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著聊聊天呀

    房子是資產,當然要留著,賣了就斷了後路。花無百日好,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過不好還可以回到自己的窩。

    房子若在城市裡,可以出租,賺點生活費。若在農村,可以保留宅基地未雨綢繆。國家都禁止城裡人到農村買宅基地,就是為了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

    今天你把它賣了,未來很難用這個價格買回來。我在16年用300萬在買了套別墅,中途每年都聽到房子要降價,要砸到手裡的訊息。去年初600萬掛到二手房網上,人家最多隻願意500萬成交,就從網上撤了,今年已經漲到890萬了。看得長遠,會或得超額收益。

  • 2 # 土豆姐看電影

    老家的房子是你最後的退路,千萬不要賣。你在兒子家幫忙帶孫子,老家的房子留在那裡,等孫子大了不需要人照顧,你如果身體好可以回老家居住,老家房子是你的根。賣了房子,你如果和孩子們住一起不快樂,你怎麼辦,到哪裡去住。老家房子是你的底氣,將房子收拾乾淨,每年回去打掃清理一下。等到孫子長大,你和老伴回老家可以享受悠閒的生活。

    我爸媽把我侄女照顧到初中畢業,等侄女上高中住校,我爸媽回老家把房子重新裝修了一下,兩人回老家居住。他們自己在房子前後種上蔬菜、水果,餵了一些土雞、土鴨。我爸年輕的時候拉二胡、吹笛子,在我們那個村子裡很有名氣。後來為了生活,很少再有時間接觸樂器。他現在有時間,我媽媽唱歌,他就在旁邊拉二胡伴奏。每天我爸媽吃過晚飯,到我們村委會廣場跳廣場舞,他們說在老家的日子過得非常開心,感覺自己回到了年輕的時候一樣,渾身都是勁。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年紀大了自己能夠生活自理時,自己在老家生活,想孩子們了就去城裡和孩子們住一段時間。既可以享受悠閒的田園生活,又可以偶爾和孩子們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老家的房子我個人建議不要賣了,不知道朋友們怎樣看待這件事情。

  • 3 # 老馬房車遊記

    很高興回答問題。我是有2個兒子和3個小孫子的人,3個小孫子都看過,現在老大家的2個小孫子還在我家我們幫忙看著呢。我的想法是看管孫子畢竟是一段時間的事情,有期限的,最終會有一天人家不用你或者自己身體健康原因等不看了,最後自己還得回自己家去生活,和兒子家在一起生活是不行的,所以說老家房子絕對不能賣掉,給自己留一個老窩容身吧。

  • 4 # 老李151624162

    為了過好自己的晚年,不管什麼理由,老年人必須做好兩點:

    1,看好老窩(房子)

    2,捂住老本(錢)

    否則,到時,哭你都沒地去!

  • 5 # 朱青0901

    如果是農村的宅基地房子,賣不了多少錢,但賣了就難得再次擁有。如果是城裡有點價值的房子,賣了後,你自己有能力(不要靠子女資助,哪怕是獨生兒子)在兒子家附近再買套房子的,那可以置換。注意房子最好還是寫你自己的名字,如果沒有購房資格,只能以兒子的名義買,一定要寫上你們兩老的居住權。

  • 6 # 延邊樸姐vlog

    答:房子是養老的基本保障不能賣,雖然孩子孝順,那也不應該賣了房子跟孩子住,那是最不明智的做法,記住兒子家永遠不是自己家,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不動產只有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硬道理,也不用拿孩子孝順不孝順綁架他,這樣全家都不得太平。

  • 7 # 嶽陽樓記

    俗語云: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假如去幫兒子帶孫子,那也不能賣掉自己的房子。孫子長大了還用你看嗎?現在卸磨殺驢者難道還少嗎?一旦孫子不用你帶,兒媳有可能攆走你,若老家房子賣了,你住哪裡?初見益得好,久住難為人,幫兒子帶孫子可不一定是長久之計。人無遠慮,必招近憂,因此生活中一定要留退路,否則,到頭來將困難重重。總之遇事應三思而行。僅供參考!

