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國最後滅齊國,秦王朝建立。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取消分封制,國家管理上推行單一的郡縣制,廢諸侯,立郡縣,分天下為36郡;其後南並五嶺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北取陰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後陸續分析出東海、常山、濟北、膠東、河內和衡山等郡。
秦朝首都咸陽及其附近關中平原由內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設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軍事)、郡監(主持監察事務),郡守下設郡丞,作為郡守的副職。
根據裡耶古城的考古發現,秦朝還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爭議話題。
秦朝一級行政區
序號 郡名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1 內史直管 咸陽 今陝西咸陽東
2 隴西郡 狄道 今甘肅臨洮縣南
3 北地郡 義渠 今甘肅寧縣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慶市
6 漢中郡 南鄭 今陝西南鄭東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黔中郡 臨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
9 南陽郡 宛縣 今河南南陽市
10 長沙郡 湘縣 今湖南長沙市
11 楚郡 陳縣 今河南淮陽
12 九江郡 壽春 今安徽壽縣
13 泗水郡 相縣 今安徽宿縣西北
14 薛郡 魯縣 今山東曲阜
15 東海郡 郯縣 今山東郯城西南
16 會稽郡 吳縣 今江蘇蘇州
17 邯鄲郡 邯鄲 今河北邯鄲市西南
18 鉅鹿郡 鉅鹿 今河北平鄉
19 太原郡 晉陽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黨郡 長子 今山西長子縣
21 雁門郡 善無 今山西左雲右玉鎮南
22 代郡 代縣 今河北尉縣西南
23 雲中郡 雲中 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24 河東郡 安邑 今山西夏縣北
25 東郡 濮陽 今河南濮陽西南
26 碭郡 碭縣 今安徽碭山縣南
27 上郡 膚施 今陝西榆林東南
28 三川郡 雒陽 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29 潁川郡 陽翟 今河南禹州
30 齊郡 臨淄 今山東淄博市東
31 琅琊郡 東武 今山東諸城
32 漁陽郡 漁陽 今北京密雲西南
33 上谷郡 沮陽 今河北懷來東南
34 右北平 無終 今河北薊縣
35 廣陽郡 薊縣 今北京市
36 遼西郡 陽樂 今遼寧錦州市西
37 遼東郡 襄平 今遼寧遼陽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內蒙古包頭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廣東廣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廣西貴港境內
41 閩中郡 閩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臨塵 今廣西崇左縣境內
公元前221年,秦國最後滅齊國,秦王朝建立。秦朝建立之後,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取消分封制,國家管理上推行單一的郡縣制,廢諸侯,立郡縣,分天下為36郡;其後南並五嶺以南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北取陰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後陸續分析出東海、常山、濟北、膠東、河內和衡山等郡。
秦朝首都咸陽及其附近關中平原由內史直接管理;
秦朝的郡設郡守(主持民政)、郡尉(主持軍事)、郡監(主持監察事務),郡守下設郡丞,作為郡守的副職。
根據裡耶古城的考古發現,秦朝還存在“洞庭郡”。黔中郡是否存在是爭議話題。
秦朝一級行政區
序號 郡名 治所 治所今所在地
1 內史直管 咸陽 今陝西咸陽東
2 隴西郡 狄道 今甘肅臨洮縣南
3 北地郡 義渠 今甘肅寧縣西北
4 蜀郡 成都 今四川成都
5 巴郡 江州 今重慶市
6 漢中郡 南鄭 今陝西南鄭東
7 南郡 江陵 今湖北江陵
8 黔中郡 臨沅 今湖南常德市西
9 南陽郡 宛縣 今河南南陽市
10 長沙郡 湘縣 今湖南長沙市
11 楚郡 陳縣 今河南淮陽
12 九江郡 壽春 今安徽壽縣
13 泗水郡 相縣 今安徽宿縣西北
14 薛郡 魯縣 今山東曲阜
15 東海郡 郯縣 今山東郯城西南
16 會稽郡 吳縣 今江蘇蘇州
17 邯鄲郡 邯鄲 今河北邯鄲市西南
18 鉅鹿郡 鉅鹿 今河北平鄉
19 太原郡 晉陽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20 上黨郡 長子 今山西長子縣
21 雁門郡 善無 今山西左雲右玉鎮南
22 代郡 代縣 今河北尉縣西南
23 雲中郡 雲中 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24 河東郡 安邑 今山西夏縣北
25 東郡 濮陽 今河南濮陽西南
26 碭郡 碭縣 今安徽碭山縣南
27 上郡 膚施 今陝西榆林東南
28 三川郡 雒陽 今河南洛陽市東北
29 潁川郡 陽翟 今河南禹州
30 齊郡 臨淄 今山東淄博市東
31 琅琊郡 東武 今山東諸城
32 漁陽郡 漁陽 今北京密雲西南
33 上谷郡 沮陽 今河北懷來東南
34 右北平 無終 今河北薊縣
35 廣陽郡 薊縣 今北京市
36 遼西郡 陽樂 今遼寧錦州市西
37 遼東郡 襄平 今遼寧遼陽市
38 九原郡 九原 今內蒙古包頭西南
39 南海郡 番禺 今廣東廣州
40 桂林郡 桂林 今廣西貴港境內
41 閩中郡 閩中 今福建福州
42 象郡 臨塵 今廣西崇左縣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