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楊2000
-
2 # 騎車觀家鄉
回答是肯定的,能吃上肉,很多古代小說都有描寫屠戶的篇章,像《范進中舉》《水滸傳》等,看來古代屠戶是一個尋常職業,因為老百姓有吃肉需求,但那時人們對恣殺牲禽有敬畏之心,不像現在肆意妄為。
-
3 # 李唐日常記錄
現代人吃肉是很普通的事,哪怕肉價漲了,但是吃肉很簡單。
古代的物質條件比較匱乏,但是普通人吃肉也是可能的,但當然沒有像現在這麼輕鬆,這個要分時代和地區。
在先秦時期,生產力低下,糧食生產不夠時常發生人被餓死的悲劇,更別說是吃肉了,傳說周王吃飯只是像現在的蓋澆飯一樣,而且沒有炒菜。只有王侯等貴族才有資格享受肉食,在《周禮》中,很明確的表達了按照社會等級來分配肉食資源,鹿肉只能周王享用,牛羊肉只能諸侯吃,下面的大夫也只能透過豬、狗來解解饞了,到了平民這一級,吃肉幾乎成為了不可能。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卻是哪樣都吃不起。
《禮記》裡就說“庶人無故不食珍”。戰國縱橫家張儀更感慨:“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也就是粗米加菜湯。所以孟子才會說“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能讓老百姓在七十歲之前吃口肉的社會,就是完美社會了。
漢唐也一樣,貴族們有肉吃,“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到了宋代,商業社會到來,社會剩餘產品出現了交換,尤其是宋遼澶淵之盟,上百年的和平,北方的牛羊大量進入南方,市場的資源大大豐富,老百姓也獲得了吃肉的權利。當官的可以吃牛肉、羊肉,但是宋朝老百姓“吃豬肉”的機會也多起來。雖然享受高官厚祿的宋朝士大夫們瞧不起豬肉,說豬肉“賤如土”“貧家不解煮”。但老百姓可不管這個,北宋都城汴京門外,每天早晨都有豬販子趕著數萬頭豬等著入城。南宋“行在”臨安城裡,也是“肉鋪不知其幾”,且“每日不下宰數百口”。豬肉,就是當時城市平民們的最愛。
《明宮史》記載,在皇家過年的食譜中就有燒豬肉、豬灌腸、豬臂肉、豬肉包子等,說明此時的豬肉已經能夠登上大雅之堂了。
明清時期西方的高產農作物接連傳入東方,令中國的人口迅速激增,交換的頻率更大,在康乾盛世期間,在城鎮的餐飲行業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人們對吃食更加講究食材、味道,並在晚清時期誕生了飲食文化,衍生出了傳統的“八大菜系”,肉食也成為了尋常城鎮百姓能消費的起的食材。
不過豬肉真正崛起是清代,由於滿族的祖先女真人是漁獵民族,滿族同樣喜歡吃豬肉,以豬肉為上。清朝祭祀典禮最隆重的儀式就是吃白煮豬肉。豬肉逐漸成為中國上下共同的肉食主流。比如當時的美食家袁牧就說:“豬用最多,可稱廣大教主”,在他的《隨園食單》中,有關豬肉的菜多達43道,位列榜首。我們如今以豬肉為主要肉食的習慣,恰恰不是中國長期的傳統,而反而是清代以來,至多隻有400年的習慣。
所以古代平民想吃肉,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時代環境,遇到五穀豐登、欣欣向榮的盛世,吃肉便不再是普通人的奢望,遇到災荒或是戰亂,那麼能吃飽活命就已經很難得了。
返回頂部
-
4 # 掙脫枷鎖的囚徒
很多人受70、80年代歷史教科書的誤導,認為古代就等同於衣不蔽體,飢不果腹,飢寒交迫。
事實上,只有出現大動亂,大災害時,在某些地區在一點時間內才會出現很多人吃不上飯的饑荒。
絕大多數時候,即使是像戰國,三國等大爭之世,絕大多數地區的大多數人的生活也是安穩的,衣食無憂。
遑論歷史上所記載的很多治世和盛世。
至於肉食,對於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都是食物的主要構成之一。
原因,除了古代人口稀少,有大量山林荒野共野生動物棲息繁殖,也就意味著有大量野生動物供人們獵食之外;馴養和食用畜禽也是幾乎與農耕同步,大致開始於約萬年前。
以養豬為例,漢代出土的大量陶製廁所豬圈一體化文物表明,早在漢代,一般人家都會養豬;而且,養豬模式與上世紀60到80年代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養豬的模式相同。
除了家庭散養,很早就出現了養豬大戶。
比如,在宋代,就有“秀洲東城居民韋十二者,於其莊居豢豕數百”的記載。
就是說,宋代民間已經有養著數百頭的養豬大戶。
像三國的張飛就是一個屠戶。
注意,張飛是屠“戶”,不是屠“夫”。
張飛是一個多大的戶呢?