  • 8 # 陽山翁

    這個問題根本不要考慮,不能賣。和年輕人在一起,必竟是兩代人,兒子再好也有他不足之處,相處久了,矛盾難免,一但有不愉快,老家還可以有個窩,可以遮風避雨。

  • 9 # 熊淑方1

    我現在也在兒子家帶孫,說實話兒子兒媳再好,我時候都想著農村老家。我們這代人是苦水泡大的,省吃儉用慣了,和現在的年輕人確實有代溝。兒子兒媳的家應該屬於他們年輕人,帶孫是權宜之計,聽一個婆婆講,她先後帶了四個孫子了,和她一起帶過孫的老年人全部回了家。我們這代人已老了,只要身體還行,農村更適合我們,我老家有的把房子賣了進城,死後拿回去放到外面,連個落腳地都沒有,我才不願賣農村老家房子,去年疫情我回去住了一個多月,比在城裡都舒服,留著備緩急。

  • 10 # sunny雨過天晴

    最好留一個自己的老窩吧!現實情況是和誰住也不如自己住來的自在。

    雖然現在在兒子家幫忙帶孫子,和兒子兒媳相處的挺融洽,就感覺在一起生活挺好的。你沒長住呢,在一起生活難免會有磕磕絆絆,除非你忍氣吞聲,寬宏大量,不去計較任何的事情。這樣倒是能快樂相處,但是你的憋屈你的無奈,會讓你最終後悔在一起的。

    後悔的時候,老窩沒了,你連最後的退路都沒有了。有自己的房子,你可以自在的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沒有矛盾就沒有煩惱。

    很多能生活在一起的婆媳,都是結婚的時候就結在一起的。婆媳真正的生活在一起,彼此剛接觸瞭解,雙方都相互謙讓,婆對媳好,媳敬重婆。你好我好,其樂融融。這樣過了一年兩年,彼此性格都瞭解了,也就這樣你好我好的生活下去了。

    你半路走進小家庭,然後長住,不但你不習慣,媳婦也是不習慣的。當然,如果婆媳性格相合,相處融洽,能長久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那就要看媳婦願不願意讓你留下來一起生活,如果只是你一廂情願,媳婦沒有那個意思,那還是不要一起住的好。關係再好,也要有自己的老窩,為自己留條後路。

    很多時候,我看到了一些家庭是這樣子的。剛結婚的時候,結在了一起,和老人一起生活。然後老人帶孩子,年輕人上班。當孩子長大上學的時候,不用老人帶孩子了,反而和老人分開過了。

    你是半路走進這個家庭,來幫忙帶孩子,就更不要想著長住在這裡了。許多時候,許多事情,觀念和想法不一致,會導致矛盾累積,帶孩子時不發作,帶完孩子就會矛盾叢生。與其在矛盾吵鬧中生活,哪如自己生活來的開心自在。

  • 11 # 梅蘭竹菊186798909

    我在兒子家幫忙帶孫子,我應該把老家的房子賣了和兒子一起住嗎?你這種想法是欠考慮的,你不能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有句話特流行,就是“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兒女的家永遠不是父母的家”,你若明白這句話你就不賣房子了。你現在在兒子家帶孫子,那是因為你孫子還小,他們需要你,離不開你,等你孫子大了,不用人帶了,他們不一定願意你在他家裡住。現在的人都追求生活自由。也許你現在在你兒子家時間還不長,你們相處的還很好,沒鬧矛盾,你還沒體會到在一起的不便利。你看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婆媳關係鬧僵的,不要說是兒媳婦沒有血緣關係了,就是有些常在自己女兒家住的,最後還鬧的不可開交的,最後被動的只有老人。

    我們這兒有一個退休老人,她就一個女兒在外地,她把房子賣了去投靠女兒,她的存款,她女兒說給她保管,免得她年齡大了忘了密碼。她想自己的女兒應該沒問題的,不會坑自己的,她就把錢讓女兒保管,結果女兒就用她的錢一塊給兒子買了房,她長期在女兒家住,還產生了矛盾,有時心裡很憋屈也沒有地方住,個別時候回來在原單位的同事家住幾天。她現在70多歲,身體很好,完全能自理,可現在已經沒有屬於自己的的家,她後悔的死的心情都有了。我並不是為了宣傳不和諧,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這個事例說明,人年齡大了,只要身體還好能夠自理,都不要去住兒女家,兩代人在一起時間久了會產生矛盾,那有自己單獨住自由啊,年齡大了不就圖個心情舒暢多活幾年嗎?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還是自己的家好,只要人還健在,何時都不能丟了自己的老家。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回答題主的問題,老家的房子你一定不能賣。若干年後,你兒子兒媳都對你很好,你可以在他家住,但你想回家看看,那也還有老家在可以回來住幾天。如果他們不希望你在他家住了,你就回來住自己的老家。到時候他們來看看你,比住在一起有矛盾舒服的多。

    總之,留著老家的房子是為你好,為你做長遠打算的。祝你老年幸福!

