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市附近,建成於1400年前,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在中國眾多的建築中,懸空寺是非常奇妙的建築。它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兩邊是1百多米高的垂直峭壁,懸空寺就像粘在一側崖壁之上,懸於半空之中,距地面大約有50米。遠遠望去,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幾根顫顫悠悠的細長木柱在下面支撐,而寺院上空往外突出的大片岩石,微微前傾,彷彿就要壓下來一樣,觀者無不心驚膽戰。懸空寺有大小殿宇臺閣40間,樓閣間以棧道相連,遊客踏上棧道,就會不約而同地提起腳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一步踩重,寺就塌下去了。然而,儘管腳下“吱吱”作響,貼在岩石上的樓臺卻巋然不動。 要說懸空寺的建築特色,首先是“奇”。懸空寺懸掛於古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就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氾濫時,也淹不到古寺。寺院周圍的山峰又起了遮擋烈日的作用。據說,夏天的時候,每天只有3個小時的Sunny照射懸空寺。難怪懸空寺雖是木製建築,歷經千年風吹雨打卻能完好儲存。 其次就是“懸”。很多人都以為,懸空寺是由它下面的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而起的。其實有的木柱根本沒有受力,真正支撐寺院的是插進岩石內的橫木飛樑。這些橫木飛樑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堅硬的岩石裡。木樑用桐油浸過,不怕白蟻咬,而且具有防腐作用。閣樓的底座就鋪設在這些橫木之上。另外,懸空寺下面的立木也為整個寺院能夠懸空起著重要作用。這十幾根木柱的每個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支撐作用,如果上面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 懸空寺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巧”。這主要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的各部分建築,設計非常精巧。比如,寺中兩座最大的建築物之一的三官殿,就應用了向巖壁要空間的道理,殿前面是木製的房子,後面則在巖壁上挖了很多石窟,使殿堂變得非常開闊。懸空寺的其它殿堂大都小巧玲瓏,進深都較小,殿內的塑像形體也相對縮小。殿堂的分佈也很有意思,沿著山勢,在對稱中又有變化,遊人在廊欄棧道間行走,就像進入迷宮,甚至會找不到出路。 人們會奇怪,古人為什麼要將寺院建在峭壁之上呢?原來,懸空寺下是當時的交通要道,人們將寺院建在這裡,可以方便來往的信徒進香。另外,寺前的山腳下有河水流過,這裡經常暴雨成災,河水氾濫,人們以為有金龍作祟,便想建浮屠(即塔)來鎮壓,於是就在這懸崖上懸空修建了寺院。 在懸空寺的棧道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是讚賞懸空寺的建造技藝。公輸,就是生活在2千多年前的工匠公輸般,他是中國建築工匠公認的祖師爺。這四個字是說,這座建築物只有像公輸般這樣的巧奪天工的匠師才能修建出來。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市附近,建成於1400年前,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在中國眾多的建築中,懸空寺是非常奇妙的建築。它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兩邊是1百多米高的垂直峭壁,懸空寺就像粘在一側崖壁之上,懸於半空之中,距地面大約有50米。遠遠望去,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幾根顫顫悠悠的細長木柱在下面支撐,而寺院上空往外突出的大片岩石,微微前傾,彷彿就要壓下來一樣,觀者無不心驚膽戰。懸空寺有大小殿宇臺閣40間,樓閣間以棧道相連,遊客踏上棧道,就會不約而同地提起腳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一步踩重,寺就塌下去了。然而,儘管腳下“吱吱”作響,貼在岩石上的樓臺卻巋然不動。 要說懸空寺的建築特色,首先是“奇”。懸空寺懸掛於古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就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氾濫時,也淹不到古寺。寺院周圍的山峰又起了遮擋烈日的作用。據說,夏天的時候,每天只有3個小時的Sunny照射懸空寺。難怪懸空寺雖是木製建築,歷經千年風吹雨打卻能完好儲存。 其次就是“懸”。很多人都以為,懸空寺是由它下面的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撐而起的。其實有的木柱根本沒有受力,真正支撐寺院的是插進岩石內的橫木飛樑。這些橫木飛樑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堅硬的岩石裡。木樑用桐油浸過,不怕白蟻咬,而且具有防腐作用。閣樓的底座就鋪設在這些橫木之上。另外,懸空寺下面的立木也為整個寺院能夠懸空起著重要作用。這十幾根木柱的每個落點都經過精心計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來平衡樓閣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夠發揮支撐作用,如果上面空無一物,它就無所借力了。 懸空寺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巧”。這主要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的各部分建築,設計非常精巧。比如,寺中兩座最大的建築物之一的三官殿,就應用了向巖壁要空間的道理,殿前面是木製的房子,後面則在巖壁上挖了很多石窟,使殿堂變得非常開闊。懸空寺的其它殿堂大都小巧玲瓏,進深都較小,殿內的塑像形體也相對縮小。殿堂的分佈也很有意思,沿著山勢,在對稱中又有變化,遊人在廊欄棧道間行走,就像進入迷宮,甚至會找不到出路。 人們會奇怪,古人為什麼要將寺院建在峭壁之上呢?原來,懸空寺下是當時的交通要道,人們將寺院建在這裡,可以方便來往的信徒進香。另外,寺前的山腳下有河水流過,這裡經常暴雨成災,河水氾濫,人們以為有金龍作祟,便想建浮屠(即塔)來鎮壓,於是就在這懸崖上懸空修建了寺院。 在懸空寺的棧道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是讚賞懸空寺的建造技藝。公輸,就是生活在2千多年前的工匠公輸般,他是中國建築工匠公認的祖師爺。這四個字是說,這座建築物只有像公輸般這樣的巧奪天工的匠師才能修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