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兩個疑惑:一是既然楚國先祖姓羋,為什麼歷代楚國國君都不稱羋姓而用熊氏?二是為什麼歷代楚國國君都用熊氏,而羋八子(羋月)卻又用羋姓?
17
回覆列表
  • 1 # 大秦鐵鷹劍士

    楚國國君羋姓熊氏,因此楚國國君姓羋。先秦時代,姓氏分離,姓所以別婚姻,氏所以別貴賤;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因此楚國國君都稱熊氏,而女子則稱羋姓。這也是為什麼大秦宣太后稱羋八子,而不是熊八子;楚懷王稱熊槐,而不是羋槐!

    秦國是嬴姓趙氏,所以有人把秦始皇稱為趙政。趙國也是嬴姓趙氏,男子均稱趙氏。可能秦國為了與趙國區別,所以男女皆為嬴姓,秦始皇就稱嬴政了!秦楚兩國通婚頻繁,秦宮王后多數是楚國女子;楚平王就是看上了兒媳婦秦國嬴公主,才會娶了秦國公主,最後導致身死後還被鞭屍。

    漢朝統一天下後,姓氏合併,沒有姓和氏的區別了,傳至今日,更多的人不知道姓氏的區別,所以今人對先秦的姓名難以理解。古代姓很少,有上古八姓之說,後來各個姓都衍生出了許多氏。比如姬姓就衍生出了周、魏、韓、鄭、蔡、曹、衛等氏!

  • 2 # 遙望燕園

    或許是現在的學者把「姓」、「氏」的關係搞得太繞了,「姓」、「氏」之所以能夠合流,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姓」、「氏」原本就是一個東西。

    你把《史記》中的《五帝本紀》和《楚世家》放在一起研究,能夠得到這樣一個規律:姓可再分,再分即為氏;氏可為姓,當氏成為姓後,可繼續分。

    五帝中的第一個是黃帝,他姓公孫,號軒轅。

    五帝中的第二個是帝顓頊,他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

    五帝中的第三個是帝嚳,他是黃帝的曾孫,號高辛。

    五帝中的第四個是帝堯,他是帝嚳的中子,號放勳。

    五帝中的第五個是帝舜,他是帝顓頊的七世孫,號重華。

    我們能夠注意到,五帝都是黃帝的後代,即便傳到帝舜,也才九代而已,按照咱們現代的觀念,他們理應都姓公孫吧?

    但根據晉皇甫謐的《帝王世紀》的記載,黃帝姓姬,有熊氏;帝顓頊姓姬,高陽氏;帝嚳姓姬,高辛氏;帝堯姓伊祁,陶唐氏;帝舜姓姚,有虞氏。

    單從五帝的姓氏中就可以看出,帝堯是黃帝的玄孫,已經跟黃帝不是一個姓了,所以,在上古,姓肯定是有分化的。分化的規則也肯定很複雜。

    等翻開《楚世家》後,我們驚訝地發現,楚的先祖也是黃帝的後代,司馬遷把楚的先祖追溯到帝顓頊。如果說姓沒有分化,楚的王族應當也姓姬!

    但你們卻說楚的王族姓羋,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楚的先祖繁衍到帝顓頊五世孫的時候,是陸終,陸終一共生了六個兒子,第六個兒子叫季連,季連姓羋。

    因此,你們說楚的王族姓羋。

    但當季連的子孫後代繁衍到某一世的時候,出了一個人,叫鬻熊,其後,所有後代都開始叫熊某某,按照司馬遷排下的世襲,依次是熊麗、熊狂、熊繹。

    熊繹被周成王於楚蠻,爵位是子。按照司馬遷的記載,熊繹姓羋氏。

    注意,司馬遷的記載是「姓羋氏」,這種「姓某氏」的記載,在《史記》中經常出現,如秦始皇姓趙氏,項羽姓項氏,劉邦姓劉氏。

    也就是說,熊繹的姓應當不是羋。

    是不是自相矛盾?矛盾就對了!

    而楚的王族綿延很多代後,就不再以羋為姓,而是以熊為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是怎麼認識吳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