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對遊客的要求:
1. 在參觀一個地方之前,要了解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點。
2. 尊重訪問目的地文化,不要將自已的文化價值強加於人,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3. 不接近、不追逐、不投餵、不摟抱、不恐嚇動物,參觀野生動物時,不要穿鮮豔的服裝。
4. 自覺做到不踏踩貴重植物。不採集受保護和瀕危的動植樣品。
5. 不購買、不攜歸被保護生物及製品。
6. 不丟充垃圾、不汙染水土去特殊地區要備用具,將垃圾運回。
7. 積極參加保護自然生態的各種有益活動。 透過旅遊實踐,
8. 瞭解自然對人自身的要求,對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係取得更清楚的認識。
生態旅遊對旅行社及導遊的要求:
1. 要有引導遊客保護自然的觀念,旅行策劃者(旅行社名策劃團體)要有明確的生態意識,領隊、導遊要適時對遊客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2. 選擇具備生態旅遊條件的目的地,避開脆弱、敏感的生態地域。
3. 在計劃階段,要充分聽取地域生態科研人員和自然保護團體的意見。
4. 旅行團隊人數要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一般為20人以內。
5. 遊客進行事前教育,以提高遊客對生態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6. 培訓導遊,使他們理解發和執行生態旅遊的概念。
7. 儘量安排熟悉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導遊。
8. 儘量選用當地人經營的旅館,並向旅遊的者建議購買不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土特產品。
9. 指導遊客與當地人進行交流,組織各種有助於自然生態保護的公益活動。
生態旅遊對旅行住宿設施的要求:
1. 生態旅遊目的地的住宿營設施不應設在脆弱敏感的生態區域。
2. 建築物以方便簡潔為主,不要給旅遊者提供不必要的舒適和服務。
3. 住宿設施要由當地人自主經營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
4. 採用節能裝置,所用能源及物質不要給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5. 提供以地域產品為主的飲食(最好是綠色食品)及旅遊紀念品。
6. 儘量向旅遊者介紹當地的自然和文化。
7. 加入地域的經濟、文化、生態、保護網路,加強與地域教育部門的聯絡和交流。
生態旅遊對自然生態保護區的要求:
1. 研究保護區的適宜遊客容量,以便控制和阻止過度利用旅遊資源。
2. 推薦對自然影響最小的活動,限制對自然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3. 投立相應的生態保護基金制度,以便使旅遊獲得的利潤用於保護區的保護。
4. 建立環境教育設施,提供有關自然和地方文化的資訊和環境教育材料。
5. 培訓生態旅遊的影響,並通報給經營者、自然保護團體及地方社群,並監督協調在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的旅遊經營活動。
6. 把生態旅遊作為保護區管理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態旅遊對遊客的要求:
1. 在參觀一個地方之前,要了解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點。
2. 尊重訪問目的地文化,不要將自已的文化價值強加於人,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3. 不接近、不追逐、不投餵、不摟抱、不恐嚇動物,參觀野生動物時,不要穿鮮豔的服裝。
4. 自覺做到不踏踩貴重植物。不採集受保護和瀕危的動植樣品。
5. 不購買、不攜歸被保護生物及製品。
6. 不丟充垃圾、不汙染水土去特殊地區要備用具,將垃圾運回。
7. 積極參加保護自然生態的各種有益活動。 透過旅遊實踐,
8. 瞭解自然對人自身的要求,對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關係取得更清楚的認識。
生態旅遊對旅行社及導遊的要求:
1. 要有引導遊客保護自然的觀念,旅行策劃者(旅行社名策劃團體)要有明確的生態意識,領隊、導遊要適時對遊客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
2. 選擇具備生態旅遊條件的目的地,避開脆弱、敏感的生態地域。
3. 在計劃階段,要充分聽取地域生態科研人員和自然保護團體的意見。
4. 旅行團隊人數要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一般為20人以內。
5. 遊客進行事前教育,以提高遊客對生態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6. 培訓導遊,使他們理解發和執行生態旅遊的概念。
7. 儘量安排熟悉當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導遊。
8. 儘量選用當地人經營的旅館,並向旅遊的者建議購買不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土特產品。
9. 指導遊客與當地人進行交流,組織各種有助於自然生態保護的公益活動。
生態旅遊對旅行住宿設施的要求:
1. 生態旅遊目的地的住宿營設施不應設在脆弱敏感的生態區域。
2. 建築物以方便簡潔為主,不要給旅遊者提供不必要的舒適和服務。
3. 住宿設施要由當地人自主經營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
4. 採用節能裝置,所用能源及物質不要給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5. 提供以地域產品為主的飲食(最好是綠色食品)及旅遊紀念品。
6. 儘量向旅遊者介紹當地的自然和文化。
7. 加入地域的經濟、文化、生態、保護網路,加強與地域教育部門的聯絡和交流。
生態旅遊對自然生態保護區的要求:
1. 研究保護區的適宜遊客容量,以便控制和阻止過度利用旅遊資源。
2. 推薦對自然影響最小的活動,限制對自然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3. 投立相應的生態保護基金制度,以便使旅遊獲得的利潤用於保護區的保護。
4. 建立環境教育設施,提供有關自然和地方文化的資訊和環境教育材料。
5. 培訓生態旅遊的影響,並通報給經營者、自然保護團體及地方社群,並監督協調在保護區及周邊地區的旅遊經營活動。
6. 把生態旅遊作為保護區管理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