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第一次問道時,黃帝問如何取天地之精,管理陰陽,廣成子認為黃帝還停留在自我層面,妄人之心不足以語至道。

    黃帝回去,放下外物,靜修三月。再次問道時,黃帝問如何修身?廣成子這才說“善哉問乎!”欣然回答。

    黃帝問道廣成子,其回覆3句寶貴的話,至今仍是經典。下面分享給大家。

    1、聰明人察言觀色,大覺者不看眼色。

    我自己總結出一句話,說:“聰明人察言觀色,大覺者不看眼色。”

    許多人看不明白,無法理解。這句話,是我融會貫通各家經典後,而提煉出來的。

    黃帝再次問道廣成子,廣成子才說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昏昏默默”,而人需要做的是,“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人有九竅,時時在分神,分心,外漏精氣神。尤其雙目和兩耳,是能量外洩的最大的關口。用眼過度,聒噪太久,人都會感到疲勞。

    所以,人要養得精氣神飽滿,則需要減少外漏。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什麼閒雜事,無聊話都要看,要聽,要管,那麼則操勞心神,不得心定。

    無視,閉目可以養神;無聽,耳根可以清靜;心定神怡,人自然得正。

    2、多清靜,少操勞,可以養身心。

    廣成子說“目無所見,而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並不是真的說,讓你眼睛不看,耳朵不聽,而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事情過而不惦記。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老媽在你耳邊嘮叨,你是充耳不聞的。當你走在路上,不認識的人從你身邊經過,你是視而不見的。

    耳不聞,目不見,心不知,所以無事入心。

    一個人,生活在世俗中,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操心,大大小小,如果事事關注,事事上心,人的精氣神就會外漏,操勞,慢慢就會衰老。

    修身的前提,是減少外漏,收斂和積蓄自己的能量。無關緊要的事情,皆可以無視,無聽,心神得以清靜,形將自正。

    3、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才可以放下操心。

    人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要操心,好像自己是身不由己。

    事實上,操心,是自己選擇的,看不慣,聽不順,放不了,忘不了,希望外界和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這是一種控制慾和勞碌命。

    退一步看,地球上70多億人,少了任何一個人,都照樣轉,太陽每天都從東邊出來。一個公司,任何一個人員工離職,都可以再招聘,正常運轉。一個家庭,哪個人離開了,其他人也照樣生活下去。

    人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重,以為少了自己,事情就無法運行了。所以總是操勞,久而久之,勞神傷形。

    修身的方法,廣成子說“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綜上所述,黃帝問道廣成子,廣成子回覆這3句話,至今仍是經典:

    “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

    “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目無所見,而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遼河油田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