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常吸貓

    這個問題可以分三方面來答。

    其一是,養蠶的農民每年收入高不高?

    養蠶之業雖然比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莊稼獲利稍高,似乎沒那麼辛苦,但是收入並非特別豐厚,而且也一定的風險。《皇明典故紀聞》中記載,明宣宗曾對侍臣說:“朕嘗歷田野,見織婦採桑育蠶繅絲,制帛累寸而後成匹,亦甚勞苦”。《醒世恆言》中對於養蠶之人如何辛苦則有更具體的描述:“育蠶有十體、二光、八宜等法,三息五廣之忌。第一要擇蠶種。蠶種好,做成繭小而明厚堅細,可以繅絲。如蠶種不好,但堪為綿纊,不能繅絲,其利便差數倍。第二要時運。有造化的,就蠶種不好,依般做成絲繭;若造化低的,好蠶種,也要變做綿繭。北蠶三眠,南蠶俱是四眠。眠起飼葉,各要及時。又蠶性畏寒怕熱,惟溫和為得候。”養過蠶的都知道,蠶寶寶很嬌氣,喂的葉子上不能有水,而且最好是嫩葉才愛吃,還需要人晚上起來接著添食物。即使一切都做得很妥當,也有年份不好,蠶繭成色不好只能降價售賣的年份,足見養蠶不易。

    其二是是絲綢價格為什麼這麼貴?

    現代社會,網上賣的蠶絲被其實也不算太貴,但是等蠶絲變成了真絲睡衣、絲巾,價格就頗令人望而卻步。從蠶繭的繅絲到染色、織造,每一步都會越來越貴。有些絲織品的種類很費絲,且織造耗時耗力,所用染料也不便宜,最終成品一般人家自然買不起。現代洗滌絲綢衣服要用專門的洗劑,輕柔手洗,才能延長使用壽命。古代的染料並不像今天一樣牢固,洗幾次就難免有褪色的風險。如果自家養蠶,自家紡織,則機床又價格不菲,還要繳納課稅。

    其三是,即使養蠶的農民能夠買得起絲綢,他們在古代能不能穿?

    如果在明代洪武年間,他們作為養蠶的農民,可以穿一點絲織品,但是種類有嚴格限制。文獻記載,洪武三年令:“庶民男女衣服,不得僭用金繡、錦綺、苧絲、綾羅,許用防絹、素、紗。”所以,養蠶的農民能穿的絲織品並不多。不過,還有限制比他們更嚴的,洪武十四年,農民之家還可以用防紗絹布,商賈之家則只能穿絹布,如果農民之家有一人為商賈也不許穿防紗。而且,衣服的顏色也有限制。洪武五年時,民間婦人的禮服不能有金繡,顏色也只有紫色,平時的衣服也只有“紫緑桃紅及諸淺淡顔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

  • 2 # 小王談養蠶

    養蠶繅絲從古代流傳至今,依然是農村增加收入的一種方式,既然都有養蠶繅絲那為什麼人們穿不起絲綢呢。

    要知道蠶絲價格是很貴的更不用說用蠶絲做成的絲綢布匹了,即使當時很多的人養蠶每年蠶絲的產量依然是供不應求,再加上當時生產力技術落後,每年蠶絲的產量都不是很高,即使在現在想把蠶養好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不用說在古代各種設施極其落後的情況下把蠶養好了,這正是因為產量低物以稀為貴絲綢的價格都是比較昂貴的,可以說能穿上絲綢的一般都是大富大貴之人,普通老百姓是穿不起的,那些蠶農辛辛苦苦生產出來的絲綢更是捨不得自己用,多數都是拿去換取銀兩的。

    即使在現代社會,蠶絲做的衣服被子各種絲綢也價格依然很貴,因此也並不是每個人都用得起的穿得起的,在大多數蠶農眼裡絲綢錦繡是穿,粗衣麻布也是穿,把絲綢用來換錢更實在。所以古代農民都有養蠶卻穿不起絲綢,也捨不得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的有必要花幾千塊買一雙正品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