡乎寡味。愛及江表,微波尚傳。孫綽、許詢 、恆、庚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訟,建安風力盡矣”續晉陽秋也說:“正始中,王弼、何晏好老莊玄勝之談,而世遂貴焉。至過江,佛理尤盛,故郭璞五言,遂會合道家之言而韻之。詢及太陽函綽,轉向祖尚,又加三世之辭,而詩騷之體盡矣。詢、綽併為一時文宗,自此作者悉體之。至義熙中,謝混始改。”(世說新語文學篇注引)又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說:“自津武至於義熙,歷載將百,雖比響辭,波屬雲委,莫不寄言上德,託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爾。“ 描寫田園山水風光,而怡情悅性的純文學作品,也是受了道家的影響而產生的。詩經、楚辭、漢曹,已現道家意味。魏晉以後,由於道家思想盛行,於是文學作品中充滿了道家的情味和意境。“這種影響,應以陶淵明的田園詩為一顯著的開始。陶淵明本人不僅具有道家的思想,並且身體力行,實踐道家的教訓。因此,他的詩全部反映著道家的情調。”(張起鈞先生《智慧的老子》)朱熹曾說:“淵明之辭甚高,其旨出於莊老”(朱子語類)的確是深有見地的看法。這一類 作品所描寫的都是自然風光,如田園山水詩。所表現的,則是閒適的心情,恬淡的胸懷,隱逸的情操,高雅的意境。而這些在儒家人物的文學作品中,是難以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