因為養豬賣肉可以置辦下一個自稱“頗有家資”的莊子(園),家資甚至可以供劉備招募鄉兵以成大事所需。
想象一下,張飛得是一個多大的養豬和賣肉的專業戶?
不要忘記,張飛生活在東漢末年黃巾軍作亂造成的歷史上最為動亂的年代。
至於養雞,顯而易見,則更為普遍。
“耕讀漁樵”被列為古代最大的四個“職業”,則說明古代以魚為主的水產肉食供給則更為充沛。
總之,在古代,肉不止是“肉食者”的主要食物,即使是一般老百姓,吃肉也是平常事。
至少,應該比70年代多數農村人吃到更多的肉。
-
5 # 棲鴻看紅樓
憑空說,沒有說服力。我們看看文獻: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這是《孟子》裡的話,講述的是理想狀態下的百姓生活。家裡養著雞、豬、狗,還要不出意外,七十歲的老年人就可以吃肉了——普通年輕人能吃得上嗎?
當初,孟子是戰國時候的人。當時生產力低下,後來怎麼樣呢?
趙樹理的小說《傳家寶》,寫提1949年的事,其中有位當幹部的女婿,這樣勸自己的岳母:“老人家!如今世道變了,變得不用吃糠了!……將來用機器種起地來,打下的糧食能抵住如今兩三倍,不說一月吃一斤油,一天還得吃頓肉哩!”
趙樹理寫的是山西農村的故事。農村人的生活,大多數是很清苦的。這位岳母回憶自己的一生:“我一年也吃不了一斤油”,“我一輩子吃糠咽菜也活了這麼大!”
而她的兒媳這樣說:“我不過年輕點吧,還不是吃糠長大的?這幾年也不光咱吃得好一點,你到村裡打聽一下,不論哪家一年還不各層一二十斤油?”
