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乾隆

回覆列表
  • 1 # 霞客818

    雍正的老婆是鈕鈷祿氏,滿族人,按理兩人生下的乾隆是純正的滿族血統。可為何大家常常說乾隆有漢族血統呢?這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鹿血有滋補身體的良好功效,除此之外,也能增加男性激素迸發,雍正感到身體發熱,隨便找到一個宮女李金貴,兩人便有了實質進展。那時候說來也奇怪,一次就能懷孕,幾個月後,此宮女懷孕的事情就上報給康熙了。

      可孩子總有出生的一天,這個宮女就在馬圈裡生下了乾隆,康熙知道後,思來想去,皇室的血脈不能散落人間吧,就直接讓鈕鈷祿氏當做親生孩子養起來。

      一調查,還發現宮女不是滿族人,而是漢族人,當時滿漢不能通婚的,況且宮女的身份過於低下,想把她納為妃子都不行。

    後來有個財務大臣在給承德避暑山莊題詞的時候,寫到雍正是出生在此地的意思,並且乾隆在雍正忌日時候,總會去承德避暑山莊,好像也是在紀念自己的出生地。關鍵嘉慶也說過乾隆出生在承德避暑山莊,所以這些線索導致大家認為乾隆有漢族血統也不奇怪了。

  • 2 # 阿鑫說歷史

    乾隆生母是熹妃,生父是雍正,這個是毋庸置疑的。

    清代史料筆記《永憲錄》中就有記載,遵聖母皇太后懿旨封年氏為貴妃,李氏為齊妃,錢氏為熹妃。但是《世宗憲皇帝實錄》中記載:錢氏變成鈕鈷祿氏,其他都一樣,熹妃就一個,由此可見乾隆的生母是熹妃沒有問題,問題是熹妃是姓錢和姓鈕鈷祿。

    人的姓氏是最簡單明瞭的東西,在嚴肅的史料記載中是不可能記錯,而有意的修改是非常有可能的。正史記載:“乾隆生母鈕鈷祿氏滿清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官凌柱之女”正史是修改過的歷史記載。

    乾隆母親改姓僅僅是抬高身份那麼簡單嗎?康雍乾三代漢人反清復明運動此起彼伏但都被撲滅了,沒能力實現反清復明的大業,寄希望於漢人當皇帝這樣清朝就成了漢人的天下了。

    康熙的母親是漢人,康熙有百分之五十漢人血統,雍正母親是滿人,雍正有百分之二十五漢人血統,乾隆的母親如果是漢人的話乾隆就有百分之六十二點五的漢人血統,乾隆有一半以上的漢人血統那就是漢人了,大清就是漢人的天下,乾隆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漢人所以他為母親改姓。

    乾隆的母親錢氏必然與錢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乾隆六下江南前四次是奉母親之命。乾隆的母親要求兒子陪自己下江南一定有其他的原因,沒事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日理萬機的兒子陪自己遊玩說不過去,其實乾隆的母親下江南是為了探親,乾隆的母親孃家在浙江紹興,她是要去嘉興看望自己的母親,乾隆陪母親看望姥姥,這樣的解釋應該是合理的。

    以上解釋還有一個證據,浙江嘉興人錢陳群在朝中為官,效力過康雍乾三朝,官致刑部尚書與乾隆關係很近,乾隆前兩次下江南他都有陪同,第三次下江南他已經退休在家養老了,他長途跋涉到常州迎接聖駕。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住錢家,錢陳群死後他兒子錢汝城接替他陪同乾隆。

    研究者認為,錢陳群就是乾隆的舅舅,熹妃錢氏的哥哥,陳書是乾隆的外婆,這種說法合情合理並沒有明顯硬傷。

    一、嫁入皇家,鈕鈷祿氏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指婚給當時26歲的雍正,由於其父親凌柱身份地位不高,而當時雍正只是貝勒,所以當時鈕鈷祿氏是格格身份,也沒有因為生下乾隆而提升地位,十餘年間皆號格格。

    二、母憑子貴,有一次雍正得了非常嚴重的疾病差不多不行了,鈕鈷祿氏侍奉左右、煎湯熬藥無不周全,雍正康復以後對她鍾愛有加,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乾隆於雍和宮邸。

    尊為太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駕崩,乾隆即位,熹貴妃母憑子貴被乾隆尊稱皇太后,乾隆帝在位期間三次南巡,三次東巡,三次巡幸五臺,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謁東陵,獵木蘭,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與其左右不離,遇萬壽節必率王大臣行禮慶賀,六十、七十、八十慶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別是太后八十大壽,年已六十的皇帝還綵衣蹈舞,承歡膝下。使太后享盡了人間的“福、祿、壽”。善至於終身。

