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在時間上鱷魚
-
2 # 寶寶抱抱me
當了幾年爸媽後,我對孩子的哭聲改變了沒?實話實說!沒有!
從孩子剛出生到現在已經三歲多了,每當孩子哭的時候,我依然會有焦慮,煩躁,擔憂的情緒!只是我現在自己的情緒控制比以前改了一些,好了一些!
孩子剛出生不久,每回哭,我開始還會耐心的哄“好了,乖,別哭了。。。。。。”
可是他如果繼續哭,我就會威脅他“再哭,我要發火了啊!”
有時如果是他生病的時候哭,我會因為擔心他哭引起病情加重時,要麼為了哄他,他提的任何條件,我都會滿足,只為了他不哭!要麼煩躁的會吼他!要麼崩潰的自己也大哭起來!(懷疑那是有輕微抑鬱症傾向!)
但後來發現這樣很不好,這樣堵段了孩子的情緒宣洩,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怕事,不自信,內向!所以!每回再想發火崩潰時,都會深吸一口氣,告誡自己要控制!
幾次三番後,現在的情緒比以前控制的好很多!也變得更耐心了!孩子也慢慢又變回自信,開朗了!所以,對待孩子的哭聲,真的要學會免疫大法!正確的共情疏導才是有效之方!
-
3 # 歡樂成長錄
您這個題目真的很有意思,雖然當了兩回媽媽了,聽了近11年的哭聲,對孩子的哭聲後面的資訊都能清晰分辨了,但從未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今天就從孩子的成長曆程總結一下:
1.剛出生時孩子的哭聲。每次聽到剛出生不久孩子的哭聲的時候心情是那麼的激動,到現在聽到這種哭聲鼻子都會酸酸的令人感動,這種哭聲是對強大生命力的一種宣誓。
2.孩子慢慢長大,到1歲左右。這時候孩子的哭聲是很純碎的,不帶有任何的小心思,僅僅只是表達自己最基本生存的需求,比如餓了,尿了,渴了。當聽到這種哭聲時,我會立馬衝過去幫孩子解決。
3.孩子生病時的哭聲,不連續但令人心疼。我會好好呵護孩子,讓孩子儘可能舒服一點。
4.當孩子碰到磕到真的弄疼了自己,他會真的用力哭,哭得很傷心,這個時候我也會安撫孩子。安撫後會幫孩子總結教訓。
5.帶有目的的哭。他會一邊哭一邊看,時而聲音大時而小,就看你在不在,這個時候我通常面無表情冷眼旁觀。
6.脆弱的哭為了繞避責任的哭。看到這個我會讓孩子哭,但通常會投去鄙視的目光。
暫時想到以上幾種,不管是哪種哭,雖然我給的反應和感受不一樣,但都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所以我不會打攪他,讓他哭就好。
回覆列表
你好,據筆者估計你可能是已經為人父母多年了,筆者的孩子也快三歲,但是每次孩子咩我都會特別著急,想法依然沒有變,原因如下:
1、畢竟寶寶是上天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他們應該被善待,陪伴孩子成長就是也可以讓自己再次回味一下童年,同時也可以彌補一下昔日的不足
2、隨著孩子年紀增長,雖然他還依賴哭,但是更多已經學會用語言和身體表達了。但是為作為父母每當聽到孩子噘,其實下意識還是想衝過去保護他。
2、如果非要說變化,因為筆者的孩子是男孩,因此需要慢慢煅煉他學會堅強,因此儘管內心十分著急,但是在表面上還會裝作一種冷漠。因為筆者信奉一個道理,今天的過度的保護將會拖累孩子明天的成長,所以儘管內部有太多不捨,但是還努力在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