這個故事裡還寫著,大年初二,婆媳倆準備招待回孃家的女兒(大姑子),只洗了一棵大白菜,準備了一些蔥之類。
這是他們的普通生活,已經是“這幾年不光咱吃得好一點”了,但過年仍舊沒吃上肉。
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就是“不說一月吃一斤油,一天還得吃頓肉哩”。
-
6 # 龍月晴
所謂古代盛世,也就是指的戰亂較少、戶口數量穩定增加的時期。
有名的古代盛世有文景、開皇、貞觀、康乾等,另外宋朝除了南北宋交替那段時期外直至滅亡都沒有特別大的動亂,基本可以把整個宋朝時期都當成是盛世期,同時明朝中前期也屬於盛世期。
另外再說說什麼叫普通老百姓?我覺得大抵可以認為普通老百姓就是普通農民,因為古代農民佔了國家絕大多數的人口,官僚以及完全脫離土地的工商業者佔的比例實在太少了,所以我姑且就將普通老百姓理解為古代普通農民。
若說古代盛世期的農民處在什麼樣的生活水準,其實也不用查史書,我認為大抵就跟民國時期的農民差不多。
因為封建王朝時期和民國時期都是牛耕鐵犁,生產力上沒有明顯進步。
所以我們只要對民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有所瞭解那麼就能回答題主的問題。
好在民國離今天並不是很遙遠,民國時期農民的生活狀態農村老人們都是知道的,回家一問就大體可以瞭解。
據我所知民國農民是不富裕的,像黃淮地區的農民種的小麥只畝產七、八十斤,一戶種七、八畝地的話也就是年收糧食幾百斤的樣子,交了稅收、地租最多剩個三、四百斤口糧,這些糧食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農戶來說是不寬綽的,也就是勉強餬口。
當然家中勞力除了種地之外農閒時節多數也是會尋求其它收入的,比如做瓦工木工,或是做一些手工製品到集、會上販賣,亦或者到地主富戶家裡乾點活,
但是這些收入著實有限,因為社會的經濟基礎還是在農業,農田產量上不去農民整體生活條件並不會有效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農民日常吃肉是不現實的(當然魚米之鄉除外),不過正常年景逢年過節、家中來客還是能吃上一些肉的,只是次數較少。
所以以民國農民的生活情況來看,古代盛世期的農民應該也是能吃上肉的,但量應該很低,農民多數都會處在營養不良的狀態,這也是我們翻看清朝、民國與農村有關的老照片很少見到胖人的原因所在。
另外據我體會農村真正實現溫飽是八十年代後期的事,真正能經常吃上肉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的事,當然東南沿海地區農村除外,因為沿海地區在外向型經濟時代處在有利位置,很多農民都在工商業中賺了大錢,這是內地農民沒法比的。
既然很多地方的農民在九十年代尚不能頻繁吃肉,那麼古代盛世再厲害也應不如九十年代,甚至不如八十年代,可見吃肉對於古代盛世中的農民來說絕對是一件奢侈的事。
也許有人會質疑,古代盛世期若不能保證農民可以過上經常吃肉的生活,那麼這盛世之名豈不是名不副實?
其實並不是這樣,盛世中的農民至少還能基本吃飽,亂世中的農民連吃飽都很困難,貧窮人家賣兒賣女都是司空見慣之事,可見在純農業社會農民的生存條件是非常惡劣的。
這也正是唐詩《憫農》真正所要表達的含義,作者寫“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並不是讓大家愛惜糧食,那個時代根本不存在浪費糧食的事,而是讓大家憐惜農民。
-
7 # 四川達州人
盛世時大多數能吃肉。
當然,數量不會多。
因為肉也是分等級的。《周禮》規定,天子祭祀的時候才能宰牛並分給6位元老重臣享用。所以一般時候是不能吃肉的。
唯一不受限制的牛是犛牛,長毛牛不屬耕牛,是歷代法律允許吃的
天子、高階貴族只吃兩種肉,與特殊時候比如狩獵得到的鹿。
普通貴族、官員吃。
士子、富裕庶民吃。
漢高祖劉邦發家前喜歡吃狗肉,可不是不想吃羊肉,而是吃不起:
在宋代之前,相對有身份地位的人是絕對不吃肉的,宋高宗去參加大臣家的宴會,葷菜全是鹿、羊、雞、水產,沒有任何豬肉及豬油製品。隨行侍衛卻有3000斤豬肉的待遇。
羊骨架也不便宜
蘇東坡被貶黃州的時候,因是罪官,買不到州府每日殺一隻的肉,又不想吃豬肉所以買骨腦回去吃。後面黃州百姓豬肉不好賣,蘇東坡寫詩推廣豬肉而形成了著名的東坡肉:
