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北語

    魯迅《狂人日記》全文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校時良友;分隔多年,訊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型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記中語誤,一字不易;惟人名雖皆村人,不為世間所知,無關大體,然亦悉易去。至於書名,則本人愈後所題,不復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識。

    ⑴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號。作者首次採用了“魯迅”這一筆名。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猛烈抨擊“吃人”的舊社會制度的小說。作者除在本書(《吶喊》)《自序》中提及它產生的緣由外,又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指出它“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舊禮教的弊害”,可以參看。

    ⑵候補:清代官制,透過科舉或捐納等途徑取得官銜,但還沒有實際職務的中下級官員,由吏部抽籤分發到某部或某省,聽候委用,稱為候補。

    ⑶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這裡比喻中國封建主義統治的長久歷史。

    ⑷“本草什麼”:指《本草綱目》,明代醫學家李時珍(1518—1593)的藥物學著作,共五十二卷。該書曾經提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的記載,並表示了異議。這裡說李時珍的書“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當是“狂人”的“記中語誤”。

    ⑸“易子而食”:語見《左傳》宣公十五年,是宋將華元對楚將子反敘說宋國都城被楚軍圍困時的慘狀:“敝邑易子而食,析骸而爨。”

    ⑹“食肉寢皮”: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晉國州綽對齊莊公說:“然二子者,譬於禽獸,臣食其肉而寢處其皮矣。”(按:“二子”指齊國的殖綽和郭最,他們曾被州綽俘虜過。)

    ⑺“海乙那”:英語hyena的音譯,即鬣狗(又名土狼),一種食肉獸,常跟在獅虎等猛獸之後,以它們吃剩的獸類的殘屍為食。

    ⑻易牙:春秋時齊華人,善於調味。據《管子•小稱》:“夫易牙以調和事公(按:指齊桓公),公曰‘惟蒸嬰兒之未嘗’,於是蒸其首子而獻之公。”桀、紂各為中國夏朝和商朝的最後一代君主,易牙和他們不是同時代人。這裡說的“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也是“狂人”“語頗錯雜無倫次”的表現。

    ⑼徐錫林:隱指徐錫麟(1873—1907),字伯蓀,浙江紹興人,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的重要成員。1907年與秋瑾準備在浙、皖兩省同時起義。七月六日,他以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身份為掩護,乘學堂舉行畢業典禮之機刺死安徽巡撫恩銘,率領學生攻佔軍械局,彈盡被捕,當日慘遭殺害,心肝被恩銘的衛隊挖出炒食。

    ⑽指“割股療親”,即割取自己的股肉煎藥,以醫治父母的重病。這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愚孝行為。《宋史•選舉志一》:“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童名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