    歷史上乾隆母子的真實關係是怎樣的?據《承德府志》《清實錄》等文獻記載,從乾隆六年(1741)開始,太后便堅持陪同乾隆皇帝一道巡幸塞外,到避暑山莊、木蘭圍場等地視察。起初是兩年一次,後來改為一年一次。直到乾隆四十二年太后去世,她與乾隆皇帝共同北巡的次數達31次。對於清史稿中關於熹妃晉封熹貴妃的記錄,不少人存有質疑。從現行史料看,僅在雍正八年和碩端柔公主下嫁時,內務府有關筵宴的請旨中有貴妃鈕祜祿氏字樣。

    在清朝,貴妃定員二人,是位在皇后之下第二等的嬪妃,地位殊尊,加上雍正朝嬪以上的嬪妃人數很少,幾乎全都是登基時所冊封的第一批妃嬪,也就是原王府舊人。在雍正登基後入宮的嬪妃惟有誕下弘曕的劉貴人被晉封為嬪,其他全都是較低階的貴人、答應、常在。因此像貴妃的冊封禮這類在雍正朝應屬於後宮的重大典禮不可能毫無紀錄留下。而按例,晉封貴妃會製作新的金冊,也會有冊文內容跟冊封禮的紀錄,禮部、內務府應該都會留下相關請旨紀錄,但至如今都未發現任何關於熹妃鈕祜祿氏晉封貴妃的冊文與冊封禮的紀錄,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晉封貴妃一事仍是未知數。較有可能的情況是,熹妃雖未正式冊封為貴妃,但在後宮得到了貴妃級別的待遇。在雍正八年時,年貴妃早已逝世、齊妃又因為弘時之故已失寵,因而熹妃實際上在後宮資歷與地位也僅次於皇后,加上其所生的弘曆更已被雍正祕定為皇太子,身為後宮資歷排序第二又是未來帝母,熹妃雖未正式晉封貴妃,但獲得貴妃等級的待遇也是合於情理。

    綜上所述,乾隆的生母是不是漢族人只是猜測,史料記載說乾隆是鈕鈷祿氏所生,史料也不一定真實,乾隆皇帝也有可能改寫歷史呀!所以乾隆是漢族血統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乾隆就是漢族血統。

  • 3 # 付凱91458867

    乾隆帝當然是滿人,因為他自我的民族認同完全是滿人,但他確實有一半的漢人血統,甚至比滿洲血統還多。

    民族區分到底是以血統還是以文化認同?從乾隆帝說起。 - 狐言論史 - 知乎專欄

    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曾有言,「北朝胡漢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種族」。判定一個歷史人物的民族,首要看他的文化認同而非血統。

    因為別說乾隆帝按正史是雍正帝和孝聖憲皇后鈕鈷祿氏所生;即使他真是野史中從海寧陳家抱養的,以他近九十歲人生的自我認同而言,他也還是個滿人。

    當然了,按照一些血統論者的執著,一定要將李世民、李治等唐朝皇帝論證成胡人的”母系血統論“,其實也完全可以以彼之道,把乾隆帝和他兒子嘉慶帝論證成的“血統上的漢人”。

    《清史研究》 2016年02期,有一篇杜家驥教授《乾隆之生母及乾隆帝的漢人血統問題》的文章,

    作者是清史和滿族史專家,于吉林師大滿族文化研究所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任教。

    該文論證,乾隆帝「其漢人血分稍多於滿人血分,並有少量蒙古血分,是滿漢矇混血。」

    總結理由如下:

    鈕鈷祿氏的父親,也就是乾隆帝之外祖父,是鈕祜祿·凌住;而她的母親,是京畿寶坻縣漢人彭氏;她的祖父,是鈕祜祿·吳祿,祖母是喬氏;她的曾祖父,是鈕祜祿·額宜騰,她的曾祖母是龍氏;

    這些都有資料考證,因為乾隆帝在追封自己母后的親族時,確實同樣將自己這幾位漢人母系長輩,一併追封了。

    根據《寶坻縣誌》,乾隆元年九月十二日,登基後不久的乾隆帝特遣直隸布政使張鳴鈞祭祀其母系先祖,祀文雲「外高祖母龍氏,早佩女箴,夙鹹內則……外曾祖母喬氏,賦性柔嘉……」

    又根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旗下的“龍氏”“喬氏”,皆為入旗的包衣漢人,並無滿洲人;所以,喬氏、龍氏都是漢族女子無疑。而鈕鈷祿氏的母親彭氏,則明確是寶坻縣漢人秀才彭武公的女兒,再換句話說,這個籍籍無名的漢人秀才,就是乾隆帝的太外公。

    清朝雖禁止“旗民通婚”,但並不真的禁止滿漢通婚,以為“滿清不準旗漢通婚”,僅是對“禁止旗民通婚”的誤傳。

    那些入了內務府包衣或漢軍旗的漢人,均可與滿洲旗人正常通婚;而且康熙帝、乾隆帝宮中皆有多名漢妃,旗人權貴納不在旗籍的漢女為妾也極普遍。甚至滿人娶不在旗籍的漢人(即所謂“民人”)女子為正室,同樣是民不舉則官不究,持默許態度。