豬肉走上貴族餐桌,還是明代。但是到了近代,豬肉仍然是低於羊肉的。比如義和團時期,慈禧後期向列強求和,贈送大使館和,沒有豬肉。
盛世時期,多數庶民能吃上肉。基本是魚兔狗豬鴨這些。
商人或富裕農民吃肉不難,可牛羊雞這些高檔貨捨不得吃,得拿去賣錢。而條件不好的佃戶、奴隸這些,吃肉自然就是很少的,但年節祭祀也有肉吃。
-
8 # 星地通
不說盛世了,我爺爺兄弟五個,出生年齡跨度從1923年到1953年,我爺爺排行老二,1925年出生,籍貫在山東微山縣韓莊鎮。家族祖傳木工手藝,家中有口糧田,每年用在田地中的時間不超過兩個月。家中正常會在開春抓幾十只雞苗,兩隻豬苗。
微山湖中野生魚到今時今日價格都不高。
淮海戰役我爺爺做為工匠被徵用入徐州,三爺爺入棗莊市,大爺爺做為長子不徵。當年我大爺出生(第二胎,上邊還有個大姑),建國後,隨著我父親及以後的叔叔,姑姑出生,出生年齡跨度從1946年(大姑)到1963年,共養活了七個子女,生活品質逐年下降。
建國前,我大爺爺,爺爺,三爺爺,因為有手藝,天天都有肉吃,因為湖灘地大量產羊,而很少吃豬肉。
周邊大量產煤產鐵,因此,當年壯勞力都會去做工,街上食肆紛雜,不論下白班還是夜班,都會酒飽肉足後才回家(住處),最不劑的,下夜班後也會吃二十個煎包半斤酒。
-
9 # 薩沙
在唐宋之前,也就是春秋戰國秦漢時期,華人吃肉不多。
在商代,華人吃肉很少,畢竟糧食都不夠吃。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其實就是大辦宴席、酒肉敞開吃,就是相當高的賞賜了。
春秋戰國時期,農業生產力才有一定發展,老百姓勉強吃飽肚子,吃肉自然很少。《禮記·王制》也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連社會貴族階層,吃肉也不是很多,普通人就別說了。
秦漢時代,社會生產力有較大提高,老百姓開始吃肉,但吃的也不多。
古書記載,漢代末期一隻雞需要36錢,而政府小吏每月月俸才360錢,只能買10只雞,可見吃肉還是不容易。所以劉備去獵戶劉安家做客,劉安家裡沒肉,一急竟然將老婆殺了。
唐宋以後,隨著農業技術的大發展,民間吃肉就越來越多。到了明清,吃肉也是尋常事。
但是,這也是分等級的,貴族可以天天大魚大肉,吃到油膩的不想再吃“朱門酒肉臭”,平民能吃糧食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偶爾吃點肉就當享受了。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是到了江戶時代,也就是快到近代的時候,農民才能吃到大米飯的。
而中國南方農民古代也不容易吃到大米飯,這是要高價出售的,自己往往吃一些較差的米和粗糧。
古代華人吃肉是不多的,原因如下:
第一,牛羊肉吃不到。
古代大部分時期,牛是不能隨便殺的。
甚至建國後很多年,各大生產隊的牛不允許私自殺掉,即便生病了或者年老了,也要申報國家批准後才允許殺掉。
牛是重要的農業勞動力,對國家農業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只有宋代等幾個特別繁華的朝代,由於牛的數量太多,政府才允許民間殺牛吃肉。
所以《水滸》中,好漢大塊吃牛肉,並不稀奇。
牛畢竟殺得很少,牛肉是很昂貴的,普通老百姓不太能吃得起。
《水滸》中好漢大塊吃牛肉,大碗喝酒,對普通農民來說是很享受的事情。
至於羊肉,古代的羊和今天不同,不是關在欄裡喂飼料。
真正好吃的羊肉,需要在草場上放養。
在漢唐時期,國內還有大批草場可以放牧,羊肉也比較常見。
後來由於華人口猛增,關內土地開發殆盡,土地又都是私有制,就沒有大規模放養的草場了。
所以,當時國內養羊的人不多,羊肉也比較少見。
真正好吃的羊肉,主要是北方購買甚至從北方金國、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進口。
在宋代以後,羊肉是高階肉,普通老百姓不容易吃到,皇宮和貴族吃的較多。
而且,古代羊肉有一股羶味,而中原漢人飲食較為清淡,多半受不了這種味道,吃的也不多。
第二,豬肉不好吃。
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對牲口的閹割技術不發達,豬是不閹割的。