  • 12 # 本昌談歷史

    俗話說:"落葉歸根”,老家是我們的根。你賣了老家房子會後悔的。

    我也是70多的人了,老家是淄博,在青島看孫子快10年了,和你的情況差不多,現在我說說對家的感受。

    老家是割不斷的情

    從小在老家長大,每個人都對老家那片熱土充滿深情,特別是那幾間舊房子,都是我們自己操持蓋的,別看幾間土坯屋,在那個年代所付出的辛勞比現在城裡買個別墅還不容易,1969年我蓋三間土坯房時,家裡僅有不到百元錢,跑遍莊裡鄉親又借了30元,都是一家塊兒八毛湊的,因為那時家家都窮。現在想起老家親手建的老屋就愛屋及烏,有種說不出的感情。近十幾年來,鄰居都拆舊屋建起了漂亮的磚瓦房或小樓,都勸我說:"你又不是沒錢,怎麼不建新房呢?”我總是說:"土坯房冬暖夏涼,留著不拆”。其實這只是一種託辭,因為敝竹自珍,老家注入了我太深的感情。

    老家是我們的根

    老家是我們祖上留下的遺產,我們的根在老家,那裡有祖上創業的艱辛,那裡有祖上留給我們的"詩書繼世,勤儉持家”的家風,一棵大樹無根焉能茂盛,家也一樣。我雖然城裡有自己買的房,青島兒子也有豪華的大房子,但是不論住在那裡總覺得不是自己的家,只有回到老家那幾間土房,心裡才踏實,才覺得是自己的家,不知別人有無這種感覺,反正我是這種感覺。

    老了還是回老家住清閒舒坦

    老人都喜歡安靜,我們看孫子是不得不做的義務,孫子大了,到了小學四丶五年級基本就不用接送上學了,老人的任務就完成了,如果繼續住在兒子家,一是隔代人住一塊總覺不方便;二是,雖然在一個地方住久了總有幾個認識的,但都是天南地北,各行各業的湊在一起,聊天也聊不到一快,還是回老家住,即清靜又自由,無拘無束,想養花就養花,想院內種點菜就種點菜,或和鄉親屋裡品茶聊天,這才是適合老年人的舒坦日子。

    這是我老家大門,對聯也是我自己編的。

    總之一句話,老家別賣。

  • 13 # 我愛幸福生活

    幫兒子帶孫子是作為祖父輩的家長應該做的事情,當然,這個需要爺爺有健康的身體,有時間,還要有一定的精力以及有耐心才能做好的。

    為了帶孫子而把老家的房子賣掉這個行為,應該還是不應該,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兒子的房子是否住得下?是否能與兒子媳婦融洽相處?兒子媳婦是否願意和需要老人長久帶孩子?另外,老家的房子距離兒子的住家的距離?帶孩子的老人有幾個孩子?……

    以上這些都需要綜合考慮。

    看了身邊很多把房子賣了去與孩子住一起,發生矛盾了,沒有了“退路”,過得並不愉快。如果我是這個祖父,我暫時不會把老家的房子賣掉,畢竟帶孩子也就三五年的時間,要給兒子媳婦空間,也讓他們多體驗養育孩子的辛苦,感受為人父母的不容易。大多數時候,孩子還是父母自己培養好一些。

  • 14 # 日久見真心

    朋友好!