    他們真正嚴厲禁止的,僅僅是旗人女子(不論滿漢)外嫁給不在八旗的漢人或者說“民人”,直到清末慈禧太后才下令全面開禁。

    北京城外的各地駐防八旗,因為本身人數較少,和漢人通婚,娶當地漢人女子為妻者,並不少見。即使是滿洲大姓鈕鈷祿氏的額宜騰家族,祖孫三代都娶漢女也不是什麼奇怪之事。

    因此仔細計算乾隆帝生母鈕鈷祿氏的血統,她的祖父吳祿有1/2漢人血統+1/2滿人血統;父親凌住有3/4漢人血統+1/4滿人血統;到她自己,則是7/8漢人血統+1/8滿人血統,已經是漢人血統佔了絕對優勢的準漢人女子了。

    同時,又因為乾隆帝曾祖父順治帝,是1/2蒙古血統+1/2滿洲血統;曾祖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是1/2滿洲血統+1/2漢人血統;所以乾隆帝祖父康熙帝是1/2滿洲血統+1/4漢人血統+1/4蒙古血統,;乾隆帝祖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是滿人;他父親雍正帝是3/4滿洲血統+1/8漢人血統+1/8蒙古血統;(根據清史專家鄭天挺先生的《清代皇族之氏族與血系》)

    因此,乾隆帝的血統為:滿洲血7/16,漢血8/16,蒙古血1/16;漢人血統佔了一半,超過滿洲血統,自然是血統上的“漢人”無疑,一笑。

    根據杜教授的思路,可以再推一下,看看嘉慶帝生母,令妃、孝儀純皇后魏氏的家族:其遠祖綬恩,漢名魏國賢,本系明朝千戶,登州之亂隨耿仲明投清;初為漢軍統領,後編入內務府;

    曾祖父:護軍校魏嗣興,曾祖母:陳氏;祖父:總管內務府大臣武士宜(漢名魏九齡),祖母:年氏、晃氏;父親:內管領清泰(漢名魏明祿),母親:楊佳氏;

    除楊佳氏是滿人還是漢人楊氏後來抬旗存疑外,近乎清一色漢人;

    所以嘉慶帝的血統大致為:3/4漢血;滿洲血7/32;蒙古血1/32;滿洲血統只剩下不到1/4,更是血統上的“漢人”無疑了。

    其後的道光帝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其曾祖母和生母都是王佳氏,祖母是李佳氏,不知是滿人還是漢人抬旗,幾種可能,太麻煩就不算了。

    當然,這種論證其實並沒有很大意義。因為且不說這幾個清朝皇帝的自我民族認同皆是滿人,而非漢人;

    何況從前答主也提過,過去幾千年的封建帝制時代,一直都是父權制社會,因此對某個王朝、某個家族、甚至某個具體個人的民族屬性判別,按傳統觀念都是從父不從母,即父系決定論。——道理再簡單不過,皇位和家族權利財富的傳承皆來自於父系。很多朝代婦女甚至根本沒有完整繼承權。

    顯然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辦法套用現代男女平權觀念,去替古人糾正其三觀。

    所以,那些言之鑿鑿“李唐王朝非漢人”“唐北韓卑論”的人,就和“乾隆漢人論”一樣,皆可休矣。

  • 4 # 涼宮解歷史

    乾隆並不是純正的漢人,乾隆是滿人血統並不是漢人血統,乾隆的生母是鈕祜祿,而在一些記載中卻記載了他的生母是鈕祜祿氏,但寫的時候是筆誤將鈕祜祿氏記成了錢氏,

    雍正二年,宗人府彈劾胤裪“治事不能敬謹,請奪爵”,從多羅郡王降至固山貝子。

    又因“將聖祖仁皇帝配亨儀注及封妃金冊遺漏舛錯”於雍正二年六月二十六日被奪貝子爵,“授奉恩鎮國公”。《雍正二年六月上諭十七道》:初五日宗人府奏,管理禮部事務貝子允裪誤寫妃姓(胤裪把乾隆生母鈕祜祿氏寫成了錢氏),將允祹革去貝子降為護國公照例留三佐領,其餘佐領俱行歸公。

    並不是乾隆的生母是錢氏只是記載錯誤而已,而允裪就犯了兩次錯誤第一次是康熙時期,第二次是雍正時期誤將乾隆皇帝的生母誤記為錢氏事後遭到了責罰,所以也別在糾結乾隆是不是漢人了,至於民間有幾個版本那都是野史不是真實的,

  • 5 # 血色圖騰之謎

    乾隆是純正的漢族血統,是雍正的漢族妃子和漢族大臣私通的後代。從乾隆朝起,江山就傳到漢人手裡了。甄嬛傳說的是這個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原因會導致使用者不接受助聽器,或者是配了助聽器不使用,使用者心裡都是怎麼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