而豬如果不閹割,豬肉就會有一種騷味,很不好吃。
在宋代之前,華人吃豬肉並不多,因為不太好吃。
另外,中醫認為吃豬肉會導致虛胖,對身體不好,所以有身份的人一般不吃豬肉。
為什麼當年蘇軾提倡豬肉會引起社會轟動?就是當年的人,吃豬肉較少。
直到後期閹割技術發達了,明清時代豬肉才成為主要的食物。
養豬的出肉率高,週期又短,是很合算的養殖生意。
《儒林外史》范進的岳父就是殺豬的屠夫,而殺個豬隻能賺一錢多銀子,可見當時豬肉已經比較普及了,殺豬也是尋常事。
第三,魚肉不容易吃到。
古代和今天不同,吃魚基本都得靠水。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不靠近水邊一般吃不到魚。
古代也沒有冰箱,除了極少數鹹魚以外(鹽價格昂貴,鹹魚也不便宜),所有魚蝦都是新鮮,都是捕了就吃,難以運輸較遠。
所以,內陸地區的老百姓,不靠近河流湖泊的,吃魚很困難。
第四,狗肉吃的不多,馬肉不吃。
中國很多地區有吃狗肉的傳統,但主要是在唐宋之前,以春秋戰國秦漢為主。
當年農業技術太差,農業產量低,飼料也缺乏,吃肉並不容易。
只是,到了唐宋時代,吃狗肉就越來越少了,一則是狗不可能長得很肥,狗肉偏瘦,不太好吃,被當做低等肉食。所謂狗肉上不了酒席,就是這個意思;
二則是狗越來越成為農民的重要家庭成員,一般也不會隨便吃掉。尤其是少數民族和一些修行的人,多不會吃狗肉。
《水滸》中,魯智深看到酒店有狗肉,就要花錢買著吃。
酒店老闆還頗為驚訝,因為即便是行腳僧人不忌葷腥,一般也不會吃狗肉。
至於馬肉也是一樣。
且不談好吃不好吃,古人養馬本來就很少,馬匹價格本來就極高,哪裡還能去吃呢?
第五,雞鴨才是吃的最多的。
自古以來,農民吃的最多的就是雞鴨。
雞鴨的生產週期短,而且在農村不需要精心餵養,平時每天撒一些飼料,讓雞鴨自己找食吃即可。
除了吃肉以外,雞鴨還可以下蛋。
其實,古代農村也沒大家想的那麼誇張,只要家裡糧食略有剩餘的,基本都會養雞養鴨,不吃肉也要吃蛋呢。
中國古代的農民吃肉雖不多,但並不是不吃肉。
-
10 # 扶搖中國風
如果說是盛世,百姓安居樂業,那麼吃肉雖然不像現在這樣容易,但也是沒問題的。
牛是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飼養也不及羊、豬迅速,所以《王制》上規定:“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指稀有珍貴之物)。”但是這只是書面文章,實際上從來沒有被歷代統治者所遵守。漢代以後許多帝王也有過禁止屠牛的禁令,在一般情況下這種規定同樣不能貫徹。 “牛”、“酒”並稱而被視為美食,看來直至宋代依然。
羊是較普通的肉食。羊肉中羔肉美於大羊。《詩經•七月》:“四之日其蚤(早),獻羔祭韭。”“蚤”是對司寒之神的祭祀,用羔是較高貴的。豬也較普遍。《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豕又稱彘,豚是小豬,又寫作豘。孟子列數家畜時,一句話中兩次說到豬,足見它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跟羔、羊之間的關係一樣,豚比較好吃,所以羔豚並稱以代表美味。《後漢書•仲長統傳》:“良朋萃止,則陳酒餚以娛人;嘉時吉日,則烹羔豚以奉之。”;
《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饋)孔子豚。”權勢顯赫的陽貨送給著名學者豚,並想借對方回拜的機會見面,這說明按當時的標準看,一隻豚已經不是很輕的禮了。
古人喜歡吃狗肉,所以《孟子》中把狗跟雞、豬並提。而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又說:“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則只以雞、豬並提,這說明狗肉是可有可無的,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低於豬。《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載,魯國的大夫叔孫被晉國扣留,“吏人之與叔孫居於箕者(箕:地名,叔孫被拘之處),請其吠狗(看門狗),弗與。及將歸,殺而與之食之。”吏人要活的不給,是避賄賂之嫌;臨回國時殺了狗請客,是為了表明自己不是捨不得。而吏人跟“犯人”要狗吃,這不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狗肉的興趣之大,而且說明狗是隨時可以殺掉吃的。
