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靈有語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華人見面的問候語是——“你吃了嗎?”由此就可以知道——吃飯,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從嬰幼兒能力發展來看,正常孩子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但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常常為了讓孩子看起來乾淨、整潔地吃完飯、吃飽飯,常常採用包辦餵飯的方式。這種方式就叫做“保姆式餵飯”。它帶來的後果是,孩子不好好吃飯,胃也不好。一位兒科醫生說,每年看門診的孩子,有30%都是因為不好好吃飯導致的疾病。可見,這種“保姆式餵飯”傷害了多少孩子?!

    而如果採取“保姆式餵飯教育”又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首先,孩子的獨立意識不能完成。獨立意識,也叫獨立感,是指個體希望擺脫監督和管教的一種自我意識傾向。即學習工作、社會交往等各方面獨立處理問題或事件的行為能力以及生活上的獨立自理能力。很多大學生,衣服不會洗,被子不會疊,需要家長陪讀,這些都是獨立意識沒有完成而造成的。一個嬰兒從三個月會翻身的那一刻開始,就向世界宣告了:他喜歡獨立!而很多家長的不放手、不相信,讓孩子的自我獨立意識慢慢退化,直到有一天,家長們終於“如願以償”地把孩子變成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低能兒,此時,家長們又開始著急了……

    其次,孩子的自信心不能建立。剛出生的嬰兒體驗到的是“無能感”,這種“無能”是無意識的。漸漸地,他們有意識地希望自己變得“有能”。但是家長卻剝奪了孩子成為“有能”人的機會,孩子說“吃飽了”,家長還要喂;孩子說“我可以自己吃”,家長卻怕飯掉桌上……其實,家長的這些行為表達出的訊號是——我不信任你!作為孩子的第一撫養人,孩子能感受到家長的不信任,於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吃飽?因為家長自己“沒喂好”;孩子“不相信”自己能不能吃飯?因為周圍人都說自己“不會吃飯”……因此,有意識希望自己成為“有能”人的孩子,在家長的明示或暗示下,“心甘情願”地接受了自己“無能”的“現實”。

    最後,孩子的人際關係會出現問題。人際關係是人與人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心理關係,包括親屬關係、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在“保姆式餵飯教育中”,孩子只處理了自己“吃”的問題,這種關係是下位,是被動的。而在同學、朋友、同事等關係中是平等的,積極主動的。很多孩子不會處理人際關係,主要是不會處理和親人以外的關係,因為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孩子沒有主導權,不主動、不積極;他們只需要被動接受、消極應對。因此,當孩子面對新的人際關係時會不知所措。

    另外, “保姆式餵飯教育”中,孩子只體驗到了單方面的“接受”,沒有“給予”他人的快樂。我們知道,在“施者”與“受者”中,能給人帶來更多快樂的是“施者”,所以,佛教稱佈施的人為“施主”。也就是說,能夠佈施他人的人是快樂的,是富足的。因為,只有“有”才能“施”,只有“無”才會“受”。“受”的人手心朝上,體驗到的是——無力和無助;而“施”的人手心朝下,體驗到的是——有能和有力。

    所以,親愛的家長們,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有能”的人,那麼,請放棄“保姆式餵飯教育”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郎平執筆寫下“女排和北侖手相牽,歲歲年年情相連”這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