    萬萬不可賣掉,那老屋是你的基地呀,如果孩子不用你帶了,在城裡住不慣,或者產生矛盾,你可以回老家住,既自然又清鮮,養點雞鴨,種點菜,多好呀!所以不能賣。大本營沒了,多可惜。

  • 15 # 快樂的燕子wxy

    千萬不能賣!房子再破再舊,那是自己的老窩!永遠不要把未來寄託在別人身上,兒子也不行!留著老家的房子在,如果和兒子兒媳處的不好,你還可以回老家,還有周圍的親戚朋友陪著你。

  • 16 # 汝水北人

    人到一定年齡,幫兒子帶孫子,一家三代,抱子弄孫,共享天倫之樂,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不過,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一旦有什麼變故,老家的房子是你養老的退路。

    如果不是急用錢,房子留著,而且無論是哪裡的房子,升值是大趨勢,如果沒什麼變故,房子早晚是子孫的。

  • 17 # 側身天地我蹉跎

    我現在就在城裡女兒家,給女兒帶孩子,而且女兒也給我在城裡買了房子了。但是農村的老宅子,我還是不想賣,那是我的根基,我的老本,不管它值不值錢,那是我親手建起來的,哪天想回老家看一看了,那裡有我自己的窩。

    我兒子還沒成家,但是他更是不可能回老家去住了,兩孩子都說了,他們不管,我愛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女兒和兒子姐弟倆商量好了,這不前些天給我們老兩口子,買了一處

    小戶型的三樓,六、七十平方,我看著挺好的,等裝修完了我就搬進去住。

    回到問題上來,你的老房子最好還是先留著,家裡有房子心裡踏實,孩子好了皆大歡喜共享天倫。萬一孩子以後變化了,你也有個退路,人無遠慮心有近憂,還是留一手好,小心行得萬里船。

  • 18 # 簡華清45995599225

    謝邀。你在兒子家幫忙帶孫子,你問你應該把老家的房子賣了與兒子一起住嗎?兄弟,我也是六零後,六一年十月份出生的。我認為你老家的房子不管能賣百萬或者是賣千萬都千萬賣不得,你敢保證你把老房子賣了以後兒子媳婦一直都能對你二老好嗎?你們三代人住在一起你能保證沒有任何矛盾嗎?婆媳之間也沒有任何分歧?…………?萬一等把孫子帶到七歲上一年級之後兒子家用不著你們二老幫忙了你們何去何從?不可能到時候旋去租房子住吧!本人對你有個膚淺建議,你老倆口的年齡不算太大等孫子上學後自行撤回老房子住,一定要給年輕人空間,千萬別打擾他們,自己過好自己的二人世界。等將來萬一自己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再麻煩兒孫們吧!誠謝!

  • 19 # 民間一本草

    我認為 ,絕對不能把老家的房子賣掉,老話講 :金窩銀窩也不如自己的老窩 ;花無百日紅 ,人無千日好 。未來會有很多變數 ,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個先到,所以要未雨綢繆,不要斷了自己的後路 。

  • 20 # 劉春榮

    還是不要賣掉房子,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吧。

    和兒女在一起生活,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一旦有一天發生什麼不愉快,你還可以回自己的老屋去。即便兒女再孝順,自己也應該留有餘地,當孫子長大了,不需要帶了,你可以放手讓孩子們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直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有一個鄰居,她開始就是給兒子媳婦帶孫子,當時,妻賢子孝,其樂融融。後來,兒子媳婦準備換大房子,就和她商量讓她把自己居住的老房子賣掉,加在一起,買一個大房子一家人居住在一起。她當時想都沒想就同意了,於是,她的老房子很快賣掉,賣房款也如數交給了兒子媳婦手裡,很快就如願以償搬進了大房子居住。

    後來,孫子漸漸長大,孫子讀書需要獨立的書房,兒子媳婦也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而她無論在哪兒都感覺多餘。終於有一天,兒媳婦甩臉子讓她離開,她感覺自己帶大了孫子,又把房款全部給了兒子媳婦,現在的大房子也應該有她的份額,於是,她毫不退讓與兒媳婦針鋒相對地幹起來。日子久了,兒子為了息事寧人,和她商量願意給她租房,讓她一個人搬出去住。無奈,她只得同意。

    剛開始還好,房租兒子會按時支付,後來就不怎麼給她支付了,她一個人靠著微薄的退休金支付房租和維持生計,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鄰居老太太的事情雖然是個例,但也不得不承認是現實。

    兒女再孝順也要適當地保持一點距離,需要的時候就在,不需要的時候就悄悄退出。也許這也是對生活的妥協吧。

    自己的房子還是留著吧,即便是和孩子一起居住,百年以後,總是還能給孩子留下一套房產,讓孩子有點念想。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隻狗狗初次見面為什麼喜歡聞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