《晏子春秋》載,齊景公的“走狗”(獵狗)死了,景公要用棺斂之,還要祭祀。晏嬰提了意見,於是景公“趣(促)庖治狗,以會朝屬”,那麼,連諸侯也用狗肉請客了。因為食狗者多,所以屠狗就成了一個專門的職業。在古書裡提到“狗屠”的地方要比說屠羊等多得多。例如戰國時有名的刺客聶政,即“家貧,客遊以為狗屠”(《史記•刺客列傳》)。劉邦的大將樊噲也“以屠狗為事”(《樊噲列傳》)。刺殺秦王的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築(一種樂器)者高漸離”(《刺客列傳》)。《後漢書•朱景王等傳》:“降自秦漢,世資戰力,至於翼輔王運,皆武人屈(崛)起,亦有鬻(yù,育。賣)繒屠狗之徒,崇以連城之賞,佐以阿衡之地(指封以要害之地)。”屠狗一業之所以有名,是跟其中曾經隱藏著有作為的人物分不開的。
古代人口少,生產力低下,中國很多地區又多山和丘陵,南方地區水網河汊縱橫,山中野味和各種水產和豐富。這也就催生了很多職業,例如獵戶、漁夫。所以普通老百姓即使吃不起豢養的家禽家畜,吃點野味或者自己動手捕捉一些野味、水產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因為工具不夠先進,所以絕大部分的普通百姓是沒有能力自己去捕捉的,只有等獵戶獵來獵物,漁夫捕獲水產後放到集市上售賣,普通百姓才能買到。
-
11 # 我行我素32239047
肯定能吃上肉,太平盛世,沒有戰亂,百姓安居樂業肯定能夠吃上肉,不過應該是偶爾能吃上一頓,任何年代都有窮富,等級差距,窮人吃上一頓肉,是打牙祭,富人眼裡肉不算稀奇。
現代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普通百姓也不是想吃肉就天天吃肉的,肉價這麼貴,偶爾吃上一頓,對於底層人民也算是幸福的。
-
12 # 蕭武
如果要回答“古代盛世普通百姓能吃上肉嗎”?首先要界定一下,什麼叫古代盛世。
按照我們現在的標準,古代的“盛世”,大概就是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幾個時代。如果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的話,那麼就只有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這兩個時期了,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就都不算了。
其次是“普通百姓”,需要普通到什麼程度,是全體老百姓一個不落,還是90%以上,還是人均收入中等水平以上的家庭,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家庭能吃上就算數?這些都不太容易界定。如果按照所有老百姓都能吃上,甚至90%以上的家庭來算,現在也達不到。
再次是,什麼叫能吃上肉?一日三餐頓頓有肉呢,還是想吃就能吃得起,還是一年或者一個月都吃一次就算吃上肉了,還是隨時想吃就能吃,但不一定餐餐有肉,還是偶爾吃一次也算?這也比較麻煩。如果按照餐餐有肉,現在其實農村大多數家庭也達不到。
就古代來說,宋朝以前,牛算生產資料,是不能隨便宰殺的,一直到宋朝,才允許民間隨便宰殺。所以,在宋朝以前,吃肉其實主要就是羊肉,豬肉也同樣不太多。因為豬是雜食動物,是需要用飼料餵養,才能長大。糧食產量不足,人都吃不飽,就不可能養豬了。
所以宋朝之前,絕大多數人吃肉,其實主要就是吃羊肉,牛肉和豬肉都不會太多。宋朝以後,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但也還沒有達到出現大量剩餘的情況,能夠用於養豬的也仍然不多,所以肉始終是比較貴的,一般的老百姓都不可能大魚大肉,能吃飽飯就算是不錯了。
