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溫暖暖的小圓圓
-
2 # 花花紙樣
很久以前很想吃一種燒烤,然後那家燒烤店已經關掉了,但是我微信裡面還存著那家燒烤店老闆的微信,然後我就去問他的燒烤配方,然後他還真的告訴我了,然後我就照著他的配方去把料全部買來了,然後我就做出了差不多味道的燒烤,非常得意。
-
3 # 飯醉分子閆濤
也許和小時候的山區老家對幹魷魚充滿崇拜的緣故吧,長大後的我,無論到什麼地方吃飯,我都會憑著魷魚來判別餐廳廚師的功力,以及是否合我胃口,像是大學食堂裡的魷魚,就讓我深惡痛絕。當然,在家裡我也常自己動手做魷魚,由於是補貨量較大的海產,魷魚的價格也比較清明、選擇範圍較多,因此用做廚房試驗倒也非常愉悅。憑著這份對魷魚的熱情,在我眾多廚房故事你,就有許多笑話是從魷魚而起的。
某次被帶去吃頂級的日本料理,一盤魷魚刺身端上來,我被生魷魚入口那種軟糯鮮甜的口感徹底征服,於是,腦子裡萌生一個可怕的想象:菜市場賣的魷魚能否做刺身呢?結果,再好品質的冰凍魷魚,即便有了芥末還是無法克服口感裡的腥臭難耐。
接著,我又琢磨著給魷魚加點火候。然而,每次在沸水裡總是不小心把魷魚灼得太熟,吃起來依舊沒有刺身口感。後來,為了那次的滋味,我連低溫烹飪法也嘗試過了,結果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眾多失敗的經歷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也引起我開始研究食材的興趣。原來,魷魚的世界萬萬千千,我們往往吃到的不過是其中的邊角料。舉個例子,我們在菜市場買到的魷魚叫做火箭魷,這種魷魚的尾鰭很小,由於酷似火箭而因此得名。真正好吃的由於,是一種有兩片很大的尾須從底部連著腕部的大尾魷,名字叫作“軟絲”,雖然常被和墨魚混淆,可軟絲口感肥美鮮甜,才是食家們推崇的上等魷魚,我此前吃到的魷魚刺身,其實就是這種大尾魷製作的。
問題又來了,非沿海城市的廣州,是很難買到鮮活的大尾魷的。直到我在網上認識了一班海釣愛好者,從他們自己經營的微信商城裡面,高價買了一些冰鎮的大尾魷來嘗試刺身做法,直到這才找到比較接近事實真相的原來味道。回頭一想,我吃掉的那些菜市場裡的生魷魚,不禁頭皮發麻啊!果然,誰都有過年少無知的輕狂歲月呢~
-
4 # 營養醫師一枚
1、吃之前拍圖片,隔三差五吃美食
我身邊很多的朋友在朋友圈晒的都是名包、旅遊、或者是心靈雞湯。而作為吃貨的我,天天晒的都是美食。還有的朋友喜歡晒美妝、靚照,等等而作為資深吃貨的我經常是和美食一同出鏡,搞的好多朋友問我,你為什麼那麼喜歡吃還不胖呀?有什麼祕訣呢?我想問問,這是在誇我還是在羨慕嫉妒恨我呢?
2、別人買衣服,我買吃的
很多我這個年齡的朋友都買各種漂亮的職業裝或者買各種美妝,只有我在不停的吃吃吃,畢竟我是一個專業的資深吃貨不是嗎?有可能你會花五百,一千塊買衣服,可是我卻願意花五百或者一千吃一頓真正的美味,品鑑美食,真的是對於我來說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
3、為了品嚐美食而旅遊
我個人每年都會有兩次到三次的出遊,而出遊的地方基本上是美食比較集中或者是比較有特色的美食的地方,又或者是有著最原始美食的地方。基本上我是奔著吃去的,別人都在遊山玩水,當然我也遊山玩水,但是重點是我還利用一切有限的時間不停的嚐遍美食,有大飯店也有小飯館還有路邊攤,作為吃貨我也是很用心的!
4、吃了美食再運動
很多人看到我吃飯那是相當的驚訝,這麼能吃還能這麼瘦!其實我不停的運動,但是對於美食我覺得雖然是適可為止,但是我也是吃的量不少,而且高熱量的東西,甜點還有美味的肉菜我都不忌諱,當然我也有很高的運動量才能保持現在的體型,加上我個人覺得鍛鍊身體對於我來說壓力不大,所以我就敞開了吃美食了!
-
5 # 南煎丸子
小學的時候,老爸給我買了一本精裝童話,我帶到了學校去看。放學時,同桌買了門口二毛錢一袋的棒冰,我倆回家一條路,大熱的天,她一路嗦著冰,口乾舌燥的我沒有骨氣的讓她給我嗦一口,然而她不幹,於是我提出了交換,把書借給她兩天換一口冰。她依舊不願意,說我這花錢買了,天氣熱的我一頭汗,看著那袋冰,我嚥了咽口水,提出了把書送給她,她同意了,我開心的拿著冰回去嗦了。
最後下場很悽慘。(╥﹏╥)
回覆列表
小時候為了一口吃的,在大姑家草垛裡拿了好多幹草,門口挖坑,用磚壘了個框子,上面放個鐵板,然後去水庫抓魚,抓魚的時候,一屁股坐在小水溝裡,屁股拉破了,直流血,也沒管,繼續抓魚。回去烤魚的時候差點把旁邊的樹點著,最後從菜園裡的小井裡弄水滅火,完了把魚撿出來,外面焦黑裡面沒有熟,吃了一口滿嘴腥,屁股還流血~整個一個要飯的,我媽都不想要我了