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芒流

    三國爭老大,爭一統都來不及,況且三國前一直混戰到三國。有好幾十年。更沒有能力向外戰爭。逐鹿中原是一統中國的最重要的步驟。統一起來就有優勢,事半功倍。

  • 2 # 而知而行的歷史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爭的當然是土地、錢糧、人口,但他們更在意爭的是正統。正統意味著統治的合法性,向老百姓收稅、納妃、徵兵,還得讓老百姓服氣,這就是合法性。

    1,君權神授。這是天生的,沒得反抗;

    2,選舉出來。像高歡、趙匡胤這些人,他們被黃袍加身,就有言在先,要拿到生殺予奪大權;

    3,社會價值的反射性認同。像孔子毛澤東、甘地這些思想大家,他們建立起一套理論體系,指導人們生產生活。

    (統治的合法性很重要)

    曹魏非是神授,也不是民選,但是他好在是禪讓制,繼承了漢朝的合法性;劉備是漢朝宗室,等於繼承家業,也算是符合繼承合法性;最苦逼的就是孫權,他三條裡哪一樣都不佔,就只能透過掌握軍權,強行壓制不服氣勢力,來獲得暫時的統治權。孫權需要做的是,重新塑造合法性,途徑就是建立大功業,讓所有不服氣的人心服口服。

    統治的合法性,是在困境的時候人們還會繼續效忠政權的關鍵,因為人們認可了這個政權。所以,曹魏滅亡前後,淮南曾有三叛。蜀漢亡國時,還有姜維試圖恢復。這其實都是人們對漢朝統治合法性的認知延續。可是吳國滅亡時,就沒有了那樣的景象,僅僅兩個月間,江東易手。可見,孫氏從頭到尾都沒有能建立起合法性。

    所以,對於江東孫權來說,他能活下去的關鍵就是滅掉其他兩個看起來更符合正統原則的政權。屆時他就可以以重開一統的大功業進行新一輪神權塑造,把自己的政權也包裝成君權神授的樣子。

    (禪讓繼承的是合法性)

    同樣,對於曹魏和蜀漢來說,他們都是繼承的漢朝的統治合法性。他們要想讓別人承認,就得否認掉對方的合法性。所以,劉備、諸葛亮都是稱呼曹魏是“國賊”,曹操、曹丕聽了也不做辯解,呵呵一笑,賊就賊吧,只要把蜀漢滅了,他就是唯一的正統了。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曹魏猥瑣發育,只做不說。

    正統,表明的是政治倫理,這對於一個政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不僅表明這個政權上合天道,下順民意,還自帶政治秩序,所有人都要踐行秩序裡規定的價值準則,而這種秩序,自然是圍繞著統治者建立的。所以,一旦拿到了正統地位,統治起來可謂是輕車熟路,這是傳統封建制度下的中國2000多年不易的政治秘訣。

    曹魏、蜀漢、孫權自然明白這些道理,他們爭的,表面上是長安,是洛陽,其實質卻是爭奪讓萬民服從的統治合法性。這種合法性,只在這三者中間,向外開拓夷狄之境,只能廣土眾民,於合法性增益不多。

    儘管如此,三國為了更好地打擊彼此,還是先徵夷狄,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和人口。在這方面,曹魏和蜀漢做的都不錯,孫權做的就差點意思。他派了衛溫帶著一萬人去臺灣抓人當兵,結果遇到了瘟疫,只抓回來幾千人,還不夠出去時帶的人多。孫權一生氣,就以“違詔無功”的名義,把衛溫給殺了。

    (衛溫首航臺灣)

    可見,伴君如伴虎,拿著老闆的錢不當銀兩,隨意揮霍,淨做虧本生意,老闆怎麼會不怒火攻心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季咳嗽反覆,家長如何讀懂孩子咳嗽的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