以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情況來說,因為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人口從建國初的四億多,一路膨脹到了今天的14億,糧食產量雖然一直在穩定提高,但在1980年之前,糧食供應也始終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能吃飽飯就算不錯了,連細糧都不是人人都能吃上。
我出生在甘肅慶陽的農村,出生的時候,全家還是以吃粗糧為主。中國的糧食問題真正解決,一靠化肥,二靠種子改良,而這是2000年以後才出現的情況。比如我老家種小麥,我小時候,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畝產正常三四百斤,現在普遍翻番,畝產六百到八百斤。
因為糧食產量大幅提高了,而人口在十三億以後,由於嚴厲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沒有再像之前一樣翻番的增長,所以相對而言,糧食開始出現盈餘,這些年來農村才有越來越多的人養牛、養羊、養豬,這都是需要佔用糧食和耕地的,才能做到。所以,現在相對而言,肉類供應比較豐富。
即便如此,現在國內城市能吃上肉,相當重要的原因也是進口,比如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等國家的牛羊肉,現在城市超市裡非常常見。也就是說,把佔用的耕地轉移到國外去了,國內的肉類價格才能保持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但就算是這樣,現在農村其實也不是天天都能吃肉,雖然因為經濟水平提高,吃肉並不是太難的事,但在農村,大多數人也不會天天吃肉,差不多平均一星期能吃上一次,也算是不錯了。
古代社會的另一個問題,尤其是在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的時代,都沒有解決土地集中和貧富分化的問題,普通的小農家庭生活就更加困難了,並不容易吃上肉,甚至連溫飽都始終沒有解決。這也就是所謂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所以,對古代的許多浪漫想象其實都是不切實際的,在古代農業社會條件下,並不是每個賣炊餅的武大郎都能娶上潘金蓮這樣的網紅媳婦兒,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穿越文主角一樣,一穿越就能自動的各種開掛,馬上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能活下來,就已經是許多人拼盡全力才能做到的事了。
-
13 # jiejie補天士
《左傳》之《曹劌論戰》篇有句著名的話“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至少東周時代只有官員才吃得起肉,普通百姓難得開葷,所以他們鄙視那些身居高位,吃國家俸祿而又不能深謀遠慮的王公大臣。
-
14 # 相
以前只要不是在戰爭年代,家家戶戶都可以餵雞,餵豬,不用擔心查環保。你說有沒有肉吃?山上的野物,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去打來吃,不用擔心是國家保護動物。你說有沒有肉吃?
-
15 # 鑫挺83563181
古代盛世都是達官貴族的盛世,而窮苦百姓永遠是在″無米粟充飢,何不食肉糜″的死亡線上掙扎著?
史書中的"貞觀之治,乾隆盛世"也不例外?同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鬼"的飢寒交迫,民不聊生的之治於盛世。
古代的盛世都是杜撰歷史,為自己歌功頌德,掩蓋漁肉百姓罪惡的漂白之作,並非真實存在的歷史。。。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問得幼稚哈,古代時候野生動物極多,什麼野兔野雞野豬野羊……,魚蝦之類的更是多如牛毛,鳥大的弓箭都能射下來,你說古代